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生为本"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正确理解“以生为本”办学理念的内涵 什么是高校工作中的“以生为本”?“以生为本”就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以学生的成才、全面发展为根本。这就是学校办学的根本指导方针,其直接指向“为什么办学,如何办学和为谁办学”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万里模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万里模式”在宏观高等教育体系方面的特点是从既不同于国立高校,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民办高校两个侧面体现出来的,它是国立高校的拓展,又是对民办高校的完善;“万里模式”的办学理念是“以生为本,以师立校,面向市场,国际接轨”。“以生为本”是办学之纲。“万里模式”的办学机制是与其全新的办学体制密不可分的,推动这一机制运行的是以万里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力”,这一机制形成的关键是将市场经济的规则引入到高校管理内部。  相似文献   

3.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教育理念,落脚到具体办学实践上,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即“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确立和实现高职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新西兰的“TAFE”是成功而极富特色的教育,其优势主要在于他们的办学理念和管理运作方式,概括地讲,就是从实用出发打造特色的教育品牌观,树立能力为本的教育质量观,确立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发展观和以市场为主导的办学模式观。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理念解读及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确立“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理念是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时代要求。高校管理“以人为本”的内涵就是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人本化管理,以求达到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眼于职业院校的建设和发展,从办学角度出发,提出加强办学理念人本化、办学模式特色化、办学资源集约化、办学评估规范化的“四化”建设,以促进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浅论高等教育"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赣生 《培训与研究》2005,22(1):112-113
“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贯穿高等教育发展的始终。本重点探讨如何正确理解“以人为本”,高等教育发展为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及怎样贯彻“以人为本”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对“专”升“本”后体育人才的培养进行分析,发现现有的体育人才培养方面确实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体育教师对本科层次办学理念改变为出发点,科学制定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为进一步提高体育本科层次的办学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校“育人为本、办学为民、质量为先、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是对“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素质教育”、“科学发展”等大学理念在具体办学行为中的选择和注解。在办学实践中,我们要明确坚持我们已经确立的办学理念,同时,也要通过办学实践不断丰富我们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0.
两年来,黄骅市职教中心着眼市场需求,实施“订单教育”,走出了一条校企联办、产教结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新路子。通过引入市场理念,实行开放式办学,解决了严重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供需矛盾,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市场,更加服务于当地经济;“订单教育”以“出口”带动“入口”,为职业教育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订单教育”成功地实现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为学校带来了良好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