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教学》2008,(6):32-34
2008年奥运会在即,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作为一种履行承诺的行动已经有目共睹。如今奥林匹克教育模式也几近成熟,每所学校都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这也正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教育界带来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奥林匹克教育带给学校教育更多的也许是活力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北京市委书记、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刘淇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要在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13亿中国普及奥林匹克教育,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学校是普及和传播文化知识的主要阵地,担负着培养社会发展人才的义务,它的作用决定着社会进步方向。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状况是衡量向13亿中国人普及奥林匹克教育,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目标实现与否的重要标准,将直接关系到能否举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奥林匹克教育是举办国在奥运会筹备和举办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实施效果将成为是否成功举办的一个标准,须予以高度重视。雅典奥运会大做奥林匹克精神回归的文章,使人们将视线聚焦在文化上,从而获得了高度评价。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情况作具体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以期对我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周期中实施奥林匹克教育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
对2008奥运会将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各种积极影响各方面已经有很多论述,本文则选择奥运会教育为研究核心,在回顾奥林匹克教育思想的发展路程、结合我国奥林匹克教育现状、展望2008奥林匹克教育基础之上,提出后奥运时期我国奥林匹克教育思路,充分利用先进的奥运文化资源,进一步研究奥运教育的文化功能,发挥奥林匹克教育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命名的结束,奥林匹克教育真正成为了中国奥运会来临之前最具有特色的文化教育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除北京作为奥运会主赛场外,青岛也是奥运会的另一位东道主,作为奥运会帆船比赛的承办方,青岛的奥林匹克教育也因着这一特殊身份而呈现出别具特色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更新奥林匹克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林匹克教育”是个老话题,对此首先要明确关于奥林匹克教育的两种不同涵义:1.奥林匹克教育是关于奥运会和奥林匹克历史的教育。2.奥林匹克教育是通过奥运会进而服务于奥林匹克运动更广泛的人文、社会和文化的教育。在此次论坛上,我会向大家诠释一个既令人理解但又非常令人遗  相似文献   

7.
奥林匹克运动在高校中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无论是顾拜旦,还是当代国际体坛,都一致认为,奥林匹克的精髓是教育,教育是奥林匹克运的出发点和归宿。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讨论奥林匹克的教育价值对提高人们对奥林匹克教育意义的认识,进而对奥林匹克教育的普及以及奥运会的成功召开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在高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雅典、都灵、北京奥运会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比较,指出了三国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特点和新世纪奥林匹克教育的多元化趋势。借鉴雅典、都灵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有益之处,提出进一步完善北京2008年奥运会教育计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将奥林匹克教育学习效果考察纳入中小学生评价体系,在中考和高考考题中适度增加奥林匹克教育内容、举行青少年科技奥运会、开展“我心中的奥运”征文活动和奥运知识竞赛、举办“我心中的奥运”英语演讲比赛、制作动物奥运会动画片、开展奥运礼仪示范校和文明小使者评选活动等等  相似文献   

10.
奥运会主题歌是奥运会的文化艺术标志和组成部分之一,是传承奥林匹克文化的重要载体.奥运会主题歌的演唱是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的组成部分.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在简单中创造神奇、展现中国深厚民族文化的同时,起到了传承奥林匹克文化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北京高校奥林匹克教育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迎接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到来,对北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 外国语大学等4所高校本科一、二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情况,结果显示:(1)北京大学生了解奥林匹克运动较早,方式多样;(2)在大学里获得奥林匹克教育的机会最多;(3)学生对奥林匹克知识了解总体较好;(4)学生对奥林匹克态度整体趋于积极.为了办好北京2008年奥运会,要更广泛吸收高校学生参与奥林匹克教育活动;有计划地开设基础课程和讲座;多渠道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继续坚持奥林匹克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奥运会取得巨大成功,要使奥林匹克运动继续在中国发展,唯一的途径是继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本文分析了在我国继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了奥林匹克教学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追逐奥林匹克的精神--读《奥林匹克宪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奥运会之所以到中国来,基于我们对奥林匹克主义的认同,而不仅仅是对奥运会金牌的向往。那么,奥林匹克主义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将在2008奥运会上收获什么精神产品?作为一次浩瀚的文化交流,我们又将反哺奥林匹克运动什么?我们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一、奥林匹克运动强调尊重人权  相似文献   

14.
从最初关注的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到现在聚焦的“同心结”活动,我们一步步走来,奥运会落下了帷幕,但奥林匹克教育仍在继续,同时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奥林匹克教育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此栏目也将作为我刊留给奥运的一个纪念,从此尘封,成为奥林匹克教育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5.
对于我来说.奥林匹克的第一个记忆是普莱西德湖——1979年11月,“名古屋决议”解决了中国在国际奥委会中的代表权问题,两个多月以后,中国就参加了普菜西德湖冬奥会.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入场。因为这个“第一次”的遥远记忆.所以我一直梦想着去普莱西德湖,在我的想象里,那里一定像巴黎、像伦敦、像洛杉矶、像悉尼……也是一座世界名城,就像所有举办过夏季奥运会的那些地方。于是我去朝圣、朝拜我心目中的奥林匹克圣地——  相似文献   

16.
奥林匹克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已有百年历史,百年奥林匹克之路既充满艰辛又孕育希望。中国自近代参加奥运会以来,奥林匹克主义的传播和发展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伦敦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奥林匹克主义中国化的新浪潮已然来临,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宣讲奥林匹克主义,为新奥运周期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成为关注的焦点。运用文献综述、逻辑分析等方法,重新回顾了奥林匹克发展和传播的历程,对奥林匹克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在中国的传播进行了分析,探究了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奥林匹克主义在中国获得更大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为在新奥运周期中国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7.
对于我来说,奥林匹克的第一个记忆是普菜西德湖——1979年11月.“名古屋决议”解决了中国在国际奥委会中的代表权问题.两个多月以后,中国就参加了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入场。因为这个“第一次”的遥远记忆,所以我一直梦想着去普莱西德湖,在我的想象里.那里一定像巴黎、像伦敦、像洛杉矶、像悉尼……也是一座世界名城,就像所有举办过夏季奥运会的那些地方。于是我去朝圣、朝拜我心目中的奥林匹克圣地——  相似文献   

18.
2 0 0 4年雅典奥林匹克教育行动计划、实施过程及取得的成功 ,给 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带来了很多启示。文章通过解读 2 0 0 4年雅典奥林匹克教育计划 ,深刻认识到成功举办一届奥运会 ,一个不容置疑的教育理念和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计划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正>从洛杉机到北京,中国体育完美诠释了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和传承。从1984年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到2008年第一次将奥运的主场定格在中国,中国七次参加奥运会。作为中央电视台的一名体育播音员,我见证着中国人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参与和奉献。一枚枚奥运金牌,一次次奏响的国歌,国人欢呼雀跃,世界致敬中国,此时此刻,我有太多感慨,更有太多感动。  相似文献   

20.
论高中生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为举办2008年奥运会服务,还是为提高2008年奥运会的后期效果,对高中生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进行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意识到高中生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所在,才能够在高中生中广泛地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从而早日实现奥运教育计划和“三大奥运理念”的落实。一、高中生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取向(一)从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本质谈高中生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取向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地强调:要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各个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它不可能和德育、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