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别通过探讨真空环境下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对316L不锈钢镀银板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316L不锈钢镀银板的最佳真空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根据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工测试技术等基本测试原理和方法,结合现行的国家标准与规范要求,研制了板式换热器性能实验台。此实验台安装有高精度的传感器,并研发了基于STM32为主芯片的高精度数据采集板和上位机软件。上位机软件利用Visual Studio2008的开发环境,用C#编程语言编写完成,并结合了动态Flash、SQL Sever数据库、虚拟仪器等相关技术。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出板式换热器的性能参数和传热关联式。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台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控制精度高、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在一种太阳能驱动、采用喷雾吸收器并以板式换热器作为主要换热部件的LiNO3-NH3-He三工质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根据试验测得的运行参数,以溶液的p-t-x西方程及物性方程、传热基础理论等为依据,提出了计算溶液换热器中溶液流量的方法,并利用综合传热系数k、传热单元数N_TU与换热器效率s研究了板式换热器作为LiN03-NH3-He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发生器、冷凝器、溶液热交换器、溶液冷却器时的换热性能.试验与分析表明,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及其内部流道中的流量(流速)对其综合传热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在介质流量一定时,板式换热器不宜考虑过大的面积预留量;板式溶液换热器内部流道宜采用多流程布置形式以强化传热、提高换热效率.  相似文献   

4.
投资要点:1、公司是国内唯一具备板壳式换热器、板式空冷器研发生产企业;2、在石油石化设备制造和检验检测领域积累多年,技术优势明显;3、募投项目着眼高端领域,力主进口替代。  相似文献   

5.
强化传热与防垢是蒸馏淡化海水的两大技术难题。在换热器内安装具有连续螺旋曲面的折流板、工作表面安装防垢板,是本文就此提出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根据多家电厂水水换热器的实际应用调查,将各种指标进行深度对比得出:水质污染较为严重、水流量较大或者水阻压降较小的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适宜选用管式换热器;反之,宜选择板式换热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现浇上弦板式网架跨度、长宽比、支座刚度、上弦混凝土板厚、网格尺寸和网架高度对现浇上弦板式网架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得到了现浇上弦板式网架结构的自振频率变化规律和关于抗震分析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8.
板式换热器波纹通道内流动与传热的数学模型及其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描述平直波流型板式换热器中流动和传热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波纹板流场与温度场的分布。  相似文献   

9.
讨论梁板式筏形基础(高板位与低板位)的钢筋相碰,导致梁板截面有效高度减少,从而引起构件承载力降低的情况.分析设计构造要求及现场施工工序,计算误差值.  相似文献   

10.
从物理学及材料力学角度对L型胫骨骨折固定弯板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力求找到材料力学与医学的交叉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能源利用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换热器的节能效果不应采用热效率作为评价指标,而应该采用烟效率。[火用]效率有一个小于1的最大极限值,这个极限值取决于不可避免[火用]损失。针对板式换热器产生不可避免[火用]损失的原因,结合板式换热器的传热和摩阻特点,提出了板式换热器的不可避免[火用]损失计算方法,为板式换热器合理传...  相似文献   

