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钱梦龙老师的"三主"教学、胡明道老师的学长式教学,都体现出对学生提问的关注.在钱老师<导读的艺术>一书中,有许多体现学生提问的教学课例,尤以其<故乡>教学为最[1].钱老师在教学中,采取先"问"后教,教基于"问"的教学形态,先确定七个"提问视角",沿着这些铺垫,学生提了600多个问题.课堂上,钱老师按这七个视角依次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归类解决.整堂课以学生的"问题"为线,以教师的"管理"为纲,以师生的相互"解问"为面.课堂中,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教师就如一个"提问管理员",学生的"提问"被有效地进行"管理",然后得到合理的解决,其中"管理"的效度,决定了"解决"的质量,决定了教学的效能.  相似文献   

2.
学生"打小报告",指的是学生在背后向老师反映其他学生的不是,向老师反映某些学生的问题.有许多学生看到某些学生做错了事,讲错了话,觉得向老师"打小报告",是一件很光荣的事,而且很有可能受到老师的表扬.在一般老师的眼里,都易把学生向老师"打小报告"看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其实不然.学生向老师"打小报告",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正确引导和妥善处理学生"打小报告"的现象,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在如何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学生"小报告"的现象,作了一些研究和探讨,现提出一些看法,供广大教师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坚持"从真爱每一个孩子做起",用自己的"真爱付出"换取孩子们的"真心对待",真心对待老师、同学,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乐意"为老师"读书,真心对待数学学习. 一、表扬是最直白的爱 如今的孩子见多识广,大多数爱表现、有个性,更喜欢听到他人的夸奖.  相似文献   

4.
办公室里,不时有学生来补习功课,老师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开"小灶",加班加点地进行课后辅导,用有的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坚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这样的想法值得肯定,而且老师的做法也是非常让人钦佩.  相似文献   

5.
最近读了几篇关于"学生选择老师"文章,学习了少数学校先让自己的教师"演讲"、"才艺展示"和"答辩",再由"家长和孩子投票选择教师"的"先进经验",读后如刺在喉,不吐难受.笔者以为,该校让学生选择老师这一做法背离了中国的教育现实和学生实际,是不懂教育规律的做法,似有做秀之嫌.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前不久上海市虹口区幸福四平实验小学在进行小班化教育中,赋予了学生六项课堂权益,其中之一就是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插嘴",老师如果忽视了学生的课堂权益,就是违"法".这种打破传统的做法,引起了众多媒体的争议和关注.  相似文献   

7.
"三学"是特级教师李庾南老师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基本规则.通过"学材再建构",保证了教学或课程资源的丰富;运用"学法三结合",保证了教学形式的活泼,教学结构的灵活,教学氛围的民主和活跃;关注"生成是学生自己的事"(即"学程重生成").它们最终都指向"学力有提升".  相似文献   

8.
在校园里遇到学生打架斗殴,任何一个老师都应该挺身而出,立即上前制止.有的老师,只是因为"一些学生除了直接教他课的老师外,对其他老师的话往往置之不理,惹急了甚至还会有过激行动",所以"发现别班学生有过错行为也就视而不见",其实这种想法和应对问题的方式是错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义务.  相似文献   

9.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对于圆满完成教育教学的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让学生多看到"微笑与幽默",多感受到老师的"宽容与尊重",多体验老师的"关注与赞美"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执教生涯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厌学、不守纪律、沉迷网络、学习成绩差……他们是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经常使得老师无奈、家长无助.然而"问题学生"真的就如有些老师认为的"无药可救"?在我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要想展现出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课余闲谈时,常常听到老师们埋怨:"现在的学生真难教,老师苦口婆心说的一大堆道理总是听不进去,明知故犯。"究其原因,其实是老师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犯了个大错,那就是光顾"言传",却忽视了"身教"。常言道:教书育人,要言传身教。言传,即通过语言来教育学生,使学生明白事理;身教,即以行为举止来影响学  相似文献   

12.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一线老师们十分关注并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既然"以学生为主体",语文课堂教学就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生成"的过程。既如此,如何应对"生成",教学是否还需要"预设",如何"预设",怎样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可使课堂教学最有效,就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本期的两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讨,希望引起大家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成绩好,同学羡慕,老师重视,家长厚爱,整日沐浴在阳光下.这些学生被教师认定为"优秀生".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视线往往锁定班级的"问题学生",对优秀生总以为他们学习自觉、求知欲强、成绩突出、遵守纪律,很"安全感",不会让老师担忧.因此忽视了对这些成长在掌声和鲜花中的优秀学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初三化学老师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老师,老师要重视"绪言"课在教学中的特殊作用.但是有很多老师觉得"绪言"没有什么内容可讲或干脆不讲;有些老师讲也只是演示几个实验和讲一些上化学课的要求敷衍了事.我们认为,"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一定要上好"绪言"课.  相似文献   

15.
教学需要思考,思考需要时间.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时"学会等待". 一、把握"似解未解"时的"等待" 在我的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老师刚把问题提出来,学生就立刻举手争着回答(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但很多时候回答得"文不对题",而且还会有答得很"幼稚"的时候.此时,我们不应急于评价他们的回答,而应让学生慢慢思考老师的提问再作回答,切莫有任何"耻笑"的成分.  相似文献   

16.
老师给学生"挑刺",已司空见惯,可是,学生给老师或他人"挑刺",就很少见了.记得我在当班主任、做教学工作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处理问题的能力,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和书写,组织班里的学生对学校、街道张贴的各种标语、广告牌、警示牌、报刊以及学校编印的学生手册、一日生活常规等进行"挑刺"比赛活动.  相似文献   

17.
读了武老师的这则案例,我感慨良多! 首先,我对武老师的教育智慧感佩不 已;其次,我又对武老师的反思结论不敢苟 同。 在突发的课堂事件面前,武老师没有因 为学生对老师权威的冒犯而大发雷霆,没有 因此而对学生冷嘲热讽,而是顺势引导,"以 子之矛,攻子之盾",不但巧妙地化解了"危 机",而且让学生从中受到了教育。由此而言, 武老师不但是一位尊重学生人格的好老师, 而且是一位善于利用课堂"矛盾"、"生成"教 育资源的高手。  相似文献   

18.
面对"学困生",很多老师会在气愤的时候甩出这样一句话:"气死我了,笨死了,这个学生无可救药了。"笔者面对"学困生",也曾经困惑:是否无可救药?孔丘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笔者认为,对"学困生"的教育,要有耐心、有计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天星小学狠抓"廉洁教育",组织学生担任"纪律检查委员",以"仲裁"学生在校园内的行为.担任"纪委"的小学生,还随时可以给老师打分,如其存在迟到、早退等违纪现象,可做记录并在学生"纪委"工作会议上指出,考评结果将与其晋升工资挂钩.(11月30日<北京晨报>)  相似文献   

20.
这里所谓"差生",是指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老师对"差生"要关怀、体贴.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对他们的进步,那怕是点点滴滴的,也要满腔热情地给予鼓励.有的老师对"差生"要求得过高,态度过严,拔苗助长,达不到目的.有时反而会闹成僵局,收拾不了.还有些老师怕"差生"影响"及格率"、"升学率",总是忧心忡忡,甚至"威逼"他们、"排挤"他们,这更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