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重大变革,从中央台的这一名牌新闻栏目人手,综合分析它的改革趋势,对于广播新闻节目的推陈出新,尤其是对于地方台的广播新闻节目的改革,具有十分积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拟通过近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和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早间新闻联播》节目对比,探讨地方台广播新闻节目改革的一些方法。一、地方台广播新闻与中央台存在的差距广播新闻节目尤其是每天黄金时段的新闻节目——早间新闻,应该说无论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台都同样得到了整个…  相似文献   

2.
在资讯发达、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国家电台,自然也需要顺应潮流,不断对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与创新。近年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新闻专题类节目进行了多次富有成效的改革,社会反响良好。驻地方记者,也积极响应,自觉探索新的采访报道形式,为中央台的新闻节目改革做出了贡献。中央台节目改革不断深入,要求驻地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及时跟进,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广播新闻类节目更加注重时效性。时效性,是各家媒体追求的主要目标,更是广播的优势所  相似文献   

3.
《中国广播》2008,(11):78-78
《金树华新闻作品选集》最近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全书共计142万字,三卷本。金树华同志是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的高级记者,上世纪70年代初踏入新闻从业者队伍,连续从事广播新闻工作35年。在天津台当了10年记者,在中央台和国际台驻天津记者站工作17年,后任中央台地方记者管理中心主任。曾任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市记者协会副主席、中央及外地驻津记者联谊会理事长等社会职务。  相似文献   

4.
马月华 《新闻前哨》2010,(12):84-84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逐步深人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民生类新闻节目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泛地发展了起来。像中央台的《新闻纪实》、《社会纵横》等,都是得到高度评价的民生新闻节目。进入21世纪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类节目呈几何数增长。但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5.
林萧 《中国广播》2008,(11):8-9
北京奥运会留下了大量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遗产:对于地方广播记者而言,无论火炬传递也好,赴京报道奥运盛会也好,在中央台全国奥运广播联盟报道中心转播和报道赛事,确实有许多值得回味和总结的东西:尤其是在记者捕捉新闻,  相似文献   

6.
新闻是广播电台体现其喉舌属性,进行舆论引导的主要形式。地方广播新闻频率要牢牢抓住新闻不放松,坚持新闻立台的思想,顺应听众需求,集中全力,在做好新闻节目上下足工夫,以此来带动其他节目的整体质量。比如,利用广播声音的优势,改进录制播出技术,多做有广播特点的录音报道、记者见闻、实况转播等,给听众提供生动逼真、优美动听的广播节目;  相似文献   

7.
新闻在广播电台的节目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办得好坏直接影响广播宣传的质量,影响电台的受众量。因此,作为电台的新闻编辑必须研究如何办好新闻节目。事实上,近几年,一些电台已在新闻节目的可听性、贴近性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效果。中央台、上海台及珠海台的新闻节目拥有越来越多的听众。一些地方电台尝试的主持人式新闻节目、板块状新闻节目、串联语体式新闻节目也为受众所青睐。然而,就总体而言,还有相当一部分电台,特别是县市级电台的新闻节目却渐趋冷落。有资料表明,县级有线广播电台的受众量比10年前下降了1/3左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受“经济大潮”的冲击,受电视、报纸的影响等。但关键还在于广  相似文献   

8.
杨芹 《新闻窗》2008,(5):91-92
地方台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应向中央台诸多新闻主持人学习,不仅能在荧屏前有着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在幕后更是一个记者、编辑甚至策划,也就是具有采访新闻和编辑新闻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广播传媒是广播新闻产品的生产工厂,采编人员是生产者,他们采写的新闻作品是保证广播新闻节目质量的基础,与广播新闻总体质量水平的关联度最为紧密,也就是说,编辑、记者不但是新闻稿件的采编者,更是新闻生产管理机制运行的核心对象。管理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然而在今天,能够调动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胡可可 《视听界》2010,(1):100-101
地方电台的时政新闻节目多年来受会议和领导报道活动过多、过滥、过长的困扰,节目的收听率和美誉度不佳。广播新闻从业人员对提高新闻节目质量信心不足,因循守旧,不愿提出改进意见,时政节目沉闷有余,鲜活不足。在媒体竞争十分激烈、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的态势下,广播新闻从业人员陈旧的意识不改变,就不会进发内生动力,广播新闻节目也就没有活力。  相似文献   

