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神思》是刘勰《文心雕龙》"剖情析采"之创作论中的第一篇,第一次就"神思"问题立专篇作了深度的理论阐析,是专门论述文学创作中艺术构思的著名论文。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刘勰关于艺术构思的论说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陆机的《文赋》,其承继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与此同时,这些理论较之《文赋》却又更为细致深入,无疑也是对《文赋》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第一篇文学创作论,大约写于晋武帝灭吴之后,迄今已一千七百余年了。在《文赋》之前,长篇的文学论文如《毛诗序》,班固的《离骚序》、《两都赋序》,王逸的《楚辞章句序》等,或就一部书、一篇文章立论,或就一种文体立论,都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艺理论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论述多种文体、多方面文学理论问题,标誌着古代文学批评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就论述文学创作的具体规律来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论述文学创作理论的重要著作,陆机的《文赋》对后世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海内外对“中国经典”关注越来越多,《文赋》在这一热潮中日益成为海外学人研究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命题。本文借助世界最大联机书目数据库WorldCat、全球最大在线读书社区Goodreads和亚马逊图书网站及其他相关书评,考察《文赋》八个英译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及其接受情况,廓清《文赋》在海外的译介现状。以期反思中国典籍外译及传播过程中的现存不足,为中国文论“走出去”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4.
陆机的《文赋》是文论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篇章,由于诞生在老庄之学风气大盛的时代,《文赋》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了作者论述文学创作时的准备、目的、情境、思想和灵感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陆机的《文赋》可从艺术想象的角度将之看作艺术表象的积累、艺术意象的铸造和艺术形象的物化三个阶段紧密衔接的艺术想象的推进过程。因而,《文赋》实则集中阐发了陆机的艺术想象论。而陆机艺术想象论的渊源在于前人丰富的文学创作实践经验及对艺术创作规律的多方探索、魏晋时期文学创作取得的伟绩及老庄思想的复兴发展。  相似文献   

6.
《诗品》对历代批评家的批评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诗品》对前代论"诗"的言论有较多的引用,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观点。其二,《诗品》对陆机《文赋》、李充《翰林》、王微《鸿宝》、颜延论文、挚虞《文志》以及谢客集诗、张骘《文士》都有批评,在其"就谈文体,而不显优劣"与"并义在文,曾无品第"的对立面上建立自己的诗论。其三,钟嵘对批评家的诗才、理论水平与自信有深入的论述。其四,钟嵘对"轻薄"之论、"随其嗜欲"之论、注解方式、忽视"才秀人微"者、自视高于实际者等错误倾向有所批评。《诗品》对历代批评家的批评,表现出批评家对批评事业的反思,这也是南朝时期文学批评成书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一、初识经典1.作品概说《文赋》是西晋文学家陆机的一篇赋体作品,主要讨论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如果说此前问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篇文论专著(涉及文学史、文学创作、文学鉴赏等),那么《文赋》就是我国第一篇专论文学创作的著作。在这篇赋中,陆机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创作经验,分析了文学创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  相似文献   

8.
陆机《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的重要著作。《文赋》中所体现的文学理论是陆机对传统儒家文学观念的深化与发展。其中陆机所推崇的雅、艳之美分别从思想内容与艺术审美上,表现出对儒家文学观念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9.
承继着曹丕《典论.论文》的理论遗产,陆机《文赋》为刘勰《文心雕龙》与钟嶸《诗品》的出现奠立了深厚的基础,可说为六朝整体美学朝向"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的方向发展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然陆机《文赋》之所以会在西晋初期出现,实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文化意涵,其是与当时特殊的政治社会情况密切相关的,乃是庶族追求仕进、力求攻文下的产物,可被视为是庶族文士对文学进行想像的理论著述。本文除点明《文赋》与庶族文人"柔顺文明"心态所具有的关联外,更冀以厘清陆机《文赋》审美意识?自儒、玄调和的思想源头。在此基础上,则将进一步点出,陆机在《文赋》中所提出的乃是一种以易、老概念下的"自然"为本的文学本体观,其具现为理论的层次即是:对具有永恒之美的文学特色的阐述;以个人才气为主、注重想像、灵感的创作论;以及尚未超越儒家教化观点的文学功用论。  相似文献   

