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快乐是产生兴趣的重要因素,要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就要使学生学得快乐,在音乐课堂中创设出快乐的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兴奋的状态下自觉地学习。因此在课程改革的今天,音乐教学选择“快乐教学’作为突破口,也是一种尝试。所谓音乐快乐教学是指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整合各种教学手段,解放学生,  相似文献   

2.
曾璐 《儿童音乐》2014,(1):52-53
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去主动学习音乐的动力、激情。而情境教学则是让学生产生良好兴趣的有效方法。情境教学将情境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强调凭借情境促进整体发展,从而将唱歌、欣赏、活动的训练统一在具体生活的音乐情境中,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不仅在情境学习中掌握了技能与技巧,而且发展了音乐表现能力,同时有助于让学生  相似文献   

3.
刘敏 《儿童音乐》2016,(12):42-45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曾经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一语点出兴趣对音乐学习的重要意义.对孩子们而言,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快乐是产生兴趣的重要因素,要使孩子们喜欢上音乐课,就要使他们能够快乐学习,在音乐课堂中创设出快乐的氛围,使孩子们在轻松、活泼、兴奋的状态下自主地学习.  相似文献   

4.
董青 《儿童音乐》2011,(4):68-69
本文探讨如何把"音乐""快乐"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快乐是产生兴趣的重要因素。要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就要使学生学得快乐。立足实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搭建自主表演的"梦想舞台",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将音乐与乐趣结合起来,让学生因  相似文献   

5.
肖静 《教育教学论坛》2011,(34):226-227
"快乐语文教学"追求的是轻松、快乐、高效率的学习。快乐语文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一定情境条件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获取知识,使教学活动轻松高效。  相似文献   

6.
"快乐课堂",是教育界深入探讨的课题.初中生正处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在中学音乐课中营造"快乐课堂"是完全有必要的,通过"快乐课堂"的营造,让学生对音乐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成为"乐之者",让学生乐在"乐"中,从而进入最佳学习境界,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中学音乐课中营造"快乐课堂"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在音乐教学中,创设快乐和学习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兴奋的状态下自觉学习。在音乐课程改革中,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8.
于惠喜 《教师》2011,(23):64-64
音乐适当地应用于体育教学,不仅会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上课如同平时玩耍一样,枯燥感消失了,在快乐、愉悦中学习动作技能,增长知识,使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和高尚情操、坚强意志都可得到充分的发展,体现快乐教学、美育教学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强调音乐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实现上述理念,必须使课堂成为快乐的课堂,使学习成为快乐的学习,使学生成为快乐的学生。所谓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在快乐的状态下,才能开花结果。快乐是最佳的学  相似文献   

10.
邹倩 《教师》2012,(24):47-48
小学音乐课程是培养小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音乐素质教育提出:要给学生创造快乐,让学生带着快乐走进课堂、带着快乐学习音乐,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感受到快乐。笔者认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采用快乐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建立民主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应该首先更新教育观念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使音乐“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音乐教育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明显的优势 ,有着自身的规律 ,起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一、快乐式教学 ,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营造快乐愉悦的教学氛围。看着孩子们听乐而律动 ,闻声而起舞的神态 ,足以证明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很少有哪门学科比音乐更能牵…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让音乐教师对课堂有了新的理解与诠释,音乐课堂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而应该是快乐的音乐园地,让学生从游戏入手,使学生快乐、轻松地产生模仿创造的冲动,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沉闷课堂,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轻松学习,轻松体验.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一种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素质教育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表现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艺术灵感与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特别是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教师更应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小就接受音乐的陶冶,使学生享受音乐教学课堂,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  相似文献   

14.
石萍 《考试周刊》2012,(29):172-173
兴趣是打开音乐圣殿的钥匙,是邀游音乐世界的翅膀。教师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慢慢引导学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学,促进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增强,也会使学生在课堂之外更为主动地学习音乐。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小学音乐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欣赏提高其综合素质和音乐欣赏能力,并陶冶情操、和谐身心、树立健全人格的一门内涵丰富的课程。老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音乐艺术的真正魅力,使学生在音乐知识的海洋里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强调"音乐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实现上述理念,必须使课堂成为快乐的课堂,使学习成为快乐的学习,使学生成为快乐的学生.所谓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在"快乐"的状态下,才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一种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素质教育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表现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艺术灵感与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特别是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教师更应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小就接受音乐的陶冶,使学生享受音乐教学课堂,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  相似文献   

18.
黄建慧 《考试周刊》2012,(70):185-185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兴趣是力求认识、探求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在教学过程中,兴趣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学生一旦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一种迫切的学习内驱力。从而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较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音乐老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聪 《儿童音乐》2014,(9):66-67
正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搞好音乐教学的前提条件。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只有在学生对音乐有兴趣的情况下,才能让他慢慢地喜欢上音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功。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但在借助网络、书籍、期刊及音乐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20.
"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教育突出特点就是兴趣.音乐是快乐的情感体验过程,教师只有唤起学生自身的音乐感、对音乐的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快乐地学习音乐,大胆地表达情感,极大地发挥创造力.如何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喜爱上音乐课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