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广播新闻如何做好连线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是以电声为媒介的现代化舆论工具,广播传播的特点,决定了广播只有运用新闻连线才能更好地发挥广播的特色,才能在新闻媒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今,新闻连线节目也以其形式新颖、信息量大,而且可以极大地发挥和调动广播的技术优势而深受听众喜爱。如何更好地做好新闻连线,更好地体现广播特色?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新闻连线的选材。新闻连线节目细分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纪实性的;一类是评论性的。纪实性的新闻连线属纯事件性,就是记叙一个新闻事件的最新发展。而评论类的连线节目主要是有关人士对新闻事件的评论。因此…  相似文献   

2.
任伟 《记者摇篮》2010,(6):63-63
近年来,我们在新闻实践中看到,在广播传媒中录音报道在不断增多。录音报道的增多,是广播传媒与时俱进,提高新闻质量的需要。也是广播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需要。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录音报道,是广播新闻中有现场效果、有被采访主体谈话式的消息、通讯、言论等新闻。那么我们作为广播媒体新闻工作从业者,应该如何发挥好广播新闻工作优势,做好录音报道呢?  相似文献   

3.
广播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它的传播媒介是声音,诉诸于人的听觉,是为耳朵而存在的,这是广播媒介的本体。它是一种经过放大、提升的人际之间的口耳传播。因此,广播改革应该回归广播本体,从单向灌输模式到平等的互动模式,从一人独自到对话讨论,从书面雅言回归大众口语。广播新闻回归广播本体就是要把新闻“说”出来。 主持人说新闻 珠江模式的主持人大板块直播节目改革,改播音员为主持人,变播为说,曾经如一夜春风,为广播带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而新闻节目作为最后一块禁地。却依然“春风不度玉门关”。  相似文献   

4.
广播新闻编辑是广播新闻报道的基础工作,在广播这种传统媒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广播新闻编辑的流程、要求和方法,与报纸编辑基本相似,但由于广播新闻还有声音,因此广播新闻文字稿件的编辑还需要考虑广播的传播特点。宏观上,编辑广播新闻文字稿要把好"关"和定好"位";微观上,编辑广播新闻文字稿要注意"有稿必检、有错必纠、有改必慎"。  相似文献   

5.
强化广播新闻的可听性,有着丰富的内涵,不仅仅是可听,而且要能够引起听众的视觉联想,形成广播新闻的视觉印象,这是对广播新闻可听性的要求。为此,广播要充分运用现场描写、细节刻画、音乐和现场音响的配合、新闻节目板块设置的创新等所有广播能够调动的表现元素,通过可听性的视觉延展,促发听众的想象和联想,使原本平面和线性的声音符号立体化、视觉化,更加生动地传达给听众,让听众通过听广播新闻也能有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6.
如今是网络时代,是互联网全面普及的时代,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对娱乐的要求也逐步上升。为了保证广播的顺利发展,使得广播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欢迎,新闻人员在广播新闻工作方面,要不断革新和更改广播新闻的形式,根据不同阶段的听众进行不同内容的取材。本文主要分析了广播新闻编辑的特点,并且对广播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了简要的概括。  相似文献   

7.
运用现场录音是提高广播节目质量,提升广播收听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场录音运用得好,能使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把现场录音巧妙地运用到广播新闻中,可以给人真实感、现场感、亲切感,也是广播新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广播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形式,新闻采编技巧对广播新闻节目的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文章对广播新闻采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提高新闻质量的采编技巧,并提出了利用新闻技巧体现广播新闻节目特色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汤山 《视听界》2004,(4):86-86
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为提高新闻质量而努力着,如评选好新闻,组织学习获奖新闻作品,举办优秀记者作品研讨会,等等,这使得新闻质量不断有所提高。但是,我们平时听广播,平庸的新闻作品仍时有所闻;而广播新闻的质量问题,却直接关系到广播的生存与发展。如何才能保证新闻的质量呢?  相似文献   

