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用语音实验的方法对遵义方言单字调的基频、音强和时长进行研究,把该方言单字调的实际情况客观地描写出来,为遵义方言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根据实验结粜,遵义方言单字调的实验调值为阴平45,阳平41,上声52,去声22。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验语音的方法,利用Praat软件,对属于中原官话蔡鲁片区的济宁方言单字音声调进行考察,最终得出济宁方言单字音声调的具体调型以及调值,并将实验所得结构与传统方法所得调型、调值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苏慧 《现代语文》2016,(4):19-23
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研究江都方言单字调的调域与调值情况,并将方言调值的实验值与传统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江都方言单字声调稳定在5个,调值分别描写为:阴平31(男)/41(女),阳平25(男)/15(女),上声42,去声55,入声5。实验值与传统听感描写值存在差异,其中阳平调调值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前人学者对莆仙方言单字声调的调类归并与调值描写存在各种观点。采用实验语音学研究方法,与传统研究相结合,探讨莆仙方言单字声调,进一步描写莆仙方言的时长特征,与传统调值进行对比分析。本次实验所得莆仙方言共有7个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单字调调值分别为533、334、331、51、31、41、3。  相似文献   

5.
以泰安东平县方言单字调为实验对象,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利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和SPSS软件测算出泰安东平新派方言单字调的调型和调值,并将其与老派方言、泰安方言和普通话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东平新派方言的声调调型和调值分别为:阴平低升调24,阳平高降调51,上声高平调44,去声降升调323,与老派方言相比,调型基本一致但调值变化较大,探其原因可能是受到普通话的影响;东平新派方言与泰安方言在调型和调值上均有差异,说明新派方言受泰安方言影响较小;不同性别的东平人方言的声调曲线有所差异:男女性别在阳平和上声上调型调值一致,在阴平和去声上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杨维娜 《文教资料》2013,(33):20-21
本文采用声学实验的方法,利用计算机和praat软件分析得出了声学数据并绘制出了音高曲线图,对山东方言枣庄话单字调的语音材料进行分析,得出了枣庄话单字调的声调格局,并对实验结果与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文县方言是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城关镇及周边乡镇的方言,有四个单字调。文章利用实验语音的方法考察文县方言单字调特征,并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文县方言阴平为半高降调;阳平低升降拱形为纯低调;上声高凸拱形为高平调;去声中升降拱形为中升调。声调格局为"高低升降"。对比前人研究结果表明:阴平、阳平、去声无本质差别;上声存在分歧,前人有平调、降调之分,本文辅以听感记为平调降尾。  相似文献   

8.
文县方言是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城关镇及周边乡镇的方言,有四个单字调。文章利用实验语音的方法考察文县方言单字调特征,并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文县方言阴平为半高降调;阳平低升降拱形为纯低调;上声高凸拱形为高平调;去声中升降拱形为中升调。声调格局为"高低升降"。对比前人研究结果表明:阴平、阳平、去声无本质差别;上声存在分歧,前人有平调、降调之分,本文辅以听感记为平调降尾。  相似文献   

9.
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研究柳州方言单字音声调的音高特征,用Lz-score的方法对原始基频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再根据五度标调法的原则确定各声调的调值,并将实验结果和传统方言学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基频曲线调型走势是相同的,但具体调值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关于泰兴方言的声调,从传统角度认为,按照赵元任先生的五度标记法,泰兴方言共有6个声调:阴平21,阳平45,上声213,去声44,阴入4,阳入5。本次试验运用语音学的声学实验方法重新测量和计算泰兴方言单字调的调值,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西安话单字音声调的分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西安话单字音声调声学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对47位西安发音人从性别、年龄和语言背景等方面进行了分组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社会背景变量对西安话的单字音声调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呈现出一种系统性的差异;但这些差异仍然是调位内部的变体间差异,而不具有区别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研究当代宜宾方言单字音声调的音高以及调长特征。根据实验结果,宜宾方言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五个调类,音高调值为:阴平35、阳平31、上声51、去声212、入声23,时长的长短关系为:去声>入声>阴平>上声>阳平。宜宾方言的入声处在发生"入声舒化"的演变中,促声调时长不一定比舒声调时长短。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录了柳州话单字音声调声学实验的实验结果,讨论了柳州话声调特征,并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与传统的听音笔录声调调查法不同,本实验采用基频归一化的方法,以听感为出发点,把归一化的声学结果转换为音位性的、普遍性的四度描写。  相似文献   

14.
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西安话单字调进行大样本的统计分析,并与北京话声调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西安话中除阴平外,其他各调都可以在北京话中找到相对应的调型和较接近的调值,但它们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对西安人学习普通话时的偏误,在上述比较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对北京话单字调和双字调的语音实验证明,折度打磨说提供了对声调曲拱特征量化研究的一种简捷易行的方法。折度打磨说的基础概念是调型折度、调式折度和折度打磨。调式衔接折度是折度打磨说的重要支柱,有隐性和显性两类。调型折度决定声调是否变调,调式衔接折度决定调式是否打磨折度以及如何打磨。  相似文献   

16.
新乡方言总体上分西部入声区和东部尖团音区两大块,两区内部又有差异,但是现存资料中对新乡方言各地的差异描写很少。新乡方言里的陈堡土语,其音位系统,包括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声调系统以及声韵调配合规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以求对新乡方言的研究作出些补充。  相似文献   

17.
从调类、调值、韵母等角度对下花园入声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并对比了下花园入声与太原入声以及下花园青老年入声的差异。结果表明,下花园入声的发展趋势是逐渐舒化的;与入声保留相对完整的太原入声不同,下花园入声字舒化现象较多,说明入声的淡化与消失呈包围状,即入声的消失是由边缘地带依次向中心地带进行的;青老年入声的差异说明入声的消失在青年人身上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会宁话属中原官话陇中片,单读平声不分阴阳,连读部分地区分阴阳。本文描写了甘肃会宁方言的语音特点,详尽地分析了古平声和古入声在甘肃会宁方言中的演变,初步探讨了其演变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研究资源话单字调,用Lz-score的方法对原始基频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再根据五度标调法的原则确定各声调的调值,并将实验结果和传统方言学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