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歧义现象一直是语用学研究的重点,在言语交际和外语学习中,面对无法消除的有意歧义就需要学习者具有一定的歧义容忍意识。对歧义容忍意识在言语交际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言语交际能力,促进交际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张静 《考试周刊》2010,(2):111-113
“话中话”是人们交际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它尤其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对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进行了发展,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这种语言的“话中话”就是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直接影响着人们之间的交际交流,尤其给外语学习者增加了困难。作为英语学习者,一定要掌握英语中的“话中话”以达到准确自如地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3.
克服“花盆效应” 构建外语自主学习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离不开交际环境。语言的习得,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都要有语言的习得环境。也就是说,无论语言的学习与应用,都要有语言存在的言语环境。目前,外语的学习主要还是通过课堂学习的模式来完成的,因此,营造一个便于学习者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言语环境,构建学习者自主的外语教学模式,对外语学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言语交际中,对语境进行正确的认知是正确使用和理解语言的前提。由于我国外语学习者在外语习得时缺少与外语表达方式匹配的真实语境,在外语理解和使用过程中,大脑中的母语语境知识会发生负迁移,从而对语言形式的使用语境产生认知上的错误。这是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问题,即是言语者因文化差异对语境进行错误认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李晓燕 《海外英语》2011,(14):78-79
语用学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较新领域,它研究的是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运用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等指导外语教学,可以帮助外语学习者解决在实际交流过程中遇到的语言不得体等现象,对于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口语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言语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学习外语又缺乏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这些往往导致"哑巴外语"现象的普遍存在。因此,教师在口语教学中应注意学习者个体差异,正确对待言语错误,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相似文献   

7.
公式化语言是语言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言语材料,它不仅具有明确的话语特点和句法特点,还具有意义上的规约性和使用上的复现性。了解公式化语言的分类、特点并广泛正确地使用公式化语言,能够帮助语言学习者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在此,笔者重点探讨英语话语交际中公式化语言的特征、语用功能和语用原则。  相似文献   

8.
言语幽默是对语言的创造性使用,使自然语言的潜在能力得以充分发挥。言语幽默的生成具有较强的语境依赖性,而语境是语用学的关键概念之一,语用学的相关理论能够对言语幽默的生成提供理据。研究拟在语用学的框架下探究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讨论指示语、预设、合作原则和言语行为理论等语用学的相关理论与言语幽默之间的关系。对言语幽默的理解和欣赏有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敏感性、培养其语用推理能力,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同时,言语幽默的恰当使用可以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调解人际关系,促进人际和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Austin的“三种行为”模式为基础,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对几类具体的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启示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选用得体礼貌的语言,避免语用失败,保证交际意图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从"补缺假说"[1]的角度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用英语实施请求和道歉这两种言语行为时存在的语用迁移现象.为此,作者设计了一个定性研究来考查语用迁移在何种程度上存在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请求和道歉的言语行为中,及导致语用迁移的原因.研究发现,语用迁移存在于英语学习者请求和道歉言语行为中所用的语义单位(semantic formula)的频率中.受试者言语行为中的语用迁移可能是由于这些学习者对礼貌程度和三个情景因素的认知是不同于操英语本族者的,因为他们所采用的语用策略可能受中文语境知识的影响,从而导致负语用迁移.本研究表明,语言迁移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迁移,更重要的是语境知识的迁移,因而验证了王初明的"补缺假说".本研究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丰富、正确的外语语境输入.  相似文献   

11.
张红艳 《考试周刊》2014,(71):86-86
在言语行为理论领域中,学者们对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和外语教学的发展方面提出很多建议。外语教师可以从言语行为理论得出一些启示,有责任运用理论指导教学,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相似文献   

12.
言语主体意识在外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是最直接的和主要的。外语学习者首先要有强烈的主体学习愿望,从而产生学习动力,进而付诸行动。近年来,在外语教学领域,通过分析言语主体意识的动机、态度和性格等入手,探讨言语主体意识的重建问题已经备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3.
掌握外语不仅要掌握关于外语的知识,重要是熟练运用外语的各种言语技能。外语的各种技能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依存关系,或相互影响,或相互补充,对一种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另一种技能的发展。从学习者的心理特点上看,掌握外语言语技能可以分为三个层级。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有效地推动和加速三个掌握层级上的发展和变化,而加速三个掌握层级的发展变化的基本途径就是要培养学习者的基本外语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教师非言语行为和学习者情感因素的表现形式及其各自的作用,分析了彼此之间可能的关系、以及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对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正确地利用非言语行为将有益于增强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二语言语行为的研究中,有无必要习得、能否习得、如何习得二语的言语行为是研究重点。通过梳理二语语言水平与二语言语行为的关系、二语学习者是否能达到操母语者言语行为水平、言语行为能否教学等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提高二语言语行为能力应与提高二语言语能力一起进行;显性的言语行为教学是有效的,也是言语行为习得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外语的言语理解是接受语言输入的最主要途径,明确听力理解过程中信息如何处理是研究外语言语理解的最基本步骤.外语的言语理解过程是听者主动接受信息,意义重建的过程.人类天生的理解力、语言知识和世界知识是其中的决定因素.动机、情感、记忆、注意等听者因素是影响这个过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罗钱军 《培训与研究》2006,23(1):112-115
当前的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忽视语法的倾向,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后果。本文首先通过例证澄清了“二语习得”和“外语学得”的差别,否定了外语语法“自然习得”论;进而从“外语学得”观出发,分别从语言的创造性、语言的准确性和言语信息差调控等三个方面论证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陈莉 《英语辅导》2014,(3):36-39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大学外语学习者场独立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与外语学习方式及言语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大学外语学习者在场独立与场依存这一认知风格维度上存在一定的倾向性,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在言语交际能力方面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在一些学习方式方面却存在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歧义容忍度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言语交际中,文化背景、认知风格、学习策略,以及自我形象的差异都是影响外语学习者歧义容忍度的重要因素。而歧义容忍度是可以培养的,因此,适当采取一些措施来适时提高学习者的歧义容忍度,对提高外语教学成效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听力理解中言语信息差的调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信息差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言语交际中不可避免。本文选取了听力理解这一特殊的言语传输领域,通过分析和探讨听力理解中言语信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听力教学中信息差调控的若干策略,包括:加强语音教学,提高学生的辨音能力;增加真实听力材料的输入,增强学习者对外语语音信息的敏感性;运用自上而下听力理解模式,弥补自下而上模式的不足,有效调控信息差;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减少学生的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以促进外语学习者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