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美学中的自律论思想强调音乐自身的形式的重要作用.不禁令人感叹的是,时隔一千六百多年,中国魏晋三国时期嵇康和西方的奥地利音乐家汉斯立克的关于音乐美学的自律论思想是如此相似.本文旨在从分析嵇康和汉斯立克的生活背景入手,分析两篇论著的主要观点,进而探讨《声无哀乐论》和《论音乐的美》的相似性,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二者相似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就音乐的本质而言,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与爱德华一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一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都可视为自律论音乐美学名著。自律论是年口他律论相对应的一种音乐美学名词,自律论认为制约音乐的规律年口法则在音乐自身,音乐不涉及外来的东西,音乐由自身所决定。他律论美学认为制约音乐的法则年口规律是来自音乐之外的。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哲学思想使嵇康和汉斯立克的音乐美学思想有较大的差异。嵇康和汉斯立克对音乐、音声与情感的关系及音乐美的本质的不同认识正反映出二人美学思想差异背后的深层哲学思想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哲学思想使嵇康和汉斯立克的音乐美学思想有较大的差异.嵇康和汉斯立克对音乐、音声与情感的关系及音乐美的本质的不同认识正反映出二人美学思想差异背后的深层哲学思想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汉斯立克是西方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奠基者,他在《论音乐的美》一书中集中阐述了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其主要内容由序和七章构成,序是全书的归纳与总结.主要包含正反两个基本命题,而后面的七章则是对序的演绎与推论。《论音乐的美》是西方音乐美学方面的巨著,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它的问世形成了西方音乐美学领域自律论与他律论二元并存的思想局面,树立了西方自律论音乐美学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6.
在汉斯力克之前,受情感论体系的影响,音乐美学界一直侧重于从人绝对主观的情感角度出发,来审视音乐,从而忽略了对音乐自身音响价值与意义的关注.汉斯力克的自律论音乐美学思想正是将人们的目光从以人为中心、过度关注音乐本身以外的情感作为审美对象,直接拉回到对音乐内部的审美研究,使音乐审美研究朝着更科学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7.
卓菲娅·丽莎与汉斯立克在音乐美学思想上的对立 ,其焦点问题是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之关系”看法上的根本对立。爱德华·汉斯立克为了使他的“形式”即内容 ,内容即形式”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提出了所谓“精神内涵”的概念范畴 ,其实是指一种幻想力 ,这与康德所说的“天生的心理能力”是一脉相承的。丽莎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美学一般原则的基础上 ,探讨了音乐本体的特殊规律 ,提出了艺术“主题”的概念范畴 ,并在此基础上 ,揭示出“音乐主题”的本质内涵 ,从而使她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取决于内容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8.
朗格对音乐的本质的看法承袭了爱德华·汉斯立克的观点,但二者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问题和音乐的情感问题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朗格主张音乐是表现人类情感,认为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辩证统一关系;汉斯立克则主张音乐不表现情感,认为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同一个东西。通过二者的比较可以看出,朗格的观点是较科学的辩证观点,对音乐艺术的创作具有更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湘 《嘉应学院学报》2003,21(2):120-120
爱德华·汉斯立克是近代资产阶级唯心主义音乐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代表著作《论音乐的美》在 1 854年第一次出版时立即受到资产阶级音乐界和哲学界的重视 ,尽管一直争论不断 ,但它的观点在西方资产阶级音乐思想中至今还有相当大的影响。汉斯立克的著名观点“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音乐所特有的美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 ,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汉斯立克是这样论证他的这一观点的 :1 .自然界中的声音具有偶然性和非连续性。自然界的这些表现只是声或者响 ,即一些以不相等的时间片断相继而来的空气的…  相似文献   

10.
朗格对音乐的本质的看法承袭了爱德华·汉斯立克的观点,但二者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问题和音乐的情感问题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朗格主张音乐是表现人类情感,认为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辩证统一关系;汉斯立克则主张音乐不表现情感,认为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同一个东西.通过二者的比较可以看出,朗格的观点是较科学的辩证观点,对音乐艺术的创作具有更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芳 《考试周刊》2011,(28):224-226
本文主要论证了情感论音乐美学在音乐实践中的重要性.通过对西方古典音乐的典型流派和现代各音乐流派的对比研究和讨论得出结论音乐离不开情感,情感论音乐美学始终会在音乐实践中得到体现和承认。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分析了《声无哀乐论》首答和末答中嵇康自然的音乐本体论及其不能实现的儒家政治理想.对比了嵇康理论核心——音乐自律论与汉斯立克音乐自律论的异同,指出嵇康音乐本体论之得失,并且论述了《声无哀乐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3.
以自律论代表汉斯里克"音乐的美在于形式"为切入点,通过对斯特拉文斯基有关音乐本质的观点及部分创作实践的研究,可以把握他不同风格作品背后的创作理念与美学思想,并从中探寻到其创作的本源:在斯特扭文斯基作品中,极富时代感与创造性的音乐元素都是植根于他的音乐美学观--对音乐"形式"美的捍卫.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究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为导入点,分析了音乐与情感、美学的内在联系,与音乐注重个人内心情感体验,尊重音乐艺术自身特殊规律的审美倾向,以及嵇康“声无哀乐”理论的美学基础及文化传承,与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及礼乐教化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谈音乐美学与音乐表演的高职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音乐美学对于音乐表演的研究事实上就是关于音乐实践的研究。音乐美学与音乐表演之问的关系是在高职教学中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本对此作了必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探究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为导入点,分析了音乐与情感、美学的内在联系,与音乐注重个人内心情感体验,尊重音乐艺术自身特殊规律的审美倾向,以及嵇康“声无哀乐”理论的美学基础及文化传承,与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及礼乐教化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嵇康是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自律论"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声无哀乐论》反映了音乐的本质、音乐与情感的关系以及音乐的功能等诸多问题。《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不但在我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我国当代音乐美学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音乐艺术领域,中世纪音乐以其独特的理性色彩显示出在西方音乐历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在音乐美学方面,中世纪是一个将继承自古以来的宝贵遗产与发展全新的文化意识进行有机结合的历史时期,它将柏拉图的实用主义音乐美学、亚里士多德的"高尚的享乐"中庸音乐美学与普罗提诺的神秘主义音乐美学等美学成果继承下来,融入到几乎成为中世纪唯一思想体系的神学的意识形态中,开创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神学音乐美学时代。中世纪的音乐美学绝不是由于在所谓黑暗统治之下而缺乏建树的,它的独到之处正是基于对音乐功能的独特认识:音乐在当时作为服务于神学的工具,只有使人们达到所谓心灵净化的境界,将世俗情感与宗教情感这组对立矛盾解决并使之统一的时候,它才会受到尊重,获取在神学统治下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9.
老子的音乐美学人格论、心态论、修养论、范畴论一齐构成了他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而其艺术修养的境界论更是与其道论紧密联系在一起。老子音乐美学思想对庄子、墨子的美学思想乃至现代审美观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舒曼钢琴作品《交响练习曲》创作背景和作曲家所处的时代环境的分析,以及对音乐本体的旋律、曲式结构、和声、织体等方面的研究,归纳出作品的音乐特征及曲作家的创作风格;同时从情感论的视角对作品的音乐美学内涵进行解读审视,透视出舒曼的音乐美学思想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音乐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