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09,(9):28-29
“不差钱”的校园版 上学的人说:上学其实可短暂了,宿舍一出一进,一天过去了,嚎?宿舍一出不进,一学期过去了,嚎?上学这一天最痛苦的事儿是啥,你知道吗?就是“去上课了,老师没点名”!上学这一天最最痛苦的事儿是啥,你知道吗?就是“没去上课,老师点名了”!上学这一天最最最痛苦的事儿是啥,你知道吗?就是“第一节课去了不点名,第二节课走了老师点名了”!  相似文献   

2.
第一月: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报到实习后的第二天,电台老师就让我带着采访机独自去北京市检察院采访. 到北京电台实习可以说是我人生中美丽的"错误".当初在填报实习志愿时我把北京电台误当做北京电视台,就因为这一字之差却让我有幸遇到了丹青老师、高婷老师、以及许许多多我采访过的检察官、警官.  相似文献   

3.
谈及毕淑敏,业界便会联想起《女心理师》《破解幸福密码》和《血玲珑》等畅销书.毕老师作为当代著名的心理咨询师和作家,其知识背景和所论述的观点以及写作风格,都是吸引公众注意的热门话题.2010年12月,湖南文艺社出版了毕老师新作《蓝色天堂》,此书是一本旅行书,是毕老师在环球108天旅游后的触感笔记.  相似文献   

4.
58岁的销售主管陈先生,人偏胖,平时应酬很多。近几个月,老是无缘无故出鼻血,特别是喝了酒以后,鼻出血更为严重。前几天,鼻子再次血流不止,连忙去医院五官科。经检查,血压达160/100毫米汞柱!而其他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原来,陈先生的鼻出血是高血压造成的,医生让他去内科诊治,必须控制血压,才能从根本上治好鼻出血。  相似文献   

5.
我与《新闻爱好者》交上朋友,多亏了尊敬的段向理老师。段老师生前是淮阳县鲁台镇通讯专干,曾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通讯员。1987年3月的一天,段老师去鲁台营业所采访时,我们相识了。后来,我向他求教写作知识,他拿出厚厚的一册合订本说:“这是咱们的共同老师,  相似文献   

6.
我服务的媒体最近组织了新一年的招新笔试,考试前有几个朋友问我往年一般考什么、怎么考.一瞬间,我想起了当年的入职经过. 笔试前一天的晚上,实习老师带我们几个实习生一起吃饭,唯一的外部门记者来自以人物报道见长的特稿部门,她是实习老师特地请来的.此前我们并不知道,往年笔试的主要内容是写人物特稿和评论,特稿素材来自数万字的采访资料,而作为主要操作调查报道的实习生,我们对人物特稿几乎没有尝试过.  相似文献   

7.
医托     
一天,我去医院看病。在医院公交车站下了车,我正要朝医院走去,这时围上来两个女人,热情地问:“大叔,看什么病啊,我给你介绍一个最好的医生……”  相似文献   

8.
朋友师范毕业后,去了西部的一个山村小学,同时给三个年级的学生上课。一天,班上最小的一个孩子问他:“老师,书上  相似文献   

9.
池永贵 《大观周刊》2011,(48):117-117
据调查:老师们的压力首先来自高强度的工作负荷。调查发现,以每周5天工作目计算,中小学教师每天直接用于教育教学的时间平均为8.75小时。此外,进行家访、接待家长、组织班级、年级与学校的各类活动,参加政治学习,等等,也占据了老师们大量时间。  相似文献   

10.
曹丹 《上海档案》2007,(2):11-12
采访沙老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同样从事档案工作的朋友打来电话,让我一定要去见一位老师。她说和这位老师聊过后肯定会大受启发,于是便约了2006年的最后一天前去拜访。说实话,刚看到沙老师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她是档案人。在我心目中的档案工作者应该都是含  相似文献   

11.
常金太同志一生酷爱新闻报道工作,他坚信“新闻是跑出来的”.30年来,他带着一支钢笔、一个采访本,跑遍了卢氏县的山山水水,饱尝了通讯员的酸甜苦辣.一次他和河南日报社记者聂晓辉去五里川采访,住在大队部里,半夜里暴雨倾盆,门前山洪暴发,房屋四处漏雨,狂风呼天啸地,他们硬是靠着墙角蹲了一夜.1993年冬天,我们一块去西南山采访,大雪封山、路滑难行,被浅在山上冻了一夜。  相似文献   

