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周朋 《中国科技纵横》2009,(11):256-257
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苔丝》中的苔丝是个颇具代表性的悲剧人物。悲剧的产生并不是孤立或偶然的,而是人同社会环境冲突的结果。苔丝的悲剧是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本文将从苔丝的悲剧入手分析其对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黑格尔的悲剧冲突论的抑扬。  相似文献   

2.
杨妮 《科教文汇》2008,(34):261-261
古人注庄,一般认为庄子是一部超脱的哲学著作,而实际上,庄子是一部蕴含着深沉的悲剧意识的哲学。这种悲剧意识以理性为前提,灾难为媒介,在特定的现实中显示出特殊的含义,即悲剧性的怜悯和超脱,那种怜悯是对现实的无奈和嘲讽。那种超脱是对现实的一种内省式的超越与解脱。  相似文献   

3.
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是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一,也被王国维称为与世界上任何一部悲剧比较都“毫不愧色”的作品。试以《窦娥冤》的主要人物为时象,分析整部作品中所蕴涵的深刻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4.
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是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一,也被王国维称为与世界上任何一部悲剧比较都"毫不愧色"的作品.试以《窦娥冤》的主要人物为对象,分析整部作品中所蕴涵的深刻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分析了关汉卿三部主要作品《救风尘》、《望月亭》和《窦娥冤》中的不屈女性形象,反映出关汉卿剧作的特点以及其写作的目的,同时还结合了《窦娥冤》和《蝴蝶梦》这两部经典作品,分析了关汉卿的悲剧意识,通过其悲剧意识我们看出封建社会的种种面貌。  相似文献   

6.
张倩 《科教文汇》2009,(25):239-240
《熙德》是古典主义戏剧作家高乃依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法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古典主义悲剧。突破性的创作手法、鲜明的政治思想与理性的指导精神极具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特色,是一部蕴含古典主义文学元素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分析了关汉卿三部主要作品《救风尘》、《望月亭》和《窦娥冤》中的不屈女性形象,反映出关汉卿剧作的特点以及其写作的目的,同时还结合了《窦娥冤》和《蝴蝶梦》这两部经典作品,分析了关汉卿的悲剧意识,通过其悲剧意识我们看出封建社会的种种面貌。  相似文献   

8.
美狄亚是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的剧作《美狄亚》的主人公,是世界上第一部表现妇女悲剧的作品。美狄亚的悲剧形象体现在她作为女儿形象、作为妻子形象、作为母亲形象三个方面。本文分别从女性历史地位的变迁、希腊独特的文化背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来看美狄亚的反抗精神、美狄亚的反抗方式和美狄亚极其残酷的选择,同时分析了产生其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杨晓慧 《科教文汇》2014,(14):54-54
《德伯家的苔丝》是一部悲剧作品。小说的女主角苔丝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农家姑娘。她一生经历了被奸污,被丈夫抛弃,最后被处以死刑的悲惨命运。前人曾经把苔丝的悲惨命运归结于她自身,而本文试图从苔丝的性格———纯洁性、反抗性和保守性出发,去探索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0.
郭懿 《科教文汇》2010,(13):67-67,75
美狄亚是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的剧作《美狄亚》的主人公,是世界上第一部表现妇女悲剧的作品。美狄亚的悲剧形象体现在她作为女儿形象、作为妻子形象、作为母亲形象三个方面。本文分别从女性历史地位的变迁、希腊独特的文化背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来看美狄亚的反抗精神、美狄亚的反抗方式和美狄亚极其残酷的选择,同时分析了产生其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英国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爱情悲剧进行多向对照和比较,从分析其表面的趋同入手,再探究其相异之处,从而揭示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造就了两部悲剧作品男女主人公的不同的爱情表现以及文本所表现出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2.
《樱桃园》这部充满诗情和带有强烈抒情色彩的剧作,是悲剧,喜剧,还是正剧,自它问世开始,就一直被学者争论不休,而作家本人始终坚持这部剧作是一部喜剧,一部通俗喜剧。本文将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安排以及主题思想的传达这三个方面来论述该剧中的喜剧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王飞一 《科教文汇》2009,(33):251-252
本文分析了福尔斯的第一部作品《收藏家》中的女主人公米兰达的悲剧形象。她美丽善良,像一只美丽的蝴蝶,从精神到形体都是美的化身,然而却受到了被克莱格收藏的厄运,她的命运唤起了读者的怜悯、恐惧和同情。福尔斯从罪恶里提炼出了对生命的感悟,同时悲剧的旋律和凄美让《收藏家》达到了净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冯鑫 《科技风》2013,(6):251
随着汽车的逐渐普及,人与车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而酒后驾车致人死亡的事故频频发生,也足以说明其社会危害性之大。在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明确的处罚规定,而一部人视而不见,视生命如儿戏,酿出多起让人惨不忍睹的悲剧,如"成都孙伟铭案""南京张明宝案"等。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在原有的基础上修订并频步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更加明确,处罚更加严厉,目的是有效遏制悲剧的再发生。即使这样,悲剧还是在所难免,相关的报道还是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5.
蒋慧成 《科教文汇》2011,(20):65-66
《一报还一报》是莎士比亚早期的喜剧之一。尽管是一部皆大欢喜的喜剧.但它属于莎士比亚创作中期的作品。它抛却了前期作品中那种肤浅的乐观精神,包含了隐藏的悲剧因素,尽管这种因素被喜剧的结局所掩盖.然而正是这些因素蕴含了莎士比亚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相似文献   

