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阿瑟·丁梅斯代尔:霍桑忏悔意识的化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瑟·丁梅斯代尔是《红字》中的男主人公,是霍桑忏悔意识的集中体现者。面对罪孽,丁梅斯代尔历经7年的自审与忏悔,最终在上帝恩典的感召下在公众面前承认自己的罪恶,以生命的代价获得了灵魂的救赎。本文以丁梅斯代尔为中心,通过分析其忏悔和赎罪的历程来阐释作家霍桑的忏悔意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红字>中的男主人公丁梅斯代尔的分析引出现实生活中的悲剧,并阐述作品中的丁梅斯代尔与现实生活中溺死自己亲孙女的老人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霍桑《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是个内心世界极其丰富、复杂的人物。他外表神圣, 内心却无比虚伪; 他有至高无上的理想, 却舍不弃世俗的快乐; 他博爱世人却不能挚爱知己; 他想袒露真实的自己, 却由于内心的懦弱, 还是走向了虚伪。他的宗教信仰和现实生活相冲突, 他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相矛盾, 他的虚伪和他的真实相碰撞, 这些矛盾相互纠缠、交织, 成了丁梅斯代尔心中打不开的死结, 他的灵魂和肉体忍受着炼狱般的煎熬, 最终导致他走向毁灭。该小说最有价值的地方, 当属对丁梅斯代尔等主人公的心理特征的剖析和描写。  相似文献   

4.
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产生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对待错误的态度。赫斯特和丁梅斯代尔私通,后来事情败露,赫斯特被判处示众三小时并终生佩戴象征耻辱的红字。面对奇耻大辱,赫斯特勇敢面对,并且不顾众人的冷嘲热讽,不断帮助别人,实现了生命的超越,而丁梅斯代尔则竭力掩饰,最终付出生命的代价。  相似文献   

5.
丁梅斯代尔是撒尼尔·霍桑小说《红字》里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他不仅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因此,本文拟在重新审视"文学价值"内涵的基础上,对其给予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的影响进行深入的说明。研究的结论是丁梅斯代尔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层面上:形象体系的互补、传统伦理的再现、时代经典的记忆、多重意蕴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一百多年前,在活跃的欧美文坛上,先后诞生了两位伟大的作家———雨果和霍桑,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他们在各自的国度,各自的民族,各自的流派里独占鳌头,以妙笔生发出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克罗德和丁梅斯代尔便是发人深思的两位。克罗德和丁梅斯代尔,两个异国同命...  相似文献   

7.
霍桑是十九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浪漫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红字》一直是文坛上永恒的话题。文中细致入微的人物形象塑造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诠释了作家高超的创作艺术手法。本文试图从象征主义出发,分析《红字》中扮演着连接作用的重要人物——珠儿的形象,从而解读其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她的美丽、狂野、自然天成而又带有反抗性质的形象象征了海斯特的救赎、海斯特愤怒的化身以及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真爱的产物,体现了作者高度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8.
克洛德·孚罗洛与丁梅斯代尔都是宗教桎梏的牺牲品,但他们对待爱情与宗教的态度却不尽相同,这是由雨果与霍桑这两位作家截然不同的宗教观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小说《红字》描述了齐灵渥斯对妻子(海斯特.白兰)、情敌(丁梅斯代尔)以及珠儿———"他"的女儿三个人物的不同态度和言行。整部小说的发展过程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纷繁复杂的斗争,人同外在社会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以及当今不完美的人与未来完美的人之间的冲突,进而阐明齐灵渥斯的孤独而善良、自赎而救赎、报复而容忍的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擅长用特殊命名法刻画人物以突出作品的主题。其代表作《红字》便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在这部作品中霍桑对特殊人名和字母A的象征意义的运用,使作品蕴含多重寓意和多元主题。女主人公的名字白兰蕴含着美丽、激情、轻率、欲望灵魂净化以及对人性的研究等意义。丁梅斯代尔的名字含有"一个犯了通奸罪的人因性格怯懦把罪恶隐藏在阴暗的心中"之意。齐灵沃斯的基本寓意是"恶棍、复仇和冷酷"。白兰与丁梅斯代尔的女儿的名字珠儿有"珍贵、美好与纯洁"等人性善的内涵。字母A的含义随着主题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作品以字母A开始又以A结尾,字母A的不同暗含意义是为《红字》的主题模糊性服务的。  相似文献   

