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语文教学是以语言教学为主的知识教育,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为主要任务的基础学科,作为语言的基本要求是:规范、通顺、连贯、得体、准确、简练.生活中如何让学生的语言生动、形象、含蓄、幽默呢?①提供优美的课外知识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②借用优美的语言,提高学生语言的品位:③用例子进行仿写,培养学生语言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言习得论主张学生通过语言使用来掌握语言,也就是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适合学生需要的语言实践活动自然习得语言。它强调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来获得语言知识和技能,而语言实践活动必须在语言环境中才能进行,这些语言环境包括课堂学习环境、学校活动环境和社会交往环境,他们都是学生建构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所必不可少的。这其中,课堂始终是教学的主渠道,要提升英语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聚焦语言现象、悦读语言文本、涵咏语言韵味、展开语言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近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不同语言水平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歧义容忍度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语言水平高的学生和语言水平低的学生在歧义容忍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语言水平高的学生在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中的歧义容忍度显著高于语言水平低的学生,但在语音、词汇、语法和翻译方面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过硬的语言素质,是现实社会对职校语文提出的要求。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的语言感悟、语言积累、内化语言、语言运用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职校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语言美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文本细读是一种引领学生充分品味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培养学生语文意识的有效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关注文章语言、细节、背景等方面引领学生细读慢品,使学生领悟到文本语言的真谛,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言积累是指语言积聚的一个动态过程,一般包含语言材料、语言技巧和语言知识等方面的积累。语言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拓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初中学生记忆力、理解力较强,处于积累语言的黄金期。此时运用合理的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心底对语言学习和语言积累的热爱,将有效提高学生语言积累水平,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语言技能与科学课程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新课程背景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强调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这对学生的语言技能提出了新要求,探讨科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不同,弄清语言技能对科学学习的影响,对促进学生语言技能与科学素质的共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开展语言训练能够大大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要唤醒学生心底的语言学习意识,于随堂教学中通过遣词造句、教育游戏、品读美文,让学生享受语言积累的过程;并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培养小学生语言积累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必须以让学生学习语言使用,学会使用祖国语言为核心。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实践时间,引导学生学语言、用语言、发展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表明外语教学单靠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使学生成功进行语言交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下使用语言的能力。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增加语用知识的习得,不但能让学生了解语言的结构形式,且能使学生根据语境恰当、得体、灵活地运用语言,避免语用失误,提高学生的话语理解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言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之一,是学生提高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文章对应用活动教学法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能力进行研究。教师要通过对话、游戏、故事、实践等活动,引领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中主动听说读写,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增强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的构建和运用是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材内容实际,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感知、品味鉴赏、表达倾吐等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沉入语言的内核,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并运用语言,从而获得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家安 《考试周刊》2014,(58):34-34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增强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以语言为主要对象,让学生感悟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本文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实例,阐述了实施语文新课程进行语言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制约学生习作水平提升的瓶颈是"内部语言"。为有效改造学生内部语言,我们要正视语言系统的落差,营造使用规范语言的日常环境;要真正重视语言积累,改造并丰富内部语言;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对生活进行积极的观察、思考与表达中促进内部语言的改造;要引导学生勤于练笔,操练语言,活化语言;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反复修改,以净化语言,锤炼语言。  相似文献   

16.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小学英语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语言交际的能力。的确,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接触真实、自然的语言。实践证明,真实程度高的语言输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其学习动机,从而使其主动积极地运用语言,促进其语言能力的提高。英语课堂教师话语既是教学的语言,也是学生学习的语言材料,是学生接触到的主要语言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经过低年级的语言积累,高年级则到了对语言的美化和分析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往往受外界影响较大,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习惯,让学生能够正确、巧妙地应用自己的语言。一、规范阅读,教会学生认真对待语言我们要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注意规范课堂语言,利用课堂朗读教会学生认真地对待语言。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找同学朗读,从中总结出学生  相似文献   

18.
李敏 《考试周刊》2013,(82):107-107
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英语教师要注意锤炼自己的英语教学语言,用丰厚广博的知识折服学生.用规范准确的语言引导学生,用优美生动的语言熏陶学生.用鼓励启发的语言激励学生,力求使自己讲课的语言简练、清晰、准确、生动、幽默,音调尽可能地抑扬顿挫、有节奏感,让教学语言在英语课堂上神采飞扬。  相似文献   

19.
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语言过程。学习者通过语言输出实现语言习得。语言输入使学习者感知语言,语言输出则使学习者通过语言的使用验证对语言的认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以语言输出为指导,以学生的语言发展、语言输出能力的提高为目标,采用营造L2课堂语言环境、精心设计课堂活动等教学策略帮助发展学生的中介语,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郭晓敏 《生活教育》2013,(12):81-82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学信息传输的过程,教学语言媒体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媒体,无论是组织、讲解、引导、点拨或是评价,教师都要依靠语言进行表情达意,方能出色地沟通学生的心灵达成教学目标。教学语言形象生动,能吸引学生的心灵;教学语言热情真诚,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学语言灵活应变,拴牢学生的心灵;教学语言幽默风趣,能启迪学生的心灵。关键词:教学语言;学生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