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自然哲学的视角提出"以自然为本"的理论命题,对"以自然为本"的理念进行了哲学思辨,论述了"以自然为本"与"以人为本"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旅游开发中片面强调"以人为本"和出现的"过度人本关怀"现象进行了反思与批评。认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我们应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除了具有"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外,还应倡导"以自然为本"的开发理念,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解读经历了直觉、理性、人心三个阶段,他的直觉说有两层含义,一为认识的直观,二为本能的良知良能,随着认识的深入他逐渐意识到用"直觉"理解中国文化的不妥,遂而提出了"理性"与"人心"的概念,而且梁漱溟对"理性"和"人心"赋予了特殊的含义。通过对"直觉"、"理性"和"人心"(梁漱溟在不同时期对文化的解读核心用语)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梁漱溟对文化尤其是对中国文化解读的得与失。尤为重要的是,梁漱溟对"良知良能"的来源试图结合现代的生物科学予以新的解答,这是对"人心"或曰"良知良能"的终极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周敦颐对传统的"成圣"理论进行了三个层面的递进式论述,圣人并不具有与生俱来的德性,这是众人成圣的基础;通过对"诚"这一核心概念的诠释,为众人成圣确立了标准;指出了"惩忿窒欲"和"迁善改过"的具体运作方法,为众人"成圣"明确了方向。这种探索深化了传统的成圣理论并初步开拓出了理学家们所谓"圣人气象"独特的理学视野。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周易》中所蕴含的"倚数——极数——逆数"这一数理思想体系,并对《周易》如何以"倚数"为本,以"极数"为用,以"逆数"为目的思想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在诸位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保训》的一些字词和文句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和疏通,主要有:1.采纳《释文》或说的意见,把"詷"读为"诵",并把"恐弗念终"的"念"训为"背诵"。2.对"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远迩,乃易位"重新断句并作了解释。3.对"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兹服惟允"的意思进行疏通,并认为和《中庸》对"中道"的相关论述比较符合。4.把"卣"读作"攸",训为"松弛、松懈"。  相似文献   

6.
孔子改造了古代宗教的外在礼仪形式,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思想体系,从而奠定了儒家的"礼"学思想。荀子师法孔子,继承了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但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对先秦诸子思想进行批判总结并再次进行融合,最终使"礼"由"纳仁入礼"走向"援法入礼"。  相似文献   

7.
黄侃把"命意修辞"作为"为文之术"之纲维。在黄侃看来,作文之旨,大体是"命意"、"修辞"两方面的功夫。"命意"是内容方面的要求,"修辞"是形式方面的要求。他强调,词意为本,自然为质,并以此对"风骨"作以解释,从而使风骨论从虚空落到了实处;黄侃又主张"文不弃美",以"合乎中道"为理想之准的。故而他回避了刘勰之反"侈艳",而反"朴陋",树起了倡"文饰"的大旗。  相似文献   

8.
《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不仅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搭建了政策平台,也为高校法律地位的确定提供了政策"标尺"。在综合分析其对高等教育的"社会公益性"、"学术专业性"、"市场经济性"以及高校理论形式对"历史与现实"融合性等四大因素的全面、均衡及合理回应的基础上,国家应当建立新的高校法人制度,明确高校"非市场化"的民事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9.
邓涛 《考试周刊》2009,(4):15-16
"自主学习"是近年来国内外语教育界研究的热点,成为了今后英语教学的新趋势,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下,对传统的教师角色提出了挑战,对英语教师的素质有了更新的要求。文章对"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的素质要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信"包含于儒家的伦理范畴,是儒家文化中实现"仁"、"义"等道德规约的必备条件,同时与"诚"、"义"意义相近互通,是儒家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说文解字》中对"信"的解释为:诚也,从人从言,会意。本义为"诚实"、"讲信用",这也是《论语》中"信"所使用的核心义项。而在英语中,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在对《论语》中"信"的翻译在不同意识形态操控下呈现出了多样性,鉴于翻译这一行为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认为有必要对《论语》英译本中对"信"的翻译进行甄别,以便真实、准确地传播传统儒家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道德经》继续对现代社会产生影响。正确理解和准确翻译《道德经》中的文化负载词,既可以展示中国文化,又可以丰富英语语言文化,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共存。但《道德经》的某些英译本,当涉及到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时,很多文化意义不是丢失就是被曲解。作者比较《道德经》两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发现理雅各(James Legge)较好地处理了《道德经》中的文化负载词。与其相比,威利(Arthur Waley)则略逊一筹。  相似文献   

