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作者即将出版的《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概论》一书结论部分之一节。作者针对学科名称的混乱,从科学的角度将其界定为“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与同属第二语言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学有共同点,其学习阶段可以分为学校教育时期和社会实践学习时期。但这一学科不是外语教学,而是国内少数民族对全国最通用语言的学习,特殊的教学对象教学目的,使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具有三个特点: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是一种全民教育、常规教育;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以学校教育为主,形成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教学体系;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对比教学。  相似文献   

2.
<正>双语教学是发展民族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获得更广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创造了条件。双语教学改变了民族地区单纯使用地方民族语授课的方式,通过采用民族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用语,民族地区的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汉语语言能力。最终达到能够同时使用民族语和汉语进行思维,并根据环境需要自由切换的目的。实现高效的初中数学双语教学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初中数学双语教师队伍。然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队  相似文献   

3.
科技汉语是现代汉语的一种语体形式,是指不同于普遍基础汉语的一种特殊的以表达科学技术内容为目的的语文体式。科技汉语教学是指我区对少数民族的科技汉语教学,教学对象是以操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为母语并用本民族语完成高中学业,毕业后考入自治医或内地部分省区高等学校的民族学生。这些民族学生所接触的语言知识有限,所掌握的词汇量不足,尤其是对科技汉语语体的语言形式、独具的用词造句的规律、特定的表达方式以及特殊  相似文献   

4.
汉语现在已经是日常交流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语言,而除汉族外,其他少数民族对汉语的学习存在非常大的问题,对于少数民族来说,语言的理解能力现在是学习中的主要问题,在藏区的幼儿教育中存在的远不止这些,还有包括教育设施不全面,教育水平低,教育缺乏特色导致幼儿在汉语的学习中没有浓厚的兴趣。为了推动藏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首先从藏族幼儿的语言抓起,开发多元化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文山州有壮、苗、瑶、彝、回、白等多种少数民族,除壮、苗、瑶等曾用本民族文字扫盲外,在全日制中小学均用汉语课本,教学中使用双语。这种双语教学的目标非常明确:为学习汉语,而把民族语作为帮助理解汉文的辅助手段。学生在家中已经基本掌握民族语,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再掌握汉语和汉语文,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家长送孩子入学的一个最直接、最起码的愿望也是让他们“会说汉语”。双语教育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做法是:读课文用汉语,解释用民族语。但两种语言并不平衡使用,学生刚入学时多用民族语,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逐渐减少民族语,两三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有了很快的发展,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言表达能力还是较差,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对此,笔者做了如下尝试:一、注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学习自信心在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占到将近一半,而授课语言多数为汉语。这些少数民族学生在家庭与社会中的交流基本上使用本民族语言,只有在学校或课堂上才运用汉语。个别学生在学校根本不懂汉语,没有像汉族学生一样在学前受到父母良好的启蒙教育,学生掌握的汉语词汇量非常有限。由于受民族地域或民族语言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存在如下几种情况:一是汉语发音不准确或发音不清晰;二…  相似文献   

7.
由于民族学生的第一语言并非汉语,而汉语在我国的应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加强民族地区的汉语教育,不仅仅是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还对促进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视听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其对于增加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的文化理解、对语言的表达、对汉语的实际运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借词”也叫“外来语”,是和本民族语对待而说的。世界上任何一种民族语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地会与他种语言相接触,由于民族间相互交际的需要,由于物品的一种特殊交换过程,在较长时期的影响下,从他种语言中借用了一些命名新事物表达新概念的证词,成为本民族语词汇的组成部分,这些从与本民族语言具有某种历史接触,历史影响的语言中借来的词对本民族语说叫做“借词”或“外来语”。尽管我们对于借词涵义的了解已经十分明确,但绝不等于在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借词——的具体研究工作上已经没有问题。目前,我国语言学界一直还没有一本专  相似文献   

9.
各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经过4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形成了各自的传统。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在教育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方面仍需深化改革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特点和规律与汉族学生学习母语有很大差异。但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普遍照搬了汉族学生学习母语的模式,这就造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严重脱节:一方面,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教学要求过高;另一方面,忽略了日常生活中最…  相似文献   

