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32页郭培先生《“四川民居”版次统计》一文,将四川民居普通邮票分为两种类型,A型为粗齿,全张100(10×10)枚;B型为细齿,全张60(10×6)枚。B型有5种版次,B1—B5,但对各版次的特征介绍似欠详,仅举两例,如 B5“其他有关特征”栏仅标明“第2、3行有块状子模特征”,发行于1992年12月。笔者最近收集到1996年10月3日出厂的四川民居邮票,其第2、3竖行各枚似有郭培先生所述之特征,不知是否同一版式,现详细介绍于后,供同好研究探讨。 笔者据以研究的邮局全张,其检验号是印刷全张上张左格33,185,右格33,186;下张左格53,126,右格53,127。前两张是一包,该包全是印刷上张左、右格,后两张是另一包,该包全是印刷下张左、右格,两包的封包日期相同,由此说明据以研究的4个邮局全张虽不是同一印刷全张,但确是同一印次的印刷全张(后文在叙  相似文献   

2.
仇光全 《上海集邮》2004,(10):41-41
“猴三世”邮票的24枚全张票,边纸印有梯尺和色标,已见两种形式的邮局全张,据此可以探索印刷全张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按《中国集邮大辞典》的定义,印刷全张“又称整版印张、整版邮票。整个印版在印刷机上印出的印张。可以切成若干邮票成品张(邮局全张)”。它如同纸币的大连张,通常并不向客户出售,但为了增加集邮兴趣,有些邮政也选择少量品种出售印刷全张(以下凡“全张”均指“印刷全张”)。  相似文献   

4.
附图是一件带右边和下边的“民居”8分横双连,但它的下边还完整的留有下个邮局全张的顶行横齿。看来它是从未经裁切的印刷全张沿下个邮局全张的顶行横齿分撕而成的。至于这样的全张票为什么能包装出厂却难以解释。  相似文献   

5.
普30由北京邮票厂“法六机”印制,印刷全张由四个邮局全张组成。已发现60分票(图1)有一、二两种版式,每种都有Ⅰ、Ⅱ两型,其邮局全张的排列呈图5格式。  相似文献   

6.
仇光全 《上海集邮》2005,(12):37-37
《乙酉年》邮票的24枚全张,上、下边纸印有色标、梯尺和规矩线,已见3种形式的邮局全张。据此可以推测印刷全张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猴三世”邮票的24枚全张票,边纸印有梯尺和色标,已见两种形式的邮局全张,据此可以探索印刷全张的状态。 两种全张的左边纸自上而下都印有品红、黑、蓝紫色3组梯尺,右边纸自上而下都印有黄、浅蓝、金色3组梯尺,但  相似文献   

8.
1980年J59《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小版张的发行,开创了我国“小版张印刷”邮票的先河。在《集邮》杂志1997年第9期的新邮预报中,《黄山》、《天坛》两套邮票均注明“为小版张印刷”。同是小版张印刷,《黄山》是小版张,《天坛》却是一般小型邮局全张。这说明,“小版张”一定是“小版张印刷”邮票,但“小版张印刷”邮票却不一定是“小版张”。本就是对这种“小版张印刷”邮票进行探讨分类。  相似文献   

9.
拼票     
温沪赣 《上海集邮》2002,(11):44-44
所谓拼票是从印刷次品中挑选合格的部分重新拼接而成的邮局全张,一般将邮局全张撕成两半,剔除废品,留下的部分以两个半张拼接  相似文献   