10.
当今是发达的信息时代,为媒体提供了广泛的渠道。广播编辑对本地新闻的筛选变得十分重要。广播新闻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像报纸新闻那样作长篇幅的深入报道。所以对广播而言,什么新闻可体现地方经济发展,百姓幸福指数,民生变化等等,就需要采编人员对新闻进行鉴别、选择,在大量稿件里筛选出优质的新闻,以保证广播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广播新闻剪辑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广播新闻节目的整体质量。广播新闻剪辑者要思维敏捷,能够把握新闻舆论导向并保持看待事物的客观性;广播新闻剪辑者在洞察受众意识方面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还要具备良好的效益意识和专业素养,并做出快速反应,提高媒体效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人们对广播新闻的整体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满足人们对新闻获取的最基本的要求,还要给人以良好的精神享受。传统的广播新闻模式是"编播分离"的,由于技术不断创新,全新闻时代的广播新闻一定要走"编播一体化"道路,从而提高新闻给人的视听感受。本文就结合目前广播新闻的编播模式,简单阐述一下新时代下的新要求,从而对全新闻时代的广播新闻编播模式进行有效分析,保证其传播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马瑛 《中国广播》2008,(9):57-58
提要是对广播新闻内容加以提示的简短文字,是广播新闻必不可少的“脸面”。广播新闻要先声夺人,提要就是“先声”,其在广播新闻中的传播作用显而易见。说得准确点“提”出的新闻“吆喝”得好坏,直接影响广播媒体的传播力或收听率,所以广播工作者应充分发掘提要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特点,让其成为发挥广播媒体传播力的支点,帮助我们改善、  相似文献   

14.
广播是我国传统的媒体形式之一,是我党新闻宣传的重要喉舌,同时也是我党与群众保持紧密联系的主要途径,为我国宣传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提高广播新闻编辑工作质量一直以来都是广播媒体关注的重要问题,而新闻编辑人员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闻编辑工作质量的好坏,因此研究广播新闻编辑人员的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对促进广播媒体的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广播新闻节目要想开播的好,编辑就要进行运用创造性思维并精心制作节目.编辑工作贯穿于广播新闻节目的整个过程,包括节目策划、内容构思、组织素材、加工、制作和传播的全过程.编辑就是广播新闻制作的指导者,具有核心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编辑工作,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论文对强化广播新闻编辑的“把关”意识进行了研究,要把好新闻质量“关”,把好新闻传播“关”,把好舆论导向“关”,认为如果新闻编辑能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把关,广播新闻质量和传播效果一定会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广播新闻的创作实践过程中,如何克服广播媒介的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的不足,使传播内容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是值得广大广播新闻从业人员关注的话题之一。笔者结合自身广播新闻采编实践经验,从新闻写作的真实性、亲和力、想象力等几个方面,论述广播新闻"故事化"运用对于增强广播新闻宣传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季海勤 《视听纵横》2010,(2):106-107
声音是广播传播的唯一手段,而录音报道则是广播新闻中一种重要的报道形式,在广播新闻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高质量的录音报道是提高广播新闻质量,提高广播收听效果、吸引更多听众收听广播的重要手段。在广播新闻中,录音报道起着“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董秀芳 《视听界》2006,(4):76-77
在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广播新闻如何“亮”起来,是广播新闻巩固阵地、争取更多受众无法回避的课题。笔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深感恰如其分地运用细节,对于表现人物的风貌,揭示事件的真谛,深化新闻的主题,增强新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笔者认为,细节,在广播新闻中,是指采访对象所呈现或表露出来的特征明显、个性鲜明的特质,它往往通过自然的音响、人物的语言、现场情景表现出来,因而更能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在广播新闻中,细节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表现。1.用白描来表现细节,让广播新闻生动起来。白描是报纸、广播新…  相似文献   

19.
广播新闻策划是“广播新闻编采人员对新闻事业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目的是更好地配置运用新闻资源,办出广播特色取得最佳效益”。简单说,就是对一档新闻、一组新闻或一条新闻提前设计报道思路,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包装,让广播新闻具有较强的可听性。那么,广播编辑如何做好新闻策划呢?第一、广播编辑要善于对突发事件进行策划,进行滚动报道广播在策划报道突发事件中有自己的独特的优势。在当今传媒业激烈的竞争中,广播赖以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具有最快速度传递新闻信息的特点。没有实效,广播新闻就会黯然失色,甚至没有立足之地,基于此…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新闻评论在广播媒体中境遇尴尬。一方面,一些广播电台缺乏评论意识,广播新闻评论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许多广播电台没有建立科学的评论机制,广播新闻评论形式混乱,节目同质化、评论模式化的情况比较严重。同时,广播新闻评论个性化之路的探索明显滞后于广播媒体的发展,在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龙头”的广播媒介中,新闻评论在以往节目表上的份量微乎其微。从1922年广播电台正式在中国开播以来,广播新闻评论就像婴儿那样一步一步地学着自己走路,在挫折中成长。直到今天,成长起来的广播媒体开始走自己的路。2004年1月1日,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