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模糊思维与旋转式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模糊思维”,是指在思维活动中关于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取长补短中所显示出来的“可此可彼”的具有模棱两可和不确定性的思维现象。“模糊思维”中的“模糊”两字是从“模糊”数学中借用过来的,并无含糊不清的意思。模糊思维既不象抽象思维那样,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来  相似文献   

2.
杨冬 《百科知识》2023,(14):4-7
<正>计算机能够思考吗?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计算机科学的先驱艾伦·图灵提出了“图灵测试”这一思想实验。首先,请一个人与计算机进行对话,对话方式为打字,这个人只能看到屏幕上显示的对方的回答。接下来,请另一个人(第三者)观看他们的对话内容,但是他并不知晓对话者是人还是计算机。此时,如果第三者无法分辨对话者中谁是人,那么这台计算机就通过了“图灵测试”。在图灵测试中,关键问题不是“计算机在对话中所提供的内容是否正确”,而是“通过对话能否区分发言者是人还是计算机”。图灵认为,“计算机是否可以思考”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首先要定义“什么是思考”。所以,他宁愿用“图灵测试”来判断计算机是否有能力模拟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模糊一词源于英文Fuzzy,它意味着“界限不明确”。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札德教授首先提出了模糊逻辑理论,当时他把它称为模糊集(Fuzzy Set)。20年后,美国南加州的科斯克(Kosko)教授对概率论提出挑战。他说:模糊是存在的,它可以用数学的形式表示出来。模糊逻辑并不是以对精确的量度作判定,而是以对笼统的事物作判定为基础的。它允许多种多样的“灰度等级”。例如,我们把人年轻到什么程度用0到1来表示:5岁=1.0,10岁=O.9,15岁=O.8,20岁=0.6,25岁=O.4。这就是模糊集  相似文献   

4.
创新思维在数学学习中是一种用新颖的、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或提出对某个数学问题的新看法的思维活动。它是以发散性思维为核心,由多种思维有机结合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培养、发育才能得到的。在数学课本例题的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诱导”下,“曲径通幽”,寻找解决问题的“神来之笔”,亲自体验这些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以达到开发智力和能力,提高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增强创新能力的目的。一、深化例题的概念教学,培养创新思维阻碍创新思维发挥的有些障碍是思维的惰性,对问题的理解满足于一知半解,停…  相似文献   

5.
孙刘平 《科教文汇》2009,(33):112-112
怎样改进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并使之得到创新,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来看待周围的事务,高职学生虽然初等数学的基础较差,但是要通过新的教学模式让他们摆脱对学习数学的恐惧感。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并借助计算机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蝌蚪互答     
2011年第6期吴有根读者问:计算机能进化到有独立思维吗?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类比的思维来考虑动物的独立思维依赖什么?大脑中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和它们之间的联接方式;计算机计算依赖什么?晶体管的通路与断路,即"1"、"0",所以我们的独立思维其实也是可以表示为一系列"1"、"0"的,计算机也可以用集成电路中的原件模仿动物,乃至人类大脑中神经元结构来获得独立思维的。  相似文献   

7.
张文华 《科教文汇》2007,(3X):78-78
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就是说数学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思维的创新是思维品质的最高层次,只有多种品质协调一致发生作用才能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问题”的产生和回答与古希腊和古巴比伦数学哲学密切相关。其形而上学原则的虚幻性使之不可能在原有框架下得到更为精确的回答。在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数学经验论尤其是后者的影响下,开普勒改造了“柏拉图问题”,最终解决了行星问题。开普勒数学哲学思想通过其天文学成就对现代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孙启飞 《科教文汇》2007,(8Z):89-89
新大纲指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实践是一切思维的起点。“实践出真知”这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前苏联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经提出:  相似文献   