11.
广播新闻编采 对改革新闻教育之我见(吴培恭)1985.1 广播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和特点 (鲁莱)2985.1广播的优势(姜平章)1985.1浅谈专业广播记者的必须性及其作用—关 于中央驻地方记者站历史地位的初步探讨 (向常福)1985.1略论广播记者的采访报道特色—中央台驻 地方记者通常的采访原则与方法 (蔡远雄)1985.1报道角度的选择(陈淦)1985.1正反结合相得益彰—学习写社会新闻的 体会(周绍成)1985.1会议新闻必须打破老程式(陈汝平)1985.1广播电台自己走路的一支重要方面军—中 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地方记者站 (钟纪慧)1985.1关于全感采访的乙些问题(吕齐)…  相似文献   

12.
版面是报纸等文字载体的形式概念,排版是为了体现编辑部的意图和对新闻价值的评判,让新闻更容易抓住读者。广播新闻是新闻以声音的形式在某个节目时间段的集合,节目的编排也是为了体现编辑部意图和对新闻价值的评判,让新闻更容易抓住听众。因而,广播新闻节目可以借鉴报纸的版面意识,同时更要发挥广播自身的优势,形成广播新闻特有的"版面风格"。一、避开劣势,让广播新闻"版面"重点突出、"一听了然"毋庸讳言,广播媒体的劣势在于"转瞬即逝"。那么,怎样才能让它抓住听众,吸引听众一路听下去,并且能在其记忆中留下印记呢?笔者提出广播新闻节目要有版面意识,就是要借鉴报纸的长处,避开自身的劣势,使得一档广播新闻节目重点突出、"一听了然"。先说记者。广播记者报道新  相似文献   

13.
杨芳 《声屏世界》2006,(9):57-57
强化时间意识有人生动地把广播比喻为“特快”,但是,在市级广播新闻中“近日”、“日前”等滞后的字眼还是经常出现,广播“快”得不尽人意,尤其是广播对新闻事件同步报道的优势根本就没有引起市一级广播电台的重视。地市级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长度一般是15-20分钟,在当日18:30左右首播,次日早晨和中午重播。在广播新闻的黄金时段——早晨的新闻节目中大多数是昨天的新闻,体现不出广播快的优势。再加上有的时候记者成稿后,已经过了傍晚新闻的播出时间,又不是重特大新闻,一般会到第二天的新闻节目再首播,这样一来,到广播新闻黄金时段播出时…  相似文献   

14.
从辩证视角来看,广播新闻节目记者型主持人角色兼具记者和主持人两种职责,塑造好这一角色,则需要着重体现新闻的真实性与现场性,给予听众身临其境的感觉,记者型主持人应充分发挥个人职业能力,掌握提问技巧,尽量消除被采访者的紧张感,处理好新闻报道的连续性.本文将举例浅谈广播新闻节目记者型主持人角色构建方案,希望能为广播新闻节目采编与主持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广播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形式,新闻采编技巧对广播新闻节目的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文章对广播新闻采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提高新闻质量的采编技巧,并提出了利用新闻技巧体现广播新闻节目特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当前,人们法制观念的逐步提高,使广播法制新闻节目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从中央台到地方台,纷纷兴办广播法制新闻节目。广播法制新闻节目既是政府声音的传递者,又是普通人民群众思想意志的代言人。所以,广播法制新闻节目必须紧密围绕着受众的需求才可得到长足发展。本文探讨广播法制新闻节目的采编人员应从哪几个方面强化受众意识。  相似文献   

17.
广播连线报道已成为广播媒体倡导推崇传播新闻的重要方式,成为版面媒体无法相比的独特优势。连线报道让广播的快捷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新、快、活,使广播新闻节目更加生动,营造了鲜活的现场气氛,提高了记者、主持人综合能力。连线要有统筹,要有策划也要连出地方广  相似文献   

18.
电台的新闻,是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信息容量越大,对听众的吸引力就越大,实际发挥的作用也越大。在广播的新闻节目中,一些省台与中央台相比,有不少差距,最突出的是新闻的信息容量小。根据1月份的统计,山西台的《山西新  相似文献   

19.
广播新闻节目是否具有可听性,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达到预定的宣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节目的编排和加工.广播新闻编辑的编排水平,直接影响到整档新闻的播出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广播新闻节目中,主题报道是不可缺少的类别,也是广播与别的媒介进行新闻报道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更是广播媒体综合实力和记者编辑业务水平的具体体现。绍兴广播电视总台的广播新闻节目《绍广早新闻》,通过不断创新主题报道的理念、题材和体裁,把精品意识贯穿于报道的各个环节,从而使新闻节目的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笔者认为,在当前新兴媒体快速崛起的情况下,城市新闻广播中的主题报道要处理好三大关系,即:主题报道与动态报道的关系、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关系、宣传要求同传播效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