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化图书馆信息内容选择之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Internet网络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图书馆的研究与建设已成为国内外图书馆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馆顺应网络化和数字化发展大潮,开展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笔者在数字化建设中,深感信息资源数字化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重要的工作内容,并应积极探索研究信息内容选择的有关问题。1信息内容选择的必要性数字化图书馆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其功能主要是信息存储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检索智能化、用户使用方便化等。其中信息存储数字化的功能决定信息内容选择的必要性。1.1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是图书馆长期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2.
用E-mail检索Internet信息资源实例万跃华王卫国(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上海医科大学图书馆)Internet上具有丰富的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信息资源,可用多种服务工具来获得这些资源。但是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用户终端往往不能直接使用它们。而...  相似文献   

3.
Internet网上有着十分丰富的图书信息资源,值得每一个图书馆去使用与分享。图书馆用户与Internet连接的方法是在其计算机上配置调制解调器和通讯软件,并在一个和Internet联网的计算机网上建立帐户,通过电话线实现与Internet的连接。图书馆使用Interent的方法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直接形式包括电子邮件、远程登录和文件传输,间接形式包括信息检索工具Gopher、WAIS和WWW  相似文献   

4.
Internet在很多情况下可看成等同于信息高速公路,而不提很多不同之处。本文描述了Internet的发展历史,它来源于美国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合作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可利用的资源是全球大量可高速存取的信息。Internet的运行特征是由无数自愿参加者维护的“脑对脑”通信信道。文章也讨论了把Internet发展成国家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的政策问题,诸如新的数据类型、新的用户团体、私有化过程以及收费评估。  相似文献   

5.
为非网络用户提供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燕 《图书馆》2000,(5):36-38
Internet已经发展为巨大的信息资源库,但是,在中国还存在着大量的非网络用户,他们缺乏独立获取网上资源的能力。本文探讨了图书馆如何为非网络用户提供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INTERNET网络上的免费期刊文献数据库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Internet网络上的免费期刊文献数据库王卫国(上海医科大学图书馆)编者按:随着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的发展,Internet已经深入到我国的高等院校和图书馆,许多用户从网络上获得了宝贵的信息,并对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带来了帮助,因而人们使...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随着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和用户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高校图书馆要重视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要根据用户需求特点,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设备,突破传统观念,做好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了图书馆和nternet信息资源的密切关系,介绍了图书馆在Internet信息资源的应用过程中对图书馆的采访、编目业务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信息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个人和企业的未来发展,图书馆作为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信息咨询机构。广大的用户、市场的信息需求量直接影响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提高图书馆馆员信息素质,开展对图书馆用户的信息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用户的信息意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推动图书馆信息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报业的数字化生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纸,作为传统的大众传媒之一,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进步,已经若干次接受新媒介的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得到发展。回顾传统报业的发展,变革是面对挑战的唯一不变的对策。进入90年代,被称为“第四媒介”的网络传播发展迅猛,其势头超过了任何曾经出现过的“新媒介”。作为信息高速公路雏形的Internet已遍及世界180个国家和地区,容纳60多万个网络,连入主机2900多万台,600多个大型联网图书馆,400多个联网学术文献库,50多万个web网页站点,上网人数超过1.5亿。而用户上网的目的,据统计,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