11.
霍桑是象征主义小说家的代表,在他的小说如《红字》、《教长的黑面纱》中,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来表达作者隐含的思想。基于此,通过分析霍桑的短篇小说《年轻的古德曼·布朗》中的三个主要象征符号——人名、粉红缎带和魔鬼的手杖,来展现作者所要揭示的人类原罪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2.
村上春树作为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认可的作家之一,其作品除了探究现代人孤独游离的精神状态之外,还展现出了其富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一面。即通过作品中的中国因素,引出原罪意识,然后对日本的历史尤其是二战期间包括侵华战争在内的充满暴力与邪恶的历史进行了揭露、追究,发掘出日本文化中暴力性因素的源头和传承,进而反省和思考日本民族的未来,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社会责任与道义的救赎。  相似文献   

13.
霍桑代表作《红字》的主题一直是学界长期争论的焦点。道德学派提出《红字》的主题是人类之罪,反映了作者清教徒式的罪恶观,但霍桑对待男女主人公模棱两可的态度却又使人对此产生怀疑。女权主义研究则强调《红字》女主角身上体现的女权主义,而小说蕴涵的女权色彩却又被霍桑字里行间的嘲讽所冲淡。政治学派认为《红字》包含革命主题,而小说中对复辟和恢复秩序的偏好倾向却又反映了作者对社会革命保守、怀疑的态度。新文化论者认为,这是一个关于从旧世界过渡到新世界的神话式文化寓言,然而,在小说中却找不到由一条主线贯穿的、统一的文化“神话”。这一切源于霍桑的模糊风格使小说具有多重的复杂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阿瑟·米勒是美国著名剧作家和散文家,在美国文学中占有显著的地位.《都是我的儿子》是其最著名的剧本之一,是一部经典的现代悲剧,塑造了一个小人物——乔·凯勒的悲剧形象.作为一位擅长社会问题的剧作家,阿瑟·米勒特别关心小人物在现实社会中的命运.从乔·凯勒的社会角色出发,通过对比分析乔·凯勒在生活中的爱恨与梦想的种种矛盾和悲剧,从而凸显出剧本的主题——美国梦的幻灭.  相似文献   

15.
《还乡》是哈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性小说,标志着作家文学生涯中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他大胆地将悲剧文体运用于小说,自觉地承袭了希腊的悲剧元素。此后,悲剧主题就一直贯穿于哈代的小说创作中。《还乡》中凝聚着哈代浓郁的故土意识和悲剧情结,充分诠释了他独特的悲剧思想。  相似文献   

16.
尤广杰 《海外英语》2012,(7):213-214
Arthur Miller’s masterpiece Death of a Salesman is a very clear attack on the American success myth.The most dominant theme running throughout the play is Willy Loman’s philosophy of personal attractiveness and its doomed futility.This philosophy not only brings failure to Willy’s career but also destruction to Willy’s family members.  相似文献   

17.
人们对于《我的空中楼阁》一文的主题大多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认为该文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和崇尚自然的感情,另一方面又表现了作者对现代文明或现代生活的批判,以及作者诗意地栖居的理想。这种社会学主题阐释与文本的实际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18.
解说作为电视纪录片语言元素的一种,主要功能是延伸画面信息量、增加作品意蕴、渲染烘托气氛、提炼升华主题等。配音员在理解创作者意图、熟悉文字稿件后,通过内部技巧——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转化为解说的动力和激情而进入有声语言解说的创作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9.
本通过对19世纪美国名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的短篇力作《小伙子布朗)的分析论述,向读介绍作家小说创作中反复出现的“原罪”主题。章指出,由于受加尔教清教意识的根深蒂固的影响,霍桑在其创作思想中深深打上了“人人皆有罪”的烙印,并向读展现了作家在此创作思想指导下如何去提示和刻画作品人物内心隐私的“恶”的写作技巧以及宣扬“罪恶是人的本性”的“原罪”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