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论丁玲笔下女性形象的独立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玲对女性命运的思考,重点放在其对自由意志的执着追求上。她通过小说中的众多女性形象,维护和张扬了女性的独立人格。这既是丁玲自身独立人格的体现,也是丁玲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形象解读。对于中国女性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获得与高扬,以及人性的解放、提升与完善,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谈简·爱女性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洛蒂·勃朗特的自传体小说《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一部经典代表作。它成功地塑造了新型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形象,描写了她为追求女性独立和爱情平等而进行的坚强不屈的斗争。本文着重从四个层面,即她的自强反叛、向往自由、追求精神平等和完整意义的爱情观对其女性形象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3.
自传体和90年代女性写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传体是小说是女性主义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以西方女 主义论和叙事学理论为依据,论述了自传体与女性写作的密切关系,并在中国当代女性学的背景下,重点分析了林白、陈染等人小说创作的自传体性质及其女性主义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展示“五四”时期女作家庐隐小说中知识女性的不同命运,论述了庐隐对知识女性在争取爱情自由、人格独立上所作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小说《钟形罩》是美国女作家西尔维亚.普拉斯唯一的一部小说。这部带有强烈自传体色彩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有天分的年轻女孩在拒绝尊重女性抱负的社会中走向精神崩溃的故事。对叛逆女性灵魂深处痛楚与迷惘的勇敢而真诚的剖白使《钟形罩》受到了世界各地女性读者的推崇与喜爱,而普拉斯也以她独特的文风和对女性精神世界的大胆探索为世人所称颂。  相似文献   

6.
从对学影响的角度看李贽,其最大无疑是对明末及清代自传体小说的影响。李贽的思想根源于王阳明的“心学”,而直接的近源则是泰州学派。李氏思想精神的核心是反抗传统、肯定人欲、张扬自我与强调个性,以及敢于打破成说、蔑视圣人、求真求实的精神。这种思想和精神展现在李贽的学思想上,就是他的“童心说”。李贽的学观念和学价值观直接启发和推动了明末清初自传体小说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使得这一历史时期的自传体小说带有特定的思想深度与坦诚的风格,并以此影响、导引了有清一代自传体小说及准自传体小说的创作。  相似文献   

7.
于露 《海外英语》2011,(1):234-235,239
《钟形罩》是普拉斯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该文通过分析《钟形罩》中埃斯特疯癫的形成和反抗的表现,旨在强调她的无奈和抗争。埃斯特的疯癫一方面反应了女性对独立空间的渴求,另一方面折射出社会对妇女的束缚。  相似文献   

8.
1990年代以来女性自传体小说,不再以自传的真实面目而是以小说的虚构名义,在纪实与虚构中展开对原生态故事的展示,呈现出女性自传体小说叙事的多样性。叙述可以使故事的讲述千变万化,不同的讲述可以达到不同的叙事效果。有了叙述层,才有故事展示赢得的意义。可以说,叙述的引入,是1990年代以来女性自传体小说叙事的深化。  相似文献   

9.
被誉为"华裔美国文学之母"的黄玉雪通过自传体小说《华女阿五》打破了华裔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在美国文坛上集体"失声"的尴尬局面。在小说《华女阿五》中,主人公玉雪虽生存在种族主义和男权主义的夹缝中,饱受种族偏见和性别歧视,但她通过观察、学习、反思和顿悟,最终实现了女性的独立和自我成长,成功构建了美国华裔女性身份。  相似文献   

10.
张洁是新时期文坛女性文学的首创者之一,她的小说给人最强烈的感受,是作家以急切而激愤的声音,为女性人格的独立发出呼喊。在她的小说中,既有对今日女性爱情观的表述,又有对未来婚姻的畅想;既有对至今仍阻碍妇女解放的社会因素的犀利批判,又有对妇女本身品格气质的厚望。而张洁笔下的女性形象,或是主动追求自我价值的女性,或是通过对男性的依附屈从而达到虚假自我的女性。这些形象都鲜明地体现了张洁要求人格独立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叙事声音、对比,分析了男女主人公各怀心事的周旋及背后根源,展示了经济独立的女性内心孤独、人格不能完全独立的真相,表达了女性如想彻底得到解放,在物质独立的同时,也得到精神独立,经济独立的女性必须在精神上解放,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格解放。  相似文献   

