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素质是指通过学习人文社会学科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其可以内化为做人处世的能力,可以积淀为内在的属于人的本质内涵的一种底蕴。人文素质是形成一个和谐完满的人的核心素质,作用于人才整体素质的各个方面,也作用于人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是人赢得职业生涯及人生成功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2.
秦海燕 《教书育人》2013,(27):40-41
一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以文化素质为基础,文化素质中又以人文素质为重点。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应该而且必须具备的重要素  相似文献   

3.
素质是指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心理、身体等的内在品质和内在因素。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等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而素质教育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知识素质是基础,身体心理素质是关键,人文素质是核心。因此,开展人文价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即通过学习人文科学和弘扬人文精神,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处理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的正确态度与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人文素质是人的内在品质,关键能力是人的这种内在品质的一个外在表现,没有人文素质的提升,关键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高职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要置于人文素质的培养之中,即在人文素质视域下培养高职生的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5.
人文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是人在生活中习得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从多方面影响大学生能力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目前,中国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尚有不足,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生自身方面、高校方面都应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是衡量一个人内在素质高低的两个重要方面。人文素质较差是社会、用人单位对高职生认可度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不足、高职生人文素质欠缺的原因,探索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新途径,以实现高职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内在的灵魂与生命。大学语文不仅内容弘博深厚富于人文性,而且还承担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高尚人格,陶冶情操等重任。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对当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政治课教学贯彻人文素养教育有其内在的优势。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就要将人文精神与政治课教学相结合,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寻找人文精神为切入点,构建人文课堂等理念。  相似文献   

9.
试论和谐语境中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文素质的本质是达成和谐的智慧,即达成个体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一种内在品质。虽然人文知识是造就人文素质不可缺少的材料,而培养人文素质还要从增进和谐入手,培养审美情趣、营造关怀的环境、增强教师的表率作用和加强师生交流,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人文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它与"两课"教学的内在是一致的,而"两课"起核心、灵魂作用。通过分析加强"两课"教师人文素质的必要性,阐述了人文教育与‘‘两课"教学的相融性,提出一系列提高"两课"教师人文素质的对策,以熏陶培养教师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人文素质作为人诸多素质中最基础的素质,是个体内在精神品质的综合体现,它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是其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教师教育改革的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应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加强人文学科建设,注重教师人文素质的引领,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构建科学的人文素质评估体系,提高师范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2.
人文素质在创造性活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活动的内在因素是人的素质,它包括人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创造性思维是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人文素质不仅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而且是形成创造主体、人格牲特征的内在因素。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3.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新时期我们重新强调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探索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是有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知识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是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文素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为大  相似文献   

15.
张宝玉 《考试周刊》2011,(35):172-172
人文素质是通过学习人文社会学科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是人的诸素质中的首要素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挖掘化学美,体现化学美的育人功能;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浅析如何加强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内在品质和人生的定位,在学识上的积累、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人文素质的提高,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亦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内容,也是人的其他方面(如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体育学院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调查的目的、方法和结果(一 )目的 :伴随着21世纪的开始 ,人类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切科技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素质作为人的先天自然性与后天社会性有机结合而产生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品质 ,它既是知识内在升华的产物 ,又是知识进一步加深和扩展的基础 ,也是能力外显所借助的实现工具 ,而人的人文素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展望整个社会对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 ,展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需求 ,加强、加大、加快体育类学…  相似文献   

18.
黄绍丽  黄萍 《现代教育》2003,(22):13-13
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应具有的素质是综合性、整体性的,它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法律道德素质、人文科学素质、能力素质、创新素质、心理人格素质、身体生理素质等,其切入点是人文素质。一般地说,教师的人文素质指的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教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9.
人文素质,不仅包含一个人对文学艺术的欣赏水平、感悟能力,而且还包括一个人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内在气质和精神境界。语文,作为母语,其中积淀了民族的睿智、文化和精神。因此,语文教学是培养人文素质的天然乳汁。中学生正处在由懵懂无知的少年到对未来充满憧憬的青年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文章强调了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分析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其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