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断肠芳草远 触目此情无限——读《朱淑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淑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诗人之一。正如陈廷焯所说;“宋妇人能诗词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真,次则魏夫人也。”自宛陵(今安徽宣城)人魏仲恭字(端礼)为其辑集《断肠诗集》后,由郑元佐作注刊行以来,历代对朱淑真生活的年代说法不一。专门研究朱淑真的文章也不是很多。这一方面是她的诗词较易安为次,文学成就不如李清照高,另一方面是因她的诗词被“一火焚之”“百不一存”,生活年代、生卒年不详,因此造成了研究上的难度。关于对朱淑真的研究,自三十年代以来,海内外所发表的文章总共也只有二十余篇。专门研究朱淑真的文章虽然不多,但近年来一直没有断过,时有文章见诸于报刊。而香港学者黄嫣梨博土1990年在香港和台湾分别出版的《朱淑真及其作品》,1992年上海  相似文献   

2.
据史实以立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黄遵宪》读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黄遵宪》,是郑子瑜先生1985年5月1日在北京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宣读的长篇论文,现收录于《郑子瑜学术论著自选集》。全文论述了晚清爱国诗人黄遵宪在建设中国新文学方面的历史地位及其在思想理论和创作实践上的开路作用,并梳理了黄学研究的脉络,在剖析多家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作者的创见。现专就文学革命中的文体革新问题,抒发个人的一点读后感。关于我国现代文体革新问题的研究,历来多重在“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并以之作为文学革命的起点。对于晚清时期所预行的“新派诗”,“新文体”,因其变革的不完…  相似文献   

3.
区域文化: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有地域性,这一事实似乎很早就受人注意。 《文心雕龙》称北方早出的《诗经》为“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是质朴的“训深稽古”之作;称南方后起的《楚辞》则为“瓖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并将此“奇文郁起”的原因归于“楚人之多才”,多少接触到地域与文学的关系。唐代魏徵在《隋书·文学传序》中,有意比较了南北朝时期南方和北方文风的殊异: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泳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 他注意到了地理环境参预文学风格的形成,这一看法对后世文论家影响甚大。到法国十九世纪文学史家丹纳,则在他的《英国文学史史》引言中,明确地把地理环境与种族、时代并列,认作决定文学的三大因素。他们都把文学品种、风格的生成与地域条件挂起钩来,考察地域带给文学的影响,揭示了文学发展的某种客观真理。  相似文献   

4.
香港文学在内地的传播经历了意识形态视角时期、商业视角时期、商业视角与文化视角并列时期.香港文学之所以能在内地得到广泛传播,与其独异的风彩、内地阅读观念的变革和出版社讲究经济效益分不开.香港文学的传播丰富了内地读者的精神生活,为内地作家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参照系,使内地文学史研究出现了新格局.但其负面影响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五四”精神的文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爱国救亡运动,又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建思想启蒙运动,它在救亡和启蒙两个方面都立下了不可抹灭的光辉业绩。“五四”之后,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这是人们关于“五四”运动的传统认识和传统评价。新时期以来,随着文化研究的深入和思维观念的更新,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和评价“五四”运动。特别在“五四”运动七十周年之际,学术界、教育界乃至政界纷纷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许多报刊杂志出了专号,围绕“五四”精神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反思和探讨,各种观点或直接对立,或间接互补,反映了“五四”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里,我们仅就学术文化界人士关于“五四”精神的讨论及其“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情况作一述评和总结,以显示新时期“五四”反思的脉络和轨迹。  相似文献   

6.
受白璧德(Ieving Babbitt)新人文主义的影响,在文化观上,“学衡派”强调新旧调和与东西调和,反对新文化派提出的“弃旧图新”和“以西代中”的主张,不赞成新文化派对孔子和儒学的激烈批判,认为孔子既不是“神”,也不是“鬼”,而是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主张伦理道德的改革而反对伦理道德的革命。在文学观上,“学衡派”以道德为文学批评的首要标准,视五四新文学运动为浪漫主义而加以反对,并在“文学的历史进化观”、文学的新与旧、模仿与创造等问题上与以胡适为代表的新文化派观点相佐并,进行过论争。在人生观上,“学衡派”认同白璧德的“人生境界三等说”和“人生二元之说”,主张以“人生二元之说”为“道德之基本”,既反对禁欲,也反对纵欲,希望人们能够做一个“以理制欲”的人文主义者。  相似文献   

7.
飞虎队,世界一流特种部队,香港的反 恐精英,以战斗力强着称。 在这次军训当中,很“荣幸”,我也加入了“飞虎队”。只不过,人家飞虎队到哪里都很有面子。而我们的“飞虎队”到哪里都抬不起头来。  相似文献   

8.
长生不老是假、健康长寿是真。早在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就指出:“生命需要运动”:我国古代医家对人运动形象比喻为:“人体欲经常劳动,譬如户枢,终不朽也”;古语“流水不堵,户枢不腐”,都说明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与促进人体健康、增长大脑智慧密切相关,并不断被人类进步和生活在知识爆炸新世纪里的人们所共识。  相似文献   

9.
周菁 《文化学刊》2013,(1):156-160
《文心雕龙》之“知音”篇是刘勰批评论方面比较集中的一个专篇,他提出的“博观”、“六观”,对读者主体性发挥作出了明确的阐释。而西方现代文学理论中的接受美学、阐释学、传播学中也都对读者的主体性有着充分的研究和认识。但却有学者提出“读者已死”。在新的文学生态环境下,读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都必须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初到香港,对香港错综复杂的地名和街道,真有点不知所措。有朋友告诉我,你要了解香港,就去乘铛铛车。铛铛车是香港的一种老式有轨电车。这种车因行进缓慢,起动停站时司机用脚踩动铃铛,“铛铛”有声而得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