12.
《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文学成就,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本。通过对《道德经》英译本的研究,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传播和接受等的情况。由于汉英语言结构的差异,《道德经》文中大量运用的排比、对偶和回文等修辞格,成为翻译的难点和研究的重点。文章选取以帛书本为源本,以世传本为参考的刘殿爵译本,通过举例分析,就该译本如何采用直译、意译和弥补等翻译方法,对原文形式进行重塑作出讨论,总结其翻译语言的艺术特点,并从中观察古籍英译的某些共同特点和现象。  相似文献   

13.
亚瑟·韦利在翻译《道德经》时提出,哲学文本的翻译重在其思想内涵的传递,采用的翻译策略应该是“史学性质的”,是一种“文字翻译”。然而,韦利的翻译并没有摆脱前人的影响,尤其是基督教二元对立的超越观念仍然渗透在其中。通过考察五个《道德经》英译本中对“天下”一词的翻译,可以从中得见韦利的翻译策略和文化用心。  相似文献   

14.
《道德经》作为在西方世界拥有最多译本的中国典籍,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者对其进行解读,创作了许多见仁见智的翻译文本.毫无疑问,《道德经》在西方的译介促进了中华道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因此,对《道德经》的翻译史进行梳理,探讨其翻译传播的文化效应,能够为其他中华典籍的译介研究提供一丝参考,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全面弘扬.  相似文献   

15.
何晓花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7):80-82,87
理雅各的《道德经》译本大量使用押韵,且形式多样,有单韵、双行押韵、隔行押韵、吻韵等格式,赋予译文行云流水般的美感。他的译本风格,兼具意美、形美和音美,堪称神"韵"佳作。  相似文献   

16.
文学翻译是动态的,它必须与时代、人类的精神和语言的发展同步.人类的理解水平、精神需求的水准、语言发展的进程等是文学翻译过程中重要的动态内涵.<道德经>以其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被世人瞩目,随时代发展,我们有必要以全新的视角重新阐释其思想,这就是典籍重译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道德经》中由"道"及"德"、"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理念,沟通了先验世界与生活世界,实现了形上和形下的贯通。在形上层面,《道德经》表现为"道"的先验性、本体性、自足性和规律性;在形下层面,《道德经》表现为"德"对"道"的分享、得道者得天下、天道与人道的贯通。形上和形下相互贯通体现为"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中外翻译家《道德经》英译的4个版本,发现几种误译现象,包括:字词误译和句子结构误译。字词误译有两方面原因引起:词性理解错误和词的引申意义或转义理解错误。而句子结构误译产生的原因是:标点理解错误和句子成份理解错误。  相似文献   

19.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的交际过程是最佳关联实现的过程,即听者不用花费不必要的努力便可以得到足够的语境效果。关联理论下的翻译,同样追求最佳关联。《道德经》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关联理论出发,以《道德经》的第九章为例,分析如何更好的翻译过程中实现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20.
《道德经》里的"道"在阐释上具有极大的开放性,这使得"道"的英译产生多个变体。如果以与原作涵义忠实贴近的程度标准来解读评断"道"的英译现象并不可行。借助瓦尔特.本雅明的语言观和翻译观来解读"道"的英译可以获得关于对该现象和名词翻译的新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