12.
发电厂板式换热器在进行清洗时,主要应用氨基磺酸清洗的化学清洗工艺及经验等,氨基磺酸能够对板式换热器表面的垢渍有效去除,并且其腐蚀速率相对比较小,为同类机组的板式换热器清洗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板翅换热器入口位置(入口段、导流段以及换热段)在不同翅片排列方式下,换热器流道内流体流动以及温度变化情况,期望得到能够实现
  最优传热效果的板翅换热器入口位置合理的翅片排列方式。方法:1.构建7种不同入口翅片排列(入口段:导流段:换热段分别为5:8:11,5:8:6,5:8:21,5:4:11,5:16:11,9:8:11和3:8:11),研究不同翅片排列下换热器入口位置流场以及温度场变化。2.分析板翅换热器入口位置6种不同网格划分结果(网格数分别为11962,39344,2120,207998,90738和54496)对计算误差的影响,验证网格收敛性。结论:通过分析板翅换热器入口位置不同翅片排列方式下换热器入口位置流场与温度场变化可以看出,相比入口段与换热段,导流段翅片排列对换热器温度场影响较大。强化导流段翅片排列可以使换热器获得更好的传热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水-酒精混合蒸气浓度对板式换热器换热器换热系数的影响,自行搭建高气密性实验台,在压力30 k Pa,混合蒸气流量6 kg/h实验工况下,获得了局部凝结换热系数随蒸气干度、流道长度、混合蒸气浓度的变化关系。实验过程中,采用了在板片焊接热电偶的测温方法,实现了气侧板片壁面温度的直接测量。结果表明,凝结换热系数随着蒸气干度增加而增加;换热系数随板长方向上无量纲长度增加而减小;与纯水蒸气比较,1%、2%浓度混合蒸气的传热系数值较高,且浓度为1%时的传热系数高于浓度为2%时的传热系数;5%、10%、20%浓度混合蒸气的传热系数均低于纯水蒸气传热系数,且传热系数随混合蒸气浓度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根据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工测试技术等关于换热器性能的基本测试原理和方法,结合现行的国家标准与规范要求,研发了水源热泵用换热器综合实验台.该实验台利用控制与测量技术,采用被测换热器与辅助换热器水侧部分的冷热负荷,通过水-水板式热交换器相互抵消方法,以及换热器两侧热平衡工作原理,即换热器水侧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制冷剂侧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基本相等,可以实现在不同工况下对不同结构形式的R22蒸发器及冷凝器的换热性能和流体阻力性能进行全面的测试.为换热器的选型、优化设计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依据和验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板式换热器计算机模拟中采用的模拟算法有很多种,通过研究发现这些传统的数值迭代算法存在自身无法避免的缺陷。为克服这些缺陷,对遗传算法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将模拟问题中的数值迭代算法转化为最优化问题中的遗传算法的方法。通过实例模拟,符合实际情况,证明遗传算法在板式换热器模拟中是有效的、可靠的模拟算法。并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绘制出了热、冷流体出口温度分别随热、冷流体流量变化的工况特性曲线图,直观地反映了板式换热器的工况特性,可为板式换热器最优化设计和动态分析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压力下具有Marangoni效应的混合蒸气在可拆板式换热器中的凝结换热特性,设计并搭建了具有高气密性的板式换热器实验台。通过实验方法,在混合蒸气流速25 m/s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气相酒精质量浓度(0%,1%,10%,50%)在不同蒸气压力(70,80,90 k Pa)下,饱和混合蒸气在可拆板式换热器中的凝结换热和蒸气侧压降随冷却水进口温度变化的特性。板式换热器由三块人字波纹板片组成,换热方式为逆流换热。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蒸气浓度、蒸气流速和冷却水进口温度条件下,高压下的平均换热系数比低压大,而压降相反。蒸气压力对平均换热和压降的影响因混合蒸气酒精浓度的不同而不同,与纯水相比,在低浓度(1%)时,压降几乎相同,而传热系数增大约6%;在中浓度(10%)和高浓度(50%)时,压降明显增大,同时传热系数也有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作为地方剧种,文南词的唱腔分正本戏主腔和小曲两大类。文词[正板]是正本戏主腔的一种唱腔板式。文词[正板]遗存有不同时期的唱段,其音乐形态主要包括音阶调式与旋法、过门与间奏以及音调的发展手法等内容,板腔体式的特征则体现在唱词结构、字位形式、词腔结合等方面,其核心为相同的音调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板式换热器中流体的流动状况与传热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式换热器正广泛地应用于工业中,本文对该设备中流体的流动状况与传热机理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以通用的AutoCAD软件为基础 ,用热管换热器管板设计为例 ,论述了利用Au toLISP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以满足化工设备设计人员的实际需要 ,以及如何实际编程 ,扩充AutoCAD命令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