12.
刘燕敏 《新闻世界》2007,(10):17-17
一天,汉德·泰莱神父去医院主持一位病人的临终忏悔,他到医院后听到了这样一段话:"仁慈的上帝!我喜欢唱歌,音乐是我的生命,我的愿望是唱遍美  相似文献   

13.
钱文霖编审是我的导师,自我第一天当上编辑起,就在钱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和工作.1988年我有幸成为他的开门弟子,师从钱老师研究科技编辑方法论.十几年来,钱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我对编辑、研究、事业和人生的认识.钱老师是属牛的,他曾经以牛自喻回顾了他所走过的编辑之路,而牛的默默耕耘、奋力开拓、淡泊名利正是钱老师20余年的编辑生涯和人生历程的极好写照. 1 牛之耕耘 牛的最大特点是能干活,牛的可敬品格是奉献. 钱老师是1973年开始从事编辑工作的,开始是主编<湖北青年>杂志,1979年后又由组织安排去办<华中工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一直干到退休,其间,还同时在我校出版社主持编辑工作10余年.  相似文献   

14.
农历正月初八,湘潭市档案局局长接到市长秘书打来的电话,要他派人于第二天上午8点半,去接收蒋建国市长1998年的档案材料.  相似文献   

15.
忽闻庞家驹老师去世的消息,一时难以相信。庞老师尽管已年逾九旬,但在我眼里,他始终是非常健康、乐观和平和的。作为晚辈,心中还一直想着近期要去看看他。不曾想,却成为永久的遗憾!社里要起草讣告,对庞老师的印象即刻清晰而强烈:作为清华大学中文系编辑学专业的创办人之一,对我国编辑学,尤其是科技编辑理论和实践及其人才培养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我由津回沪是在芦沟桥事变前五天,由上海出发去长沙是在八·一三事变前十一天,我虽然没有受到直接的损害,但对日寇侵华的罪恶行径,十分震惊,义愤填膺。我去长沙是由沈祖荣老师介绍到湖南大学当图书馆主任的。这个大学规模大,藏书也多,  相似文献   

17.
肖湘华,望城县公安局的档案干部.人们记得:1983年9月她临产的前一天,还坚守在档案岗位上.她,长年战斗在兰台,全身心倾注于事业,对自己的身体全然不顾.1995年,人们发现肖湘华同志渐渐地瘦了,面色苍白,同事劝她去医院检查,经确诊她患上了乳腺瘤,而且随时都可能恶化.  相似文献   

18.
某次参加一场关于媒体伦理的研讨会,在讨论到"杨丽娟事件"的时侯,中国人民大学的陈力丹老师发言说,"杨丽娟事件"引发这么多媒体前去报道,真是媒体的悲哀.媒体应该更多地去监督政府的腐败行为,而不是一个女孩子去追星.陈力丹老师认为,媒体身为"社会的公器",去报道这样的新闻,属于浪费社会资源,而去调查黑幕、监督权力,才是媒体的正途.当时,我因为有事提前要离开,没有机会和与会的专家交流对此事的看法,但我内心,对陈力丹老师的看法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9.
"你最希望孩子怎样?""你最想送给孩子什么?"面对这两个问题时,作为家长或老师的你,肯定会不假思索、毫不犹豫地回答到:"当然是幸福了."随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连续几天播出"你幸福吗?"栏目后,"幸福"更是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其实,早在201 2年年初,浙江教育出版社就引进出版了美国健康幸福教育的主流教材——《健康与幸福》.  相似文献   

20.
旧宫大火过后一个月,当时我正在《工人日报》实习,农民工周刊的编辑老师问我敢不敢去旧宫看看,调查一下那里农民工的情况.尽管之前也做过采访报道,然而做调查性报道还是我学习新闻以来第一次.也许是出于对调查性报道的好奇,也许是老师激将起了作用.我说,"怎么不敢?虽然我是女生,但还是很勇敢的.不就去趟郊区么,走!"去之前,我还特地乔装打扮一番,扮作进城务工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