10.
高等代数课程中,“一题多解”的题目是非常多的。“一题多解”问题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还能有效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以高等代数中行列式和矩阵这两部分内容中的典型证明问题为例,来探讨一下高等代数中的“一题多解”问题。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利用人工合成的 DNA链状结构制造出了一台 DNA计算机 ,并且巧妙地让它来解决一些相对复杂的运算问题。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说 ,这台寿命很短的化学计算机眼下还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 ,但它正在从科学幻想世界走出来 ,成为一种现实的初露端倪的 DNA计算技术。化学教授劳埃德·史密斯说 :“这是一种非自动化的计算机—就像算盘那样 ,但是我们相信这种计算方式可以像常规计算机一样实现自动化。”常规的计算机是由计算机芯片驱动的 ,但是这样的计算技术正在迅速接近微型化的极限。科学家梦想对 DNA及其同类化学物质 RNA所具…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与创新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过程 ,即从无知走向少知、走向多知和用知识预测未来的过程。说到底是人类不断知识创新的过程。第一次回答。人 ,是从那里来的 ,很久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后来我们的先祖回答了这个问题 ,有回答就是创新 ,这就是亚当夏娃之说。从没有提问 ,到能够提问 ;从不能回答 ,到有了答案 ,这是人类知识的大创新 ,文化的大进步。尽管这次回答是不正确的、不科学的。但这毕竟是人类第一次回答了这样重要的问题。人的出现是神明的意志 ,人的命运自然是神明的安排了。从陈胜、吴广求解放开始 ,到中国历代皇帝的登…  相似文献   

13.
模糊思维与科学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对思维对象进行思考时,常常存在着精确性和模糊性两重思维的对立统一。所谓模糊思维,是指思维活动中关于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过渡时所显示出来的“亦此亦彼”的具有不确定性、不清晰性的思维现象。在这里,模糊思维只是借用“模糊”这个词,并无含糊不清的意思。模糊思维既不象抽象思维那样,对事物的把握仅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来完成;也不象形象思维那样,仅通过形象、想象和映象等手段去实现。模糊思维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既有抽象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海德格尔对现代科学技术本质的现象学分析,涉及西方近代人成为主体与世界成为图象两大进程、对物的均一化的单向度数学筹划、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等各个层面。从这几个方面对照中国传统思想来审视李约瑟问题,不仅可以发现问题本身提法的缺陷,而且还能从更深的层面回答李约瑟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学科,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单元,是学好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把学习的手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获得准确、鲜明的数学概念的同时,发展创造性思维。一、创设情境,激发创造意识我在教学循环小数意义时,有意地安排了“除尽”与“除不尽’项组除法试题:(1)865—1.6;3+8—0.375;间里十3—0.333……;60.2+33—1-82424.…··让学生先分别计算这四道题,做到第(2)组时,学生提出疑问:“这两题除不尽,怎么表示它的商呢?”,这时老师及时鼓…  相似文献   

16.
黄宪祥 《科教文汇》2009,(8):148-148
根据“狮子过河”问题的思维方法来分析思维定位和假设在数学逻辑思维中的应用,并以具体的中招试题来探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17.
论混沌理论在MIS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春兰 《现代情报》2004,24(11):216-218
早在20世纪30年代前,MIS的概念就出现了。MIS面向管理.利用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是一门系统型、交叉型、边缘型的学科。MIS利用数学模型分析数据,辅助决策。因此,数学学科的发展对MIS的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传统教学中的概率和统计对MIS的影响较大,“老三论”已成为MIS的理论基础,继“老三论”之后对MIS最具影响的是模糊教学、“新三论”以及非线性科学。混沌理论是从60年代发展起来的,成为近代热点研究的非线性科学。本文通过介绍混沌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MIS学科的相关知识,探讨在M1S中,从混沌出发之路。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什么?科学家们的回答虽然各不相同,但基本思想是一致的:数学是大脑用来思维的语言。代数是用公式讲述定理的语言,几何是描述空间的语言。马克思称“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他从分析商品入手,算出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赚钱的秘密,写出了众口称赞的巨著《资本论》。罗蒙诺索夫用数学研究化学反应,发现了物质和运动的守恒定律。孟德尔用数学分析植物杂交实验,得出了遗传  相似文献   

19.
杨付昌 《科教文汇》2008,(35):102-103
培养发散思维,提高操作及控制能力,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操作及控制计算机的核心是思维,作为以培养学生动手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计算机基础课,怎样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这是职业高中计算机基础科目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利用发散思维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正弦图像在高中物理教材《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交变电流》、《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几章中反复用到。常规的思路是想象模型、考虑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 ,这样做思考时间长、思维较繁琐 ,若能运用数学方法对其图像进行处理 ,则简单得多。本文从“利用坐标”、“利用斜率”、“图像变换”三个方面举例说明如何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 ,从而把数学思想和物理过程相联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