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军 《青年记者》2007,(14):60-61
盘点荧屏,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面前:民生新闻在省、市各大媒体闪亮登场以来,以“贴近群众”为自身最大优势的最基层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县级台却离百姓越来越远了。与中央、省、市级新闻媒体创建了大批舆论监督名牌栏目相比,县级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则更是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2.
新闻官司:舆论监督面临的新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并且强调在实施这一方略中,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作为舆论监督主要形式的批评报道是最受群众欢迎的报道题材之一,近年来,各新闻媒体虽然加大了批评报道的分量,但读者仍嫌力度不够。与此同时,由批评报道引起的新闻纠纷和新闻官司却越来越多。据有关部门统计,最近几年,我国共发生1000多起新闻官司,其中绝大多数由批评报道引起,新闻界败诉率达30%。  相似文献   

3.
曹仁义 《中国广播》2010,(10):83-84
运用新闻手段开展批评,叫新闻批评。在我国,舆论监督是和法制监督、组织监督、群众督促并行的社会监督机制。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就是新闻批评。关于新闻批评总的方针,  相似文献   

4.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主旋律报道的一种表现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舆论环境的改善,各级电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数量上呈现出加强的趋势。继中央电视台开办《焦点访谈》栏目以来,全国各地电视台舆论监督栏目已经遍地开花,推出的一大批社会影响很大的舆论监督报道,对社会上各种丑态和劣行进行了公开揭露批评,受到了群众欢迎。但如果认为新闻评论节目就是曝光、就是批评,那就不免有失偏颇了。正面题材也应是我们县级台电视节目生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赋予新闻媒介的重要使命,是各级新闻机构义不容辞的职责。处于最基层的县级新闻媒体有着联系广、情况熟、能直接倾听群众的呼声、掌握第一手资料等优势。照理说给开展舆论监督带来许多有利条件。但是,因为批评报道要揭露的是社会上的“假、恶、丑”,很容易触动某些人敏感的神经,因此,记挨打,甚至上法庭打官司的也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6.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从实践来看,县级电视台由于受地域、资源、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新闻舆论监督方面举步维艰,许多县级电视台在新闻舆论监督方面基本处于一种"零界""无为"状态.县级电视台如何提高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7.
孙红 《新闻界》2001,(4):47-47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赋予其领导下的新闻事业的庄严使命,是人民交给新闻媒体的一项神圣任务,也是新闻工作者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由于舆论监督在揭露和批评丑恶现象、腐败行为、不正之风及在扶正祛邪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愿望,保护了党和国家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不仅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然而,作为党的喉舌的党报,舆论监督并不是其宣传的目的,而是手段。它的目的是通过媒体对那些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错误行为及现象的曝光,引起有关部门和决策者的重视,使问题得到解决,最…  相似文献   

8.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战斗性最明显、最集中的体现。运用舆论监督开展新闻批评,揭露和抨击不良社会现象,针砭时弊,扶正祛邪,反映群众的呼声和意愿,是非常有效的武器。  相似文献   

9.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重要途径──新闻批评文/郑州晚报社陈亚洲社会主义新闻批评是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最为重要的途径。新闻批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根据群众反映开展广泛新闻批评人民群众通过大量来信来访,向新闻单位反映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批评意见、...  相似文献   

10.
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是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借助于新闻工具,了解国家大事,探讨党的方针、政策的得失,鞭挞和批评党和政府各部门中的官僚主义和一切不正之风。以舆论监督来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当前,正当全国范围内贯彻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这一重大决策的同时,加强和完善新闻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作为一种职业化的舆论监督,通过新闻传播者以新闻的形式将社会舆论在新闻媒介上代言出来,它构成了目前舆论监督的主体并且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今天,批评人民群众和社会生活中的假恶丑现象.揭露少数党政机关及个别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已成为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任务。那么,新闻舆论监督的目的就在于这种批评,这种揭露吗?就笔者看来.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更在于批评和揭露的同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引导是新闻舆论监督的起落点,起…  相似文献   

12.
秦勇 《记者摇篮》2004,(10):50-50
在新闻宣传中正确地开展批评,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这是新闻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我国正在建立和健全的监督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广播电视做为新闻舆论的载体.它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这一大众传播媒介转达人民群众对党政部门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反映他们的呼声和要求,既是义  相似文献   

13.
史强 《新闻世界》2013,(7):84-85
【摘要】县级电视台处在广电媒体的最基层,由于受到来自地域范围、管理体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制约,使县级电视台在新闻舆论监督职能的发挥上受到了局限。本文笔者结合所在县级电视台的实际,对如何发挥县级电视台的舆论监督职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基本职能之一,它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工作以至对整个社会的批评监督提供了一块阵地。由于新闻舆论监督的权威性、群众性、公开性,使它成为其它批评形式不可替代的有力武器,越来越受到领导机关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舆论监督是指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对党和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的情况进行监督。它包含批评报道和相关评论,意见。舆论监督既是党和政府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手段,更是人民群众借助新闻媒介行使民主权利的有效途径。 关于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毛泽东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进行了不懈探索,其思  相似文献   

16.
地方电视台如何更好地开展舆论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广播电视工作者开展舆论监督的主要平台.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好地开展舆论监督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是广播电视部门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作为广播电视媒体最基层的单位,要让它担当和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能,往往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究其原因,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害怕上级责怪,有添乱之虑;或遇各方通融说情,抹不开情面;更害怕被监督对象报复。因此,很多县级新闻同行对此有所顾忌。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8.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战斗性最明显、最集中的体现,运用舆论监督干预社会生活,开展新闻批评,揭露和抨击不良社会现象,针砭时弊,扶正祛邪,反映群众的呼声和意愿,是非常有效的批评武器。当然,舆论监督又是在社会上公开进行并公之于众的,无法进行个别操作、私下操作、暗箱操作,因此它本身就是一种接受监督的监督,如果监督者滥用监督的权力,那么众目睽睽,群众就会来监督他,行政的、法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媒,总少不了舆论监督这块阵地,但谈及如何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有效作用时,同仁们特别是地市报的同仁们,普遍感到守好这块阵地不容易,动辄得咎或是吃上新闻官司。因而出现监督难,难监督的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除了目前舆论监督的内外部环境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自身综合素质,取决于人们对舆论监督全面、系统、正确的理解。 舆论监督的记者是专搞批评报道的记者? 记得在一次采访途中,有一林业部门负责人问道:你们搞舆论监督的记者是不是只写批评的报道。因为此次采访是根据一封群众来信反映该部门一个下属单位有关乱…  相似文献   

20.
陆言 《视听界》2009,(5):94-95
一.困境 之一:舆论监督遭遇人情网及记者素质的欠缺 县级台舆论监督最难,首因是作为最基层的新闻媒体,它与县域范围内部门之间、乡镇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更直接、更密切,由于怕担风险、怕出乱子,舆论监督往往名存实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