10.
陆机字士衡,三国时吴人,吴亡入晋,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批评家。他的文学理论大都见于他所作的《文赋》。《文赋》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是第一篇全面而系统地谈创作的文章,在文学理论的发展上有很大贡献。后来刘勰写《文心雕龙》,从《文赋》中得到了很多启发。陆机之论修辞是从广义方面说的,把文章作法都看成修辞。《文赋》可以说既是创作论,也  相似文献   

11.
陆机《文赋》之后,刘勰、钟嵘等鸿篇巨制未出现之前,沈约在当时的文学批评理论上承上启下,独树一帜,被誉“为一代辞宗”。历代诗评家多从声律论的角度对沈约加以评论,很少有人重视他的文学批评理论思想《。宋书.谢灵运传论》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文批思想,其中提出了文学史论、诗歌批评标准以及声律论。这些对后代的文学创作和理论建树特别是钟嵘《诗品》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西晋时期,陆机(261~303)写出了我国第一篇文学创作理论专著《文赋》,开创了文学研究的新纪元,对于我国的文学创作、文学评论、文学教学具有启蒙性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3.
陆机所作的《文赋》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是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文学理论作品。它承上启下,沿着曹丕《典论论文》的方向,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然而《文赋》之成就不仅在于它首先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等重要的文艺理论观点,而且还在于其中蕴含的思辨色彩。长期以来,对于前者,人们早就认识到其独创性的贡献。而其中蕴含的思辨色彩,历代文人论及的却不多。本文拟从陆机《文赋》思辨色彩产生的背景、具体体现及其独特意义等方面予以浅析。  相似文献   

14.
秋颂     
自古以来,秋是悲伤的象征,是没落的表现,是人生愁绪的晴雨表。秋风萧瑟,秋叶飘零,及物及人,悲从中来,正如陆机《文赋》所言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  相似文献   

15.
"太康之英"陆机在其《文赋》中首次从文学本体角度,提出"诗缘情"的创作理念,并且与其理论相对应,冲破儒家传统的"诗言志"规范,在诗歌创作上抒发了个人独特的忧生悲情,开创个性化抒情新风气,这是魏晋时代文学自觉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6.
从文学创作的基本环节、文学创作的特殊状态和为文的乐趣等方面做了考察后,认为艺术想象贯穿着整个创作活动的始终,是促进创作活动前行的积极因素,是艺术思维的基本的主要的方式。从这个意义来说,陆机的《文赋》实际上是以艺术想象为核心的创作专论。这对于后世关于艺术思维方法的研究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陆机的《文赋》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四季花卉点缀着绮丽多姿的大自然,美化着人们的生  相似文献   

18.
陆机字士衡,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他年轻时所作的《文赋》,是一篇论写作的文章。这篇文章,以构思为中心,广泛地论述了写作上的许多问题。其中所论述的“四个关键”问题,和所指出的“五种弊病”。至今仍值得注意。陆机认为,写作上有四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陆机的《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继曹丕《典论》之后的系统而完整的文学理论专著,广泛地论述了文学创作方面的许多问题。在论述诗歌这种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学体裁时,提出了“诗缘情”的著名理论,向儒家“诗吉志”的文艺观提出了挑战,更好地揭示了诗歌的瘁质特征,“鲜明地表现了文的自觉。”  相似文献   

20.
陆机的《文赋》自创作之日起就成为中国文学理论上的经典篇章,学者多看重《文赋》"诗缘情而绮靡"的"缘情说","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说"。但从文本来看,"缘情"只有数句提及,"想象"主要在"其始也"一段中展开,都不是陆机论述的中心问题。"焦虑"是《文赋》全篇贯穿始终的线索,因而也成为理解《文赋》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