10.
汉语是我国的主体语言,是我国各族人民之间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通用语言。少数民族学习和掌握汉语是本地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少数民族干部和知识分子应该做到民汉语兼通。因此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是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从建国初期就在北京和各民族地区开展起来了,而且随着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现在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类各级民族学校、其他学校的民族班、民族部都开设了汉语课,而且是一门主课。各自治区和多民族省分都建立了一支数以千计的汉语教师队伍;编辑出版了各级学校的汉语教材,有的地区还出版了汉民、民汉双语词典,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79年成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基于对新中国70年民族教育政策的数量统计和内容分析,从价值取向层面将我国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发展分为突出少数民族语言平等权利的探索奠基期(1949-1965年)、强调语言标准的规范形成期(1977-1999年)和注重多元并存的体系建设期(2000-2018年)三个主要阶段,具有始终维护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的平等权利、着力坚持民族语和国家通用语的共同发展、积极探索"民、汉、外"三语教学的协调发展等特征。在各时期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规范和引导下,我国民族语言教育逐步建立了从以民族语教育为主、汉语教育为辅的双轨制过渡到国家通用语教育与民族语教育并存、外语教育协调发展的语言教育多元体系。70年来我国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取得了历史性成绩,但受限于我国多民族多语言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条件,体制和机制上仍存在着不健全、不完善、不科学等诸多现实问题,亟待通过构建统筹协调的民族语言教育规划机制、完善科学联动的民族语言教育决策系统和建设规范有效的民族语言教育管理体系来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语言丰富,但少数民族语言的生存状况濒危,民族语言文化保护迫在眉睫。我国少数民族儿童具有语言能力的优势,不仅掌握本民族的语言,还掌握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具有双语或多语能力。我们应当认识并挖掘少数民族儿童语言能力优势的潜在价值,采取多种教育措施,大力发展双语教育,切实做好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少数民族共操26种语言,不通汉语的人口比例较高,操双语或转用其他民族语的人口比例较小。从学前开始实施双语教学,是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成功之路,要从民语入手,进行民汉双语教学,帮助学生达到“民汉兼通”,这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全进步、少数民族化的传承与弘扬,必然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及其语言使用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与发展状况和现行双语教育模式及目标设计,指出了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存在的模式泛化和语言使用问题,认为双语教育的模式应体现双语教育目标,而双语教育的目标设计应以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与发展状况为依据,才能满足不同民族对双语教育的需求。双语教学中民汉语言的使用应以教师和学生的汉语能力为依据,以实现双语教育目标为目的,实事求是地实现教学语言的逐渐过渡。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理念及其模式已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问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通识教育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既是社会需求对通识教育培养目标所提出的要求,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探索通识教育中的多元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思考的问题,更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必要前提。
Abstract:
In higher education,the concept and model of general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concern in recent researches.Traditional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o integrat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general education is both the social requirement for the training goal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also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ways to inherit ethnic traditional culture.Exploring education of multi-cultures in gener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an issue to be considered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but also a perquisite for safeguard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我国民族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看到这些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应注意民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民族教育缺乏民族特色文化;民族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民族教育内容脱离生产生活实际;民族地区汉语水平较低,语言转换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从这几方面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投入;二是加强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促进主流文化成员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加强了解,互相学习;三是注重师资素质的提升,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四是改革教育内容,加强教育内容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增加民族地区本土性的素材在教材中的比重和实行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17.
民族教育政策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是妥善解决民族问题、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不同时期的民族政策直接影响着民族教育政策的变化和发展。苏联和俄罗斯时期的民族政策始终围绕着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文化自治政策而得以发展。在其推动下,俄罗斯的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从没有自主权的统一管理模式到扩大地方教育自主权、保护民族文化传统、体现民族教育优势、回归民族语言教学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中,应该重视选择汉语语法研究中有特色的问题进行某一少数民族汉语语法习得的全面研究;重视选择汉语语法之外的有关汉语四项语言基本能力习得问题,就某一民族进行全面研究;重视少数民族聋人双语、三语教育问题研究;重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双语和谐关系的细节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作为民族语文工作的一部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语文政策在不同时期("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例外)对少数民族新创文字的使用起着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我国民族语文工作的开展;但另一方面,由于民族语文政策体系本身发展尚待完善,这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全语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学前双语教育与学前教育、语言教育与教育语言、汉语与母语、口语与书面语、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正式的语言教育与非正式的语言教育等关系。
Abstract:
To solve the main problems in pre-school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whole language concept,we should properly understand and handle the relations between pre-school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pre-school education,language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language,Chinese and ethnic mother tongue,spoken language and written language,language input and language output as well as formal language education and informal language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