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怎样正确解读“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要使这一理念真正落实于课堂,不走样不变味并非易事,正确解读是个前提。课程标准面世至今已三年了,课堂中出现的诸如忽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的独特体验不加指导等偏向,都与没有正确解读有关。正确解读要抓住两个概念,一个是什么叫“独特体验”,另一个是什么叫对独特体验的“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阅读文本过程中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对文本的“意义”进行构建。由于学…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中曾多次提到多元的问题,如“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整齐划一的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多元理念的提出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3.
在实施新标准以来,有些教师的课堂打着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旗帜,喊着鼓励求异创新的口号,对学生“丰富多彩”的回答,教师不敢否认,不敢对学生说“不”。这样完全忽视正确的价值导向,是对新课标内涵的片面理解,是对语文教育极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不禁要思考:为什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为什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究竟如何调和“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独特体验”之间的矛盾,使天平的两端达到平衡呢?  相似文献   

4.
武宪 《文学教育(上)》2008,(24):125-12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实际操作中,有的教师顾此失彼,没有把“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统一起来,致使语文教学出现了“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不和谐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处理好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处理好“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独特体验”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将二者的关系对立起来,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的多元”,唯恐抹杀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体验。在体验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学生的个性张扬,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忽视了文本内容中有价值的东西。文本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学生对文本的反应是多元的。“注重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在“实施建议”中又特别强调“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注重体验”不仅是语文教育的“特色”,而且是语文教育的“目标”,是语文教育实…  相似文献   

6.
追求“个性化”阅读,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这是对的。问题是语文教师要有灵心慧眼在独特体验和文本价值取向之间找到支点——“度”。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建立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的,我们只有把握“适度”,讲究“力度”,并在此基础上追求“高度”,才能真正使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谐统一,这样才能把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向正确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然而,不少时候,学生的“独特体验”却违背了文本的“价值取向”。如:学生认为,“爱因斯坦并不伟大”、“邱少云是个大傻瓜”、“郑和下西洋没什么了不起”,面对学生的这些“独特体验”,我们教师该怎样处理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体验学习,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课程目标”中提出“注重情感体验”在“实施建议”中提出,编写教材要“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专题”: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评价要根据“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中曾多次提到多元的问题,如“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整齐划一的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多元理念的提出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10.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目前语文教学中备受关注的话题。然而,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一味地追求学生的独特体验,却漠视文本而曲解误读,游离文本而随意生发,全然不顾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独特的内涵和它自身包含着的真、善、美的价值取向。本文试将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之间的关系作理性思考,进而探讨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把握内涵、价值引导、引进资源、异中求同、与时俱进等的种种独特体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尊重学生独特体验”,这是课标中的新理念。如何尊重呢?本文试从以下几例说明:1.曲解“尊重”———偏离主题不指正从教师的“一言堂”到“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一个不小的转折,所以,许多教师就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另一种极端———对学生偏离主题的“独特体验”也听之任之,不敢指正。有位教师在教学《小猴子下山》一课时,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教师问学生,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呢?有位学生回答,这只小猴子很有头脑,它不要玉米要桃子,不要桃子要西瓜,最后又扔掉西瓜想要小兔子,他每一次都留下了最值钱的东西。教师马上肯定,还跷起大拇…  相似文献   

12.
戴正兴 《山东教育》2004,(35):12-13
《语文课程标准》吸纳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多元理解的“多元”思想十分引人注目,如“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以这样的理念来参照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语文教学有悖于课程标准新理念的现象依然存在,传统的“引君入瓮”的“启发式”提问依然不时地出现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13.
一、正确理解“个性化阅读”有些教师在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时,对《课程标准》“注重体验”理解片面,曲解了“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内涵,将阅读感悟的多元化误认为可以脱离文本异想天开,随心所欲。因而,有的教师课堂上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迎合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却丢掉了文本赋予的价值取向。这与《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独特感受”是大相径庭的。案例1:据某地调查,反映某班有七成的学生认为朱自清的名作《背影》已过时。在他们眼中,“父亲违反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而且“形象不够潇洒”。显然,这与作者所要表达的“父子朴实而浓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外阅读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重视学生学习趣味的选择”。因此,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上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保持个性独立与思想的成熟,培养他们不依附、不盲从、不迷信的精神和敢于思考、怀疑、批判的个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在“前言”中强调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确实 ,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 ,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 ,使今天的语文教学在落实“课标”和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特别关注学生“对语文材料”“反应”的“多元”特点 ,格外“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种重视“多元反应”和“独特体验”无疑是对学生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尊…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在这句话中强调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是重要的,它是教材的核心与灵魂,重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发挥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时明确指出“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也是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表述课程的新理念时 ,“体验”一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 ,共有16处 ,几乎分布在每个部分 ,其中出现最多的词组是“情感体验”和“独特体验”。可见 ,《标准》把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作为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 ,实际上就是尊重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尽管这在认识上已无可非议 ,但问题在…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凸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师必须时刻呵护、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使学生不囿于教师、不局限于教材、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习惯,勇于发表独到的见解,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然而,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不等于可以忽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无原则地迁就学生的任意理解;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为了“尊重学生独特体验”,鼓励求异创新,以致心存犹疑,不敢否认学生。这样就忽视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因而陷入了“似是而”的迷惑和无奈之中。而有些专家又呼唤“语文教学要重视正确的价值取向”,要敢于对学生的一些错误观念说“不”,要旗帜鲜明地否定。不知不觉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就成了阅读教学中令人头痛的问题。那么,语文教学如何才能摆脱这种“非此即彼”的单极思维,把握好两者间的“度”,做到既“注意价值取向”,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共性”与“个性”水乳交融呢?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已成为阅读教学中的惯用语,加上对“应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片面理解,于是乎,教师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牵强附会、似是而非的“独特”体验,不置可否、不敢“妄言”,进而“不明事理”、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