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自信心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自信心是一个人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自信是在生活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成功的生活经验是产生自信心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自信心对学习有重要作用,而自信心的形成与个人的成功体验密切相关.老师的正确引导,会给学生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为学生创造了一次次成功的记录,使学生的自信心越来越强了,而自信心的提高又成为新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更容易取得学习进步,这样就形成了自信心与成功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自信心在小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的内在潜能是通过自信来激发的,只有这样,才会向更高的阶段发展,才会取得更高的成就与成功。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在教学中要使用"赏识"教育为激发自信心的策略,要做到赏识要真诚,赏识要及时,而且赏识要有多样性;善于发掘孩子潜在优势为巩固自信心策略;适当使用"挫折教育"为锤炼自信心策略;鼓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为保护自信心策略的有效途径。因此,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使用恰当的教育策略,是提高学生自信心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说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已成为我国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求语文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体验,培养和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自信心中学习,在成功中发展。  相似文献   

4.
郭艺 《成才之路》2010,(29):15-15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过:"自信心是成功第一秘诀。"音乐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自信心是自己相信自己能力的心理活动,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选择的目标的心理倾向。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中,会不畏艰难,敢于发扬探究和创新的精神,千方百计争取成功;在生活中,会充满热情,热爱生命,追求精神的欢乐,实现人生的价值。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应是音乐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及自信心的培养.将教师的关爱、鼓励和表扬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扎扎实实地去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有针对性地阻止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自觉、积极、进取的健康的心态,树立"我要学数学"、"我会学数学"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中学阶段,英语是一门费时多、收效慢的学科,若想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英语教师必须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多年来,我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英语心理优势的培养。 心理优势即一个人在做某件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良好心理状态和高度自信心;英语心理优势即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表现出的极大好奇心和自信心。这种心理优势,有利于学生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情感体验会对人们产生重要的影响。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中职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到成功的时候非常少。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点滴的进步和成功中提高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逐渐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自信心是英语学习取得成功的心理基础 自信心是学习者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一种主观意识和评价。自信心强的学生,往往对学习保持很高的热情,能够自主地利用时间学习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往往能获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而且拥有更大的自信。自信心弱的学生,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外语知识,学习动机不强,甚至对外语产生一种排斥抵制心理,因此他们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经常是自己阻碍自己的学习,不能合理地利用时间,因此学习成绩也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是成功的第一要诀,自信心对学生性格的形成、成绩的优劣、事业的成就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学生有了自信心,学生的大脑机能在强烈自信心的激励驱动下,会焕发出极大的潜能.学生有了自信心,才能够调节自己的心理机能,培养兴趣爱好,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成就事业的最好的教师.  相似文献   

10.
自信心是指人们通过自身的自我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对肯定自己能力的心理.自信这种心理对于实践的成功尤为重要.英语是一种语言,而语言具有交际性的本质,这种本质就决定了英语教学活动是实践性很强的一种活动,它既要求教师需要传授语言的知识,也需要教师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语言实践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展语言交际能力,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而英语学习中自信心是获得语言学习成功的保证,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该文着重探讨了英语学习中自信心的含义及形成过程,并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自信心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信心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很重要的情绪感受.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具体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学生抱有信心;二、不断地让学生在解题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自信心;三、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给学生鼓励性评价、激励性语言,培养学生自信心;四、自信心的培养要坚持不懈、强化巩固.  相似文献   

12.
杨皎 《文教资料》2005,(20):110-111
一个人做事情如果有了自信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从小培养自信心,对于孩子的学习、成长和将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赏识"教育可以成功地唤起、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塑造学生的良好个性,从而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3.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部分,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培养自信的人格。特别是学习不良学生由于常常遭受学业上的失败和教师、家长的批评指责,自信心尤其缺乏,其培养更显重要。本文分析了学习不良学生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性,学习不良学生不自信的心理防御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习不良学生自信心培养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4.
自信心是个体心理长期发展的产物 ,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与生活态度。俗话说 :信心多一分 ,成功多十分。儿童的自信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活动。缺乏自信心 ,往往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 ,制约学生的行为 ,束缚学生的思维 ,使学习有始无终。小学生年龄小 ,可塑性强 ,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自信心 ,让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建立自信心必须有两个条件 :(1)相信自己能行 ;(2)自己的能力被别人欣赏、承认 ,生活在被欣赏的环境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一、对学生以鼓励为主 ,唤起自信心教师的“评价语言…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强调思品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营造一种心理自由的空间和心理安全的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爱迪生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是人们相信自己,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积极的心理倾向。自信心对于人的发展,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一个人获取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由此可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他们在自信中提升,在成功中发展.自信心指个体相信自己的才能,相信自己有力量和能力去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的心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是指学  相似文献   

17.
许多学生认为物理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很难学,这种心理容易造成有些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克服这种畏难心理应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着手.本文从五个方面简要探讨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8.
成绩的好坏与学生是否具备足够的自信心有着密切的关系,往往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两个学生,自信心强的将会获得更大的成功.而自信这种作为影响人一生的心理因素,既可以是先天具备的,也可以通过后天有目的地培养加以树立.人有了自信心才会发现自我,才会发现取得成功的方式与方法,才会发现成功.而我们的  相似文献   

19.
<正>1.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热爱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教师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就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了。所以,语文教师应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知道,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的心理状态如何。而内在的心理状态又是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的前提。语文教学作为各科教学的基础,其优势突出,但在学习语文时,学生始终不易全身心投入。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加强学生自信心的的培养,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自信心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心理品质,也是学生学好某门课程的驱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提倡"赏识"教育,多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