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纪之交,视觉文化的风生水起给面临生存困境的文学期刊以启示和借鉴。文学期刊的图像化成为纯文学期刊在“视觉文化时代”谋求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尝试。视觉元素的外在包装和视觉艺术栏目的内在设置是图像化的主要策略。文学期刊的图像化美化了杂志的外观形态,拓展了文学的叙事空间,为文学期刊赢得了更多的市场资本和象征资本。但同时也应注意:“图”与“文”之间既要形成一个互相阐释的张力场,也要保持一种适度平衡,否则就会过犹不及。  相似文献   

2.
"读图时代"学校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德全 《天中学刊》2007,22(1):9-11
“读图时代”呈现出信息媒介图像化、图像载体科技化、生存方式读图化等表征。学校课程应通过多元化课程文化、图文化课程文本、图式化教学方式和图像化教学环境等路径来应对,并坚持突出图文组合的优化性、关注图像化的适度性、注重“两读”的结合性等应对原则,以利用其合理性,避免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西方文化中一方面存在一种“视觉中心主义”,形成了一套以“视觉性”为核心的认知标准;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也存在反视觉暗流。两种视觉观念都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柏拉图塑造了两种视觉:“心灵之眼”和肉眼。前者强调理性,后者强调感性。着眼点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观念。  相似文献   

4.
宁新 《鸡西大学学报》2014,(4):128-129,136
《恋爱中的女人》是劳伦斯的巅峰之作,整篇小说的写作风格在传统文学中独树一帜。劳伦斯以图像化的叙述风格向大家展示了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文字来营造虚拟的图像化世界,使读者将文字与视觉感应相关联。他分别通过色彩搭配为图像化的叙述做铺垫,又通过图像化的叙述暗喻深层次的意境,再加之劳伦斯印象派画家的功底,成功地挑战了读者的视觉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期刊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持续繁荣和健康发展的势头。但是,文学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却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在困境中摸索前进的纯文学期刊出现了学术化和市场化两种明显的倾向,而学术化和市场化在促进文学期刊走出困境的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着文学期刊的健康发展。不过,在历经一番市场经济的风风雨雨之后,中国文学期刊巳变得更加成熟并即将迎来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6.
影视媒介在当今的文化环境中占据绝对的霸主地位,强烈地挤压着传统纸质媒介的生存空间。文学受到新媒体的诱发不断更新观念,叙事方式和表现形态受到影视媒介的浸染形成新的生产法则。作为传统纸媒的文学期刊正视新兴媒介给人类精神生活和文化表达带来的全面影响,走向与新媒介的共生之路。文学期刊与影视媒介的互动一方面给文学提供了全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文学的表现空间和传播范围,另一方面也导致文学和文学期刊出现了影视化的“症候”。  相似文献   

7.
电子媒体时代的到来,形成了图像化转向的文化形态。在图像时代,面对强大的图像化趋势,文学更应该坚守其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独特的审美特点,坚守文学精神,在图像化时代中屹立。  相似文献   

8.
视觉学习是一种新型的、符合现代数字一代成长的学习范式,也是图像化生存时代知识呈现可视化的必然趋势。它正在改变着课堂教学,特别是外语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方式。语言知识的可视化是语言知识类型呈现、传递和习得的智能化,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在外语教学中,借助可视化手段,可以有效增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表征效果及促进二者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实现知识传递,培养创新思维,促进语言知识的学得与习得。  相似文献   

9.
面对文学期刊的生存困境,文学期刊纷纷选择转型来维持生存,其中《花溪》放弃文学期刊高高在上的姿态之后,运用现代传媒的营销理念,亲近读者又引导读者,走入自己创造的时尚都市爱情文学的世界。从一本纯文期刊,转型为时尚都市和文学相结合的期刊。是难得既保存了文学自身优势又成为具有广泛市场的文学期刊。通过分析《花溪》的转型,可以为其它文学期刊的生存提供一个合理借鉴,甚至出口。  相似文献   

10.
Internet“codeword”语言在全球超过十亿的计算机用户中广泛使用,并在年轻人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中越来越流行,成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它是信息全球化和语言国际化下的产物,简洁、使用广泛、易于传播、幽默、视觉化和图像化但又排它、专业性、无序化.[1]  相似文献   