10.
黄山 《上海集邮》2010,(2):20-22
尽管现在邮票印张的形式五花八门,但不管是印刷全张、邮局全张,还是小型(全)张、小版张,以及小本票,凡是在邮票以外的部分都被称为边纸。边纸上,有的完全空白,更常见则印有厂铭、版号、色标、印刷日期、印刷记号和装饰图案等内容。边纸上的装饰图案,也称为“边饰”,当代小型(全)张、小版张的边饰已经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1.
黄山 《上海集邮》2010,(3):20-22
在继续谈这个题目以前,先来明确一些描述美国邮票的用语:印刷全张是sheet,邮局全张是pane,而且除小型张、小本票和卷筒票外,无论大版张还是小版张,不管此张上包含有多少枚同图邮票还是异图套票,只要是邮局卖出的没有撕开的一张邮票都称pane。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普票喷码字母由“D”更迭为“E”,普30八种面值中唯独80分票出现四种版式。笔者一年来对此作了初步查考。普30为“法六机”印制,印刷全张由四个邮局全张组成。由于其成品下机时,边纸上的梯尺、十字  相似文献   

13.
1996年12月1日,国内平信邮资从10分或20分调到50分,古北口图50分票被大量使用而见到许多不同的全张。笔者研究邮局全张边纸上的诸多版铭后有以下两个发现。 一、复组的印刷全张有二种版式 较早出现的邮局全张左或右边纸上可见一条黑色或黄色信息记号(俗称电眼标志),有时在其向外延伸  相似文献   

14.
国邮[1999]77号通知:1999年5月1日发行《19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纪念邮票,全套2种。 1999-4-1 80分 保护大自然 1999-4-2 200分 博览会场馆 多色胶版。邮局全张40(10×4)枚。票幅30×50mm。齿孔12度。刘巨德设计。 实物:印刷全张分上下两格,分切后即为两个邮  相似文献   

15.
普二十三组民居邮票由陈汉民、励忠发、华建心设计,北京邮票厂用影写版印制。民居普票分别用两种不同规格的轮转式印刷机印刷。用乔利机印制的细齿票(齿孔度数:12.5×13.0度),一个印刷全张由四个邮局全张组成,每个邮局全张由10×6枚邮票组成。用维发机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2月10日,在台湾高雄市汉王饭店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结婚典礼。场内引人瞩目的是邮局集邮处赠送的“邮票匾额”,其上有骆永泰与金美秀的婚纱照,并贴有邮政前几年发行的“迎亲”、“拜堂”、“洞房”中华婚俗全套全张的邮票;其次是场内设立了临时邮局,并  相似文献   

17.
裘真  邹寻 《上海集邮》2014,(9):45-46
研究普通邮票的传统集邮者,都想根据邮局全张提供的邮票版模特征、打孔方式及梯尺、对色标记(也称"电眼")、十字对准线、裁切线等边铭信息复组印刷全张的原始格局。然而,2002年2月1日起发行由北京邮票厂承印的普31《中国鸟》突然出现了与该厂印制的前20余套普票截然不同的情况。即大多数的邮局全张上除了厂铭、票名之外,其它如梯尺、  相似文献   

18.
昆明发现《三清山》100分巨蟒出山图一邮局全张(40枚),无一枚印有面值“100分”、铭记“中国邮政CHINA”、票名“三清山·巨蟒出山”及志号“1996-24(4-4)T”。  相似文献   

19.
罗平 《上海集邮》2005,(11):37-38
我国的小本票印刷、裁切和制作,除了印刷厂有关人员外,外人很少知其全貌。本人对《“咕咚”》等前期小本邮票封皮的复组曾做过一些努力(参见040437)。此后又得一《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本票封皮印刷全张的印刷废纸,对近期小本票的印刷与制作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信息(以下所称“封皮”、“封底”专指《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本票)。  相似文献   

20.
读者园地     
补充《〈甲申年〉印刷全张探》朱  启  明        第10期《〈甲申年〉印刷全张探》,一文称“全张流水号后缀英文字母 A、B、C3 种……”。笔者还收藏有流水号后缀为 D 的全张票 ● 会员之家“读者俱乐部”——集邮者之家  12月3日上午,我翻阅刚刚收到的散发着油墨香味的第12期《上海集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办好‘六件实事’、真情回报读者”的文章,细细品味这“六项举措”是:件件实在,想广大集邮爱好者所想;项项真情,体现优质服务办刊宗旨。接下来看到了实施实事的筹建“读者俱乐部”的简章和会员登记表,这真是说办就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