12.
旅加华人作家李彦通过《红浮萍》描写了中国四十年代至改革开放时期三代女性的人生境遇,呈现了一个家族和历史的变迁。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小说中生存和爱情母题的女性主体性表现进行解读,力求揭示苦难中的女性找寻自我、追求独立人格与尊严过程中的曲折、困惑及为之付出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3.
1990年代以来的女性自传体小说叙事的形式技巧呈现开放的态势,"展示"与"叙述"的整合,在"经验自我"中穿插"叙述自我"的自传体小说,在经验视角与叙事视角的统一、多种叙事人称的共存以及个人化叙事与宏大叙事的遇合等三个方面,女性自传体小说的叙事艺术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女作家凌叔华创作的自传体小说《古韵》,通过写作观照自我,在观照自我中完成创作。这样,文本中的自我与生活中的自我难以分开,从而在文本中追寻着现实自我的轨迹,并将其美化,塑造成一个理想的自我形象。自我在真实、想象、隐藏中穿行,以期达到人格精神的升华与自我生命的再生。  相似文献   

15.
《群芳亭》这部小说中,赛珍珠对精明干练、追求精神自由的吴太太的形象塑造使西方读者重新认识了中国女性;而与昊太太处于同一社会转型期的疯狂女人周蘩漪是曹禺笔下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受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和西方婚姻自由观念的影响,她们积极追求人格独立和精神之爱,渴望拥有婚姻生活中的话语权,但又在根深蒂固的封建男权思想中苦苦挣扎。结合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来看,她们的觉醒、反叛和追求独立,缘于当时社会环境下女性意识觉醒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动力。  相似文献   

16.
作品信息     
正《收获》发表余秀华自传体小说《且在人间》诗人余秀华的自传体小说《且在人间》发表于《收获》2018年第2期,受到文学界及读者广泛关注。这篇自传体小说描述了生活在农村且患有"脑瘫"的女性周玉,是一个被几乎所有人漠视,被整个社会抛弃的人。但身体的禁闭,不妨碍她精神的自我完善,她希望别人把她当成一个普通人来看,而不是带着怜悯或不屑。某电视台的男主持阿卡是她崇拜和渴望的对象,但阿卡对她的怜悯,给周玉带来强烈的不平等感;  相似文献   

17.
父权制下的抗争女性——对《简·爱》的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夏洛蒂在这部小说中,描绘了一个具有反叛精神,追求独立、寻求平等的新女性形象,体现了女权主义者提倡自由、平等、独立等的精髓,也给后来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提供了样本。本文尝试从女权主义视角分析简·爱在不同生活阶段的追求,总结出女权主义思想意识贯穿了整部小说。  相似文献   

18.
邓雪强 《文教资料》2008,(22):14-16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成就的女性作家,丁玲在其作品中展现了强烈的女性独立意识.本文结合其具体作品从自我觉醒的女性独立意识、男性革命者导引下的女性独立意识和封建礼教下的女性独立意识三方面来展现丁玲前期作品中的女性的生存状态、独立意识的觉醒及为争取人格独立而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回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女性小说创作历史,寻找并分析了当代女性小说创作承继的四个方面的书写传统:一、对女性形象的立体呈现和“自传体”式的自觉运用;二、对巨型“寓言”的僭越;三、对“女性”和“人”的双重关怀;对“神性”叙事话语的反拨。  相似文献   

20.
李新勇的新作《到江尾海头去》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自传"和"小说"高度吻合的文体,需要作者的现实人格与作品塑造的人格形象相一致,同时也要解决纪实与小说虚构的关系,解决艺术的生活和典型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