11.
视觉时代的小说消费受消费逻辑和市场法则的牵引,试图通过娱乐性达到感性解放,通过“物”的占有和消费,实现经济利益及由此而来的社会文化身份的确认,而这一切不过是消费意识形态在小说领域导演的一场乌托邦式的滑稽剧。读者在消费中“缺席”,失去了真正的阅读自由;作家被名利挟持,放弃了精英的文化身份,成为普通商品的制作者。而小说文本因此呈现出欲望化、图像化、浅表化的“反美学”特征。作家、作品和读者在小说艺术中的同时缺失,导致了小说艺术在自身历史发展中的迷失。  相似文献   

12.
广告视觉形象在社会发展中 ,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有其适应的一面 ,但泛滥的视觉符号和视觉迷信者非理性的广告视觉诉求使这种适应走向了它的反面 ,带来了负面影响。首先 ,对视觉图像可控制、可操纵性的滥用 ,摧毁了人们以往“亲眼目睹”的视觉信赖 ;其次 ,粗制滥造的视觉符号 ,严重污染了人们的视觉环境 ;再次 ,让视觉文化过度泛滥 ,能导致一种视觉衰退的文明。这种令人忧虑的状况警醒我们必须改进我们生存的视觉环境。  相似文献   

13.
古典修辞学术语“ekphrasis”本义为以语言获得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图像化再现.这一术语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化中历经口语、书面、艺术理论等不同使用语境,其外延逐渐抽空而内涵日渐丰富.尤其是在近半个世纪修辞广义化运动背景下,画面感的获得已经不再是语言修辞学的狭窄范畴.Ekphrasis的原初意涵扩展为跨媒介、跨渠道的符号修辞抽象理念——符象化.其根本,是唤起文化规约下的共通“心象”而非基于视觉感知的“图像”再现.本文总结了文化心象达成的三种机制,并指出ekphrasis这一新的意涵是当前修辞广义化运动推进至多媒介符号文本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转载”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生产”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文学期刊的表现内容,也加强了和其他文艺期刊的联系。新中国成立后,文学领域曾大规模地利用“转载”这一形式进行文学的“再生产”。据统计,1949-1966年,《人民文学》共转载诗歌181首,其内容有“政治抒情诗”“民歌”和自由体诗歌等。《人民文学》通过“转载”这一形式,不仅向读者明确了国家政策层面的文化走向,还提升了被转载作品的知名度,扩大了被转载作品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许多城市管理者没有认识到文化是一种实力、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战略资本,是能带来效益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经营手段。文化资本创造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新理念和新途径,用文化资本理念经营城市是城市管理的新境界。实施文化资本经营可选择个性发展战略或文化资本经营与CIS管理相结合的策略,使一个城市具有更多更独特的文化色彩,并实现城市无形资产的飞速增值。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视觉时代,我们从早到晚都受到图片的侵袭。”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1972年发出了这样的惊呼。而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似乎也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视觉时代”。视觉传达设计,一种以“图”为信息载体,与大众传播相结合的艺术设计形式,以印刷品、广告、招贴、网页、多媒体等多样化的传达方式,正逐渐占领着人们的视觉。我们的时尚文化,正在进入城市文化、媒介文化和消费文化,并由三者合力塑造了现代形象符号的基本属性。视觉时代对图形设计与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同时,也给设计师与设计教育部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17.
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图像化显现,这些图像除了具有形式美的外观给人带来视觉审美上的愉悦之外,更是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蕴藉着中国人的情感世界.吉祥图案背后所隐含着的中国人的情感是丰富而微妙的,其中最重要的体现方式是象征,因此,对吉祥图案的象征性特征的深层揭示是解密隐含其间的情感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视觉文化与教学资源 1.视觉文化走进学校成为必然 较早提出“视觉文化”这一概念的是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尔拉兹,他于1913年在他的《电影美学》中使用了“视觉文化”这个名词。其含义是“通过可见的形象来表达、理解和解释事物的能力”。许多学者也对此概念进行了探讨,如:本雅明对机械复制a寸代电影的讨论,麦克卢汉对视听文化的见解等。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直接过渡”是一种文化突变,在原有“生存方式”的解构和新“生存方式”的建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消失不可避免;文化冲突使文化主体无所适从,种种现实问题的出现有其必然性;文化自信的挫折导致了对“他者文化”的认同和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失忆”乃至“选择性排除”。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今电子图像文化消费时代,关于以纸质为媒介的传统文学与以影视、网络为代表的图像的生存状态之争众说纷纭。本文分析了图像取代文学占据霸权的原因,指出了在图像文化消费时代文学被图像化的生存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