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品德课的关键是情感教育,从小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就如何利用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理论比较抽象,如何把思想品德课上活是每个教师都梦寐以求的事。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课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心理学告诉我们 ,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 ,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与主观努力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有关自然、社会及人的道德行为规范方面的知识 ,并通过实践活动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我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美 ,在生活中寻找美 ,在实践中创造美 ,以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一、在课堂中学习美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大多以单篇故事的形式 ,表…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模式,生本教育很早就应用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但是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实施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了追本溯源,探求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生本教育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哲学理论基础,以帮助学校更好把握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施,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一个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教育,业已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所谓“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教育”是指教师将思想品德课中的知识和心理教育进行巧妙的融合,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品质。让他们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思想品德课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一门重要科目,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好坏是衡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标准,决定着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决定着学生的一生。同时也可以看出学校教育的成败。因此,在思想品德课中如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是我们教师应该重视和探讨的课题。为此,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功能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也是传承和培育文化传统、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过程。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是以实现教育的后一功能为主要任务的。《思想品德课  相似文献   

8.
少先队组织是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而思想品德课又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教育阵地。我积极探索寓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教育于少先队活动中,不仅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得以巩固,也丰富了学生的活动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活动能力和创造能力。寓少先队活动于思想品德课中,不仅开拓学生的知识,调动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教师的辅导。加强学生自主自动能力,受教育深刻,并充分发挥了其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强丽 《甘肃教育》2009,(18):53-53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最佳途径。思想品德课的“导行”教育,是指在教师讲清道德概念,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行为要求。它既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又延伸到教学之外。其对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思想品德课的“导行”教育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道德品质,培养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渠道,但是,思想品德课理论性较强,课堂教学比较枯燥无味,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大多存在学生厌学,教师难教这一现象。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需要讲究一定的教学方法。其中,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充实品德课堂活动,是提高授课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宋秉儒 《甘肃教育》2008,(13):31-31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养成。但这些素质和品质的形成又离不开相应的知识,如法律方面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等。而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直接影响着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质量、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下面笔者谈谈如何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以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教育理念,真正提高教学实效,是我们每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始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 学生是思想品德课学习的主体,指的是在思想品德课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规范要求: 要促进学生自己的道德实践, 丰富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对帮助初中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可以说,思想品德课的设置是我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课是以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核心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为顺应这一要求,我采用了各种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其中“让学生来上课”的活动尤其受学生的欢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谈思想品德课中的情境教学高件妹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加深学生对道德要求的理解,促进学生的行为动机,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几年的教研实践,我体会到遵循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客观规律,重视思想品德课教学原则的研究,是上好思想品德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关键。1.坚持鲜明的思想性和说理性。思想品德课必须坚持共产主义教育的思想水准。这是由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和目的决定的。坚持鲜明的思想性,就要求教师在上每一节课时,把每一个课题的教学都和它的性质、目的联系起来,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判断能力联系起来。比如,教育学生为班级、为集体做好事,这是一种行为要求。但作为思想品德课,不仅仅是要学生如何做,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懂得为什么做、做的目的是什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课是小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初步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他们培养成为未来合格的劳动者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因此,在小学必须重视上好思想品德课。  相似文献   

18.
思想品德课是德育主阵地,所以思想品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抓住教育的有利契机,用应景的案例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使德育和思想品德课相辅相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新的课程理念不断冲击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政治教师充分展现教育智慧的场所,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思想品德课是对初中学生专门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0.
初中思想品德课重在教会学生做人。其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形成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中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我大胆探索.努力实践。并对思想品德课教改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