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夏丽香 《考试周刊》2010,(16):173-173
探究性学习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小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科学、人文等多方面知识及能力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体验科学过程、理解科学本质、领悟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方法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学习模式。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提出并解决问题来获得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下面以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为例来探索如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
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自然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主动、有趣的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取新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内在潜能,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发现者、探索者,从而提高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王永庆 《考试周刊》2011,(81):168-168
探究性学习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团体(小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科学、人文等多方面知识及能力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体验科学过程、理解科学本质、领悟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方法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学习模式。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并解决问题来获得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而物理又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相似文献   

4.
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造能力,增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教育观念在教学领域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教学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即教学中不把知识和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创设能引起学生探究的教学情境,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初步学会探究知识,发现结论,把知识结论的教学教出“发现味”。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张宏苇 《文教资料》2012,(28):35-3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知识、创新知识、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课程,是构建学校文化的重要课程,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课程。扎实有效地开展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关于母亲     
胡凡良 《山东教育》2007,(1):109-110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近几年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其具有注重基础、突出能力、体现创新、关注热点等特点。同时,新课标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必须充分发扬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科学的探究和方法,主动地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培养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储玮 《儿童音乐》2010,(2):48-50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自主确认和发现问题,主动探究、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探究式教学改变了学生传统的被动性、接受性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起自主探究学习来说,它更注重的是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索获取新知。教师要变成学生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相似文献   

9.
实践能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产生出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包括对知识、技术的应用和创造,具体的方式与方法运用等实际本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问题,为学生思考、探究、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个性,为将来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一、历史…  相似文献   

10.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探究的有关理论为指导,一定方法为依据,对探究教学经验的进一步概括化和理论化的教学结构和策略体系。它重在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注重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精神,为学生的实践性的主体活动提供较为自由的时间与空间,从而可望在学生的主动探究中使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的确定和探讨,亲身经历和体验发现问题、探究渊源、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以种子为材料引导学生确定课题。进行实验探究,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科学探究的“误区”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有些教师未能深刻理解科学探究的真正含义,使科学探究的教学过程走进了误区。主要的误区有: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脱离学生实际情况,盲目开展探究活动;过分注重探究过程,忽视探究的结果;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忽视态度、价值观的培育。  相似文献   

13.
实践教学要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能力.同样,实践课堂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德育课实践教学,就是通过社会实践、第二课堂、课程设计等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节,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它是学校德育教学计划中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客观上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教育改革的灵魂,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具有强烈的探究、发现未知规律的欲望。课堂上的科学探究就是要使学生像科学家探究真理那样,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通过学生主动的探究实践,获得知识,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究者、发现者。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教材内容有许多可供探究的素材,因此中学物理的科学探究教学模式既有物质基础,又有学生的心理基础,更符合时代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将科学探究单摆周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浅议探究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确定探究解决的问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主体教育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施瓦布的“探究学习”理论。 一、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 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注重人的发展,特别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地说,它强调达成以下目标:1.发展自主学习、积极探求的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主体人格,促进主体发展。2.培养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学会与同伴协同合作,通过同伴之间积极的…  相似文献   

16.
1961年施瓦布在《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的报告中提出了一种更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即探究式学习方法. 他认为探究式学习就是学习者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即科学的概念,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探究性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综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像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一样,亲身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受到科学的方法、精神、价值观的教育,发展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7.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主体的姿态带着探究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的过程,以尝试发现、实践体验、独立探究、合作讨论等形式探索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它强调的是过程,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地开展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努力打造数学课改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18.
科学《新课标》指出: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科学学习的主体,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而以“自主探究,自行发现”为主要特征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式的教学,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是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充分地尊重与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们能在学习生活中主动地去经历研究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能尝试着用他们经思考而设计的方法、程序去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小班化教育”重视对学生求知能力、做事能力、共同生活能力、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培养。它在组织形…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的确定和探讨 ,亲身经历和体验发现问题、探究渊源、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过程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 ,以种子为材料引导学生确定课题 ,进行实验探究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秀娟 《云南教育》2008,(10):27-28
一、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要求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亲身体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前人经验基础上,从小具有课题意识,利用科学的方法探究、发现更多的新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