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家简介 应怀樵,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简称东方所)所长、教授,我国著名的振动工程与波谱技术专家,中国虚拟仪器的早期开拓者与奠基人。他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大学等校力学系及中科院力学所的博士生合作导师,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振动与噪声控制学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信号处理、虚拟仪器、测控技术、振动与噪声控制。  相似文献   

2.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6):F0003-F0003
北京东方振动和哚声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应怀樵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振动工程与波谱技术专家,中国虚拟仪器的创始人与奠基者,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及清华、北大等多所高校的力学和机械系的博士生合作导师,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振动与噪声控制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测控技术、信号处理、虚拟仪器、振动与噪声控制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2,(1):93-93,F0003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振动与噪声控制分会与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东方所)2011年12月23日在北京中关村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举行“中国虚拟仪器DASP突破世界十大难题”暨“云智慧仪器首次试验成功”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4.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12):I0005-I0005
应怀樵 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所名誉所长、中国虚拟仪器的早期开拓者与奠基人他是我国著名的振动工程与波谱技术专家,1965年在“地下铁道核爆炸振动噪声与动力学测试分析”研究中使用数字计算机的软件数字积分取代传统硬件模拟积分的方法解决了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5.
作为科学界的最高奖项,诺贝尔奖是科学家们的终极追求,然而,目前为止中国本土还没有一人获此殊荣。在科学界有这样一位:他提出"软件制造仪器,用软硬件相结合取代传统仪器"的理论,提出"云智慧仪器试验室"与"云智慧故障诊断中心"的构想。2011年他的云智慧仪器初步试验成功。他被国人誉为"中国虚拟仪器之父"、被评论界誉为"距离诺奖最近的中国人之一",他就是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应怀樵教授。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虚拟仪器技术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讨论虚拟仪器技术的构成、总线系统和软件技术,总结了虚拟仪器技术的优点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虚拟仪器--测试技术的新领域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陈隆道  周箭  许昌 《科技通报》1999,15(1):24-29
虚拟仪器是计算技术在仪器仪表领域中应用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仪器种类。本文较全面地论述了虚拟仪器的概念,硬/软件基础,着重介绍了以LabVIEW为例的虚似仪器软件开发平台,并提供了一些具体的虚拟仪器技术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土木、水利与建筑主任委员吴良镛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副主任委员范立础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委员王浩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严大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院长陆化普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褚家成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徐国斌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化工、冶金与材料主任委员李恒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委员王逢瑚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崔春翔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刘黎明大连理工大学焊接技术研究所所长陆天虹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所长朱如曾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永生中国石…  相似文献   

9.
栗红生 《中国科技信息》2007,(15):108-108,110
分析了网络化虚拟仪器测试系统基本原理,介绍了网络化虚拟仪器的一般特征和实现虚拟仪器网络化的一般方法,重点讨论了网络化测试系统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方案,最后指出网络技术应用到虚拟仪器领域是虚拟仪器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80年代虚拟仪器在美国成功研制出来以后,虚拟仪器便不断广泛应用于各个检测领域中,在汽车的检测上更是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传统仪器相比,虚拟仪器的优越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首先对虚拟仪器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然后详细的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在汽车测试中的应用,供以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技术不断进步推动了虚拟仪器的迅猛发展。本文介绍了计算机技术对虚拟仪器带来的影响,提出了虚拟仪器的概念,它的基本原理及现状,并从多方面与传统计量仪器进行了对比,具体展示了虚拟仪器的优越性,同时展望了虚拟仪器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本文具体介绍了虚拟仪器开发平台应用最为广泛的LabVIEW软件的特点及使用方法,提高开发效率,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虚拟仪器的主要结构及水利测量中虚拟仪器技术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初步探讨。经比较虚拟仪器与传统仪器之间存在的差异,使虚拟仪器充分体现出比较突出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吞吐能力,对于温控系统、水利测量、在线监测等很多领域中充分发挥虚拟仪器的作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背景材料:陈予恕,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振动所所长,天津大学一般力学博士点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1956年天津大学机械系内燃机专业毕业,1963年获原苏联科学院机械所机械非线性振动专业副博士学位。1984~1986年加拿大Guelph大学非线性动力学专业访问学者。1998年获俄罗斯应用科学院外籍院士。任加拿大Guelph大学、Manitoba大学、加拿大WestelrnOntario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还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的兼职教授。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主任、非线性动力学学报主编、美国JVC(国际振动控制学报)编委、IFTOIMM非线性振动技术委员会委员。在他主持的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包含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问题”,还承担了国家“973”子课题1项及国家教育部“九五”重大项目启动基金1项,博士点基金6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中、英文专著5部,其中被SCI收录41篇、EI收录44篇。  相似文献   

14.
虚拟仪器     
《中国科技信息》2004,(10):28-28
虚拟仪器是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资源,配以独特设计的软硬件,实现普通仪器的全部功能以及一些在普通仪器上无法实现的功能。虚拟仪器不但功能多样、测量准确,而且界面友好、操作简易,与其它设备集成方便灵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一个基于虚拟仪器的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简单介绍了其中相关的虚拟仪器技术和GPIB总线技术,主要描述了GPIB总线接口以及虚拟仪器的相关软件设计实现。  相似文献   

16.
虚拟仪器技术是计算机辅助测试(CAT)领域当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利用该项技术,用户可以依据实际需求对仪器的测试功能进行定义与设计。本文就基于虚拟仪器的汽车部件测试技术及其网络化展开研究,介绍了离合器盖总成综合特性测试与离合器从动盘拖曳测试技术,进一步对基于虚拟仪器的汽车部件测试网络化系统组建及实现进行了细致分析,具体内容包括数据传输、数据分析、TCO服务器程序设计、TCP客户机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7.
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领域中,对测控设备的自动化和网络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与传统的测控设备相比,基于PC机的虚拟仪器在实现测控自动化和网络化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网络技术拓展了虚拟仪器的使用范围,使之能通过局域网或Internet削实现远程测控的功能,构成远程虚拟仪器。虚拟仪器的远程监控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去实现。  相似文献   

18.
虚拟仪器技术与科技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寿生 《内江科技》2007,28(6):85-85,65
本文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发展概况,探讨了虚拟仪器在工业应用中的前景和由此带来的经济技术优势,对企业的自主创新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声卡的数据采集功能,结合目前流行的虚拟仪器技术,从理论上分析了基于声卡的虚拟仪器技术的可行性,并通过试验对基于声卡的虚拟仪器技术进行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虚拟仪器的构成及其特点,分析了虚拟仪器技术在军用电子装备维修中的应用方法,提出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构建的军用电子装备整机、分系统及PCB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