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本管理是指"以心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走"心本管理"之路营造和谐心理环境是我校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特色,也是我校践行心本教育思想的体现。校园心理环境一词是由法国心理学家K·勒温提出的,通常是指师生在教与学的实践中所创建的物质、文化、人际心理环境的总和。  相似文献   

2.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教育活力。教育方式和教育成效的总和,是学校教育内在本质的集中表现形式和生存方式,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 学校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与学校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包括了学校主体——教师和学生以及物质环境、学校文化活动、校风等基本因素。学校建筑、文化设施、校园绿化美化等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形态,是一种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精神文化是学校深层文化,是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3.
1.什么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内涵丰富,外延广阔,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利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遵循和反映社会进步、教育发展规律的共性要求,又体现特定学校的个性特点。校园文化产生于学校,存在于学校,惠及师生,辐射社会。它不仅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积淀,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办学品味、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办学水准及办学成果。一般认为校园文化由校园物质、制度、精神及行为四个层面的文化组成。其中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的建筑、器材等硬件设施,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是指用以规范师生行为的各种政策、制度等硬件配置,是校园文化的纽带;  相似文献   

4.
<正>校园文化体现着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个性化的办学追求,是学校物化环境和精神风貌的显性呈现与隐形积淀。校园文化涵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一系列范畴,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教育专家成尚荣认为:"文化就是人化,以文化人,以文化影响人、塑造人、教化人。"所以文化具有教育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促进人的发展,校园文化对师生的教育性更多的是潜移默化。本校基于校情,以学校科技特色项目为突破  相似文献   

5.
学校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与学校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包括了学校主体--教师和学生以及学校物质环境、文化活动、校风等基本因素.学校建筑、文化设施,校园绿化美化等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形态,是一种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而精神文化如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等,则是学校深层文化,是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6.
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特征,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精神。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提升校园文化的和谐层次;必须牢固树立和谐理念,努力创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7.
<正>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全体成员在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中,以校园为载体,旨在提高全校师生精神文化底蕴、促进全校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经过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创造所形成的多形态文化。([1])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部分。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的物质环境,包括校园建筑、硬件设施、环境结构等,是校园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精神文化是指学校的精神风貌与意识,包括校风、学风、教风、人际关系等内容。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张东娇,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随着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学校文化越来越显性化,您是如何看待学校文化的?张东娇:学校文化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行为方式和物质形式的总和,包括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为了和中小学校教育实践进一步对接,我们把精神文化叫作学校办学理念体系,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构成学校的办学实践体系,并将学校文化分为六大块,即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教学文化、管理文化、环境文  相似文献   

9.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生命和灵魂,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精神、制度规范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在学校物质和硬件建设升级换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是由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和风气以及传统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形态。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是由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学校精神风气、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它是学校的精髓和灵魂,是学校隐性德育的主渠道,在学校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对学生起着"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先进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优良的环境文化为载体,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传承践行“育人为本,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和“从严治校,从严执教”的管理思想等为内核,以大学文化风范为抓手,努力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奏响了华水文化提升之曲,铸就了华水事业发展之魂。  相似文献   

13.
一、什么是学校文化广义地讲,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地讲,指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它是置身于社会大背景下,以师生的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许多学校都有自己的学校文化,它包括了自己的办学理念、特色与风格。如北大师生追求“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清华倡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哈佛大学要求师生“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百年的育才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积淀,育才的…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文化及其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弘扬办学传统基础上、在长期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形成和创建的具有本大学办学传统和特色的精神理念,这种精神理念具体体现在大学教学、科研以及管理过程中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学行为、物质环境和大学形象建设等各个层面中。创建优秀的大学文化,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需要提炼优秀的精神文化,积极进行制度文化的创新,倡导优秀的行为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一脉相承的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15.
现代学校文化是现代学校教育内在本质的集中表现形式和生存方式,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和校貌的综合体现。培植现代学校文化,需要从学校课程文化、教师文化以及学生文化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王珊 《教育教学论坛》2014,(32):240-241
从广义上讲,校园文化指的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校园制度文化的总和。在学校这个特定的环境里,教师与学生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方针政策,从事第二课堂的各项活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在此基础上,传承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活动形式、物质形态。从狭义上讲校园文化仅仅是指校园精神文明这部分,主要是以学生为本,创建和组织的第二课堂文化生活。本文所讨论的就是师生共同参与,以精神文明为主,体现校园特色的群体文化。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统领学校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把握学校办学的方向,影响学校发展的进程,是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追求。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现"多元智能"理论,提出"培育健全人格,发展多元智能"的"人格教育"办学思想,构建包括办学目标、学校精神、"一训三风"、校徽校歌等要素的学校精神文化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众所周知,学校文化主要是指在学校内部形成的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独特的价值观、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提供给学生优美的环境,让学生充分接受美的熏陶,使学生自成高格;制度文化是构建系列的规章制度,形塑学生形象,规范学生行为,使得学生能够在健康的组织中生活;精神文化是通过办学理念、学校  相似文献   

19.
校园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校园文化的诠释校园文化是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表现一个学校精神的价值取向,表现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从校园文化的构成上讲,校园文化是指这所学校群体存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学校的物质文化是指校园的物质形态,也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每一栋建筑、每一种设施、每一项活动等等。学校的精神文化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的,与学校管理有直接联系的校园主体(即全体师生员工)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规范、制度和组织形式。如:学校风气(包括领导作风、校风、学风、精神面貌等)、传统、习惯、人际关系、集体舆论、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等。学校精神文化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本质、特色、精神的集中反映。因此,校园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办学理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建立和完善的过程。这种精神上的支柱,将对全体师生员工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二、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正向纵深发展,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紧迫任...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是由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学校精神、风气与传统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共同构成的。它是学校隐性德育的主渠道.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每一所学校都应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创建自己的特色。目前,和普通高中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