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家庄市教育局出台中小学招生政策,明确规定2014年全市中小学招生范围划定的就近入学学生比例不得低于90%。石家庄规定,全市适龄儿童、少年将按照各县(市)、区教育局划定的各学校招生范围(片区),依据户籍及家庭实际住址,免试就近入学。适龄儿童、少年户口要随父母,且户口和住址符合户籍管理有关要求,即户口、住址和适龄儿童、少年父母的《房屋所有权证》一致。全市各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保证招生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100%就近入学。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合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国家有责任为每一个适龄儿童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但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却放弃了国家提供的就近入学的权利,在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学区以外花额外的钱择校学习,并且这种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愈演愈烈。据《北京商报》报道:北京791所中学有200多所靠收择校生增收,择校费高达10亿元以上。另据新华网报道:著名的北京景山小学已明码标价,小学6年加初中3年,赞助费7.7万元,每年的寄宿费9000元;而在北京小有名气的中关村一小,除电脑派位范围内招收的本市户口学生外,其他学生无论是本市户口,还是外地户口,想上…  相似文献   

3.
近日,河北省决定将偏远农村适龄儿童的学前教育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用两年时间,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全省的偏远农村改扩建和新建1000所公办幼儿园,包括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大村幼儿园和小村联合幼儿园,让孩子们“有园上”“上好园”。  相似文献   

4.
李阳 《辽宁教育》2004,(4):34-37
三、学校老师:家长把孩子的语文学习交给你 多数家长将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寄希望于学校老师 毫无疑问,学校教育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主渠道,特别对于专业性较强、分工明确的学科教育而言,学校及其教师更是孩子们系统获取知识的主要依靠。不能说孩子们上学单纯是为了接受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但这应该是孩子们来到学校的主要目的,也是家长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学校,国家要求所有适龄儿童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高校聚集,文化荟萃。自1999年实行"指标控制、择优留京"政策以来,外地生源毕业生获得北京户口日趋困难。在我国实行特殊的户籍制度体制下,户口与许多福利待遇和优惠政策相挂钩,在京工作生活但没有北京户口将丧失许多社会福利待遇。尽管如此,目前留京工作的研究生的比率却持续攀高。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他们留京的动机是什么?这些动机是否具有共同点?影响因素又该如何界定?本文将通过抽样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的方式,对非京籍研究生留京  相似文献   

6.
我的城     
前些天和朋友聊天,虽然拿到了很多人羡慕的北京户口,不过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北京人.他甚至试图改变自己的孩子,理所当然的认定自己是北京人的观念,只是他也承认很难,毕竟孩子在北京出生,北京成长,孩子心目中的家,就在北京,尽管对于他们的父母来说,这个北京的居所,或许还只是一个暂居的地方. 孩子们对于自己是哪里人的认知,比大人们要简单得多.只要家在哪里,自己就属于哪个城市.  相似文献   

7.
Q:我是一名应届毕业生,目前已与北京的一家外资单位签约.但对方未能帮我解决北京户口,建议我把户口继续保留在成都的家中,同时将档案转到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请问,这样是否会影响我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的缴纳和提取?  相似文献   

8.
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审议通过《教育督导条例(草案)》。会议指出,我国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但区域、城乡、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差距。要将推进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择校现象,就是通常所说的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所谓择校,是针对就近入学而言的,它打破了户口的限制,根据人们的意愿跨学区入学[1];是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适龄儿童无法全部接受无差别的免费的优质教育的情况下,学生及家长主动选择适合  相似文献   

10.
刚刚过去的暑假,本该是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们休息的时间,然而在近几年的暑假里,要想联系到城区驻地的中小学校长们,那是何其之难。近日偶尔碰到一位校长,回答曰:实在抱歉,我是实在不敢接电话呀!众所周知,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适龄儿童的入学要在户口所在地  相似文献   

11.
《辅导员》2008,(10)
建队纪念日前夕,浙江省温岭市锦园小学举行了庄严的新队员入队仪式,又一批适龄儿童入队了。看,孩子们正簇拥着大队辅导员陈伟,争先恐后地让她教会自己如何佩戴红领巾。  相似文献   

12.
信息窗     
《城镇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办法》在部分省市试行为进一步贯彻《义务教育法》,妥善解决城镇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问题,国家教委依据《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拟定了《城镇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办法》(试行),提出了解决城镇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的新思路,并决定先在城镇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浙江、广东等地试行。  相似文献   

13.
高层吹风     
大中专新生和到西部地区工作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户口迁移全凭自愿 农村地区和小城镇的学生考上大学总希望把户口迁移到学校所在的城市,而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学生却不愿把户口迁出。鉴于这种情况,公安部最近对大中专院校学生户口迁移政策作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的目标是留在北京” “选户口,还是选发展”,这是王航最为纠结的一个问题.王航是北京一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他的目标是毕业后留在北京. 求职过程中,王航发现,招人单位只要打出提供北京户口的说明,应聘者便蜂拥而至.王航去了几家单位,发现能解决北京户口的单位待遇都很一般,而真正能提供优厚待遇且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民营外资企业,往往很难解决户口;“能提供户口,待遇又好的单位,属于金饭碗,恐怕都得‘拼爹’”,这是王航在求职过程中认识的一位北京交通大学应届毕业生告诉王航的话.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北京市按照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凡年满6周岁(2007年8月31日以前出生)且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均须按区县教委划定的学校服务片就近登记入学,小学首先接收服务片内学生,严禁小学以面试、考试等形式进行入学登记。坚决禁止奥数等竞  相似文献   

16.
王生英——心系孩子、自己出钱建学校供学生读书的山村女教师事迹:“家在学校,学校也是家!”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村民提起王生英的名字,都会怀有几分感激。卸甲平村仅有1所小学,很多适龄儿童因家境贫寒而辍学。王生英为了能让孩子们读上书,毅然拿出自己的工资资助孩子们上学。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法》实施以前,无所谓借读或择校。因为那时还不能满足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学的要求,上学自愿而不是强制。《义务教育法》一旦实施,政府、社会、家庭、学校都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政府,必须负责筹措教育经费并为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准备好达到一定标准的学校设备和教师;社会不能招收15岁以下的童工;家庭要保证这孩子上学;学校保证一定的教育质量。为了保证教育的平等权利,保证人人有学可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原则上只能接就近入学的原则,由教育行政部门按学生户口和居住地安排到附近某一所义务教育学校上学。小学升初中,也不能…  相似文献   

18.
储晖 《教育》2010,(10):42-43
在北京工作的张女士有个14岁的女儿张丹(化名),小学时在北京读书。2009年张丹小学毕业,考虑到没有北京户口,将来要返回原籍参加考试,为了便于她将来能更好地适应当地教育,全家商量后,便将她转回到老家河北去读书了。  相似文献   

19.
资讯     
《教师博览》2014,(9):31-31
我国将结束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国务院7月30日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表示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汜制度,并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这意味着以“农业”和“非农业”区分户口性质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成为历史,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也将作古。今后每一位中国公民的户口均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20.
方立新 《教育》2010,(7):10-10
一些在北京工作多年的“北漂”,聊起没有北京户口的苦恼,说得最多的是,自己有没有北京户口其实没太多意义,生活也几乎不受影响。苦的只是孩子,尽管孩子如今能在北京接受义务教育,但往前走,高考变成了一道冲不了、越不过的墙。即便能在北京找到接受孩子的高中,但由于各省市自主命题,回原籍高考,多半几乎未考已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