16.
《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与社区(1796—1895)》是罗威廉继《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后的又一部力作,在美国中国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周锡瑞(JosephW.Esherick)斯特兰德(DavidStrand)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中国的学界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部著作同其前一部一同被视为研究中国城市史和社会史的代表作,奠定了作者在美国中国学界的地位。通过研读"罗威廉"的作品,其中关于对城市体系及社区情感模式的分析,作者渴望社会协调机制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7.
邵妍 《科教文汇》2008,(32):251-251
美国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被称为“第一部塞林格风格的女性小说”,反映了一名女大学生梦想幻灭,寻找自我的悲剧过程。本文将从女性榜样的缺失和男性对贞洁观的虚伪标准出发,阐明主人公埃斯特·格林伍德的身份困惑。  相似文献   

18.
刘亮 《科教文汇》2013,(11):57-59
本文采用任生名牺方现代悲剧论稿》中提出的阐释悲剧的新范式,探讨奥尼尔对于悲剧的创新。奥尼尔对于现代社会悲剧的创新在于他颠覆了传统悲剧的概念:悲剧的主人公从王子贵族演变成平常百姓;悲剧的起因从严肃的行为演变成日常琐事;悲剧的世界是“上帝已死”的世界。奥尼尔对于现代精神悲剧的创新在于对剧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在现代人本体悲剧这一层,奥尼尔用象征展示了现代人荒谬的处境。  相似文献   

19.
张旭  刘向兵 《科教文汇》2011,(8):201-202
从古希腊悲剧出发,在探讨古希腊悲剧意义和成就的基础之上.通过尼采、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人对悲剧意义的阐释.了解各家对悲剧意义的阐释。并以曹禺的《雷雨》为例.表现现代悲剧与古希腊悲剧的相似之处。进而讨论在现当代悲剧一词在我国所产生的意义上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进一步揭示出悲剧意义的时代性特征以及其流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现代作家茅盾在其长篇小说代表作《子夜》中塑造了吴荪甫这一现代文学长廊中熠熠生辉、耐人寻味的艺术人物形象,它既给人以审美的体验,也给人们以理性的思考。茅盾并不是以一种批判的口吻讲述这个人物,相反是以一种充满激情的叙述语调来塑造这个人物,人物的失败让人感喟和同情。但仅仅把吴荪甫的悲剧归结为时代的悲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悲剧是片面的。笔者认为吴荪甫形象的悲剧性是多方面造成的,他的悲剧既是性格悲剧,也是情感悲剧,从更高的角度来讲也是命运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