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熙王朝》播出后,引来一些有关史实方面的批评。历史上的“康熙”到底是什么样?在历史学教授林乾博士的办公室里,林博士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的董建中博士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康熙王朝”。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了三部历史电视剧,分别写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故事:《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天下粮仓》。这三部“重量级”大戏,气势恢宏,故事波澜起伏,人物性格鲜明,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从历史剧的角度来说,这三部戏各有特点。《康熙王朝》基本上再现了历史,可以说是部历史正剧。《雍正王朝》有人说它“歪说历史”,但它只是对主要人物的评说与传统观点不同,剧情仍是以正史为主体的。《天下粮仓》则有更多的艺术虚构,在打造过程中,编织了许多富有戏剧性的人物故事,但大体仍以历史为基础,在戏剧冲突中显示了严肃的正剧风格。  相似文献   

3.
提起二月河.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前两年热播的电视剧《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这是根据二月河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康熙大帝》、《雍正皇帝》改编的。人们称二月河是写皇帝的“专业户”.是闻名遐迩的大作家。还有人说,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二月河的读者.哪里就有二月河的观众。2000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荧屏上真可谓帝王将相之戏连台 :从《秦始皇》《大汉天子》《武则天》《唐明皇》到《万历王朝》《雍正王朝》《康熙王朝》《乾隆王朝》《慈禧西行》 ;从《大明宫词》《大唐情史》到《雍正小蝶年羹尧》《风流才子纪晓岚》《宰相刘罗锅》《天下粮仓》等不胜枚举 ,占据了各个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毋庸讳言 ,随着收视率的攀升 ,必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而经济效益又驱使一大批影视人竞相投资“皇”戏 ,缘此也诱导得观众愈来愈喜欢欣赏起主子奴才的故事了。面对荧屏“皇”戏连台 ,不少社会学家和史学专家深表忧虑 :热闹于荧屏上的“皇”戏…  相似文献   

5.
戏说历史     
这个时代似乎是戏说历史的时代。这几年我们的电视上充满了从清皇陵中走出来的历史人物:康熙、雍正、乾隆、慈禧……有的片名直接冠之以“戏说”,如“戏说乾隆”、“戏说慈禧”;有的纵然没有,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可骨子里仍是调侃。对此逆反,“前人之述备矣”,本不想再说什么。但看了日前《浙江工人日报》“综艺在线”消息,得知历史小说《万历王朝》的作者、著名作家胡月伟在全身心地投入到由小说改编的40集电视剧中去之际,竟然声称“对超越被视为经典的《雍正王朝》很有信心”,觉得似乎还有换个角度议一议的必要,否则这样“经典”式“戏说”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文化界借图书、影视等文化产品宣扬权谋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一度形成热潮。出版界的类似《厚黑学》、《谋略学》、《历史上的智谋》、《权谋大全》、《中华智谋》之类的图书出版物,大讲特讲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政治权术之道;还有以《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孝庄秘史》为代表的一大批清宫皇族戏,这些电视剧大多以壮丽的笔法渲染皇帝治吏、后妃争宠、大臣谋变等争权夺利的情节,其间不无对计谋权术的褒扬和艳羡成分。笔者认为,权谋文化产生于封闭守旧的时代,反映当时的政治关系、利益关系和人际关系以及相应的观念,它与现代文明的大潮、民主法治的观念都是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7.
《雍正王朝》和《康熙大帝》两部电视剧,使清朝历史再次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虽然它们以“正剧”自诩,但是史实的错误比比皆是。笔无意苛求学作品,在此只是罗列史实以助谈资。  相似文献   

8.
周培公是康熙名臣,因二月河长篇小说《康熙大帝》及由此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而声名大噪,而其生平史迹却知者甚少,以致众说歧出,亟需考正。通过广考文献可知:周培公(1634—1702),名昌,字培公,号介庵(葊、菴)、介翁,清荆门州人。其父母均死于明清之际战乱,稍长在地方绿营军中办差,后进京任内阁供奉辅佐振武将军吴丹,被录为七品官员。康熙十五年(1676年),以参议道身份到甘肃平凉前线劝降了呼应"三藩之乱"的陕西提督王辅臣,立下赫赫军功。后授"布政使参政""分守海防道",参与平定吴三桂在湖广的叛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任"山东登莱道",摄布政使。三年后,因与总兵不合,罢官回家乡荆门,在家乡去世。其子女、族嗣颇多,有成就者不乏其人。培公著作,现有诗集《长征草》《即次吟》和文集《从征纪事》传世,《居乡纪事》存《序》,《慎贻堂书目》载有其《从戎笔记》《明心奏稿》,仅存目。  相似文献   

9.
电视剧《康熙王朝》塑造了一位聪慧貌美的奇女子苏麻喇姑,她的原型就是本文所说的苏茉儿。在真实的历史中,她是孝庄的陪嫁丫环,是康熙的启蒙老师。我们的讲述人纪连海认为,她对康熙皇帝的实际影响和作用,并不亚于孝庄太皇太后。  相似文献   

10.
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已经播放完毕。据说它在近年电视剧中收视率最高。的确,该剧比那些“戏说”古人的电视剧高明得多,但遗憾之处也不少,兹举数例于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正本清源指出:后人对《屈原列传》和《离骚》的误解,皆因传中司马迁的两段谈论和其中有错简.第二段议论“虽放流”至“岂足福哉”,宜移置“顷襄王恕而迁之”下.放流即顷襄迁之.君和悟皆指顷襄.“怀王不悟”,乃司马迁叹语;《离骚》作“哲王不悟”.疏、绌、放流、迁,皆同义词.屈原初放汉北,《抽思》“有鸟自南,来集汉北”可证.第一段议论说作《离骚》的原因和评价.不言《抽思》,是因其内容都在《离骚》中.第二段议论,则明示《离骚》作期和主要内容.《离骚》是屈原回顾其两次放逐的郁抑,抒发其毕生依恋君国,愤俗嫉邪情怀的杰作.屈原历仕怀、襄二王.过去以《离骚》作于怀王世;忽视顷襄王朝政局和屈原及其作品的关联;都应纠正.  相似文献   

12.
刚读四年级的女儿爱看电视,特别是古装戏,一天到晚不挪窝儿,什么《雍正王朝》、《康熙王朝》、《大明宫词》、《宰相刘罗锅》、《还珠格格》,几乎到了倒背如流的地步。这是好事,可也急坏了我跟她妈。看电视开阔了孩子的视野,促使她学习语言,研究历史。什么皇太后住慈宁宫、皇后住坤宁宫、皇帝住乾清宫;清朝13帝,康熙不到8岁登基,在位61年,开创了康雍乾盛世……说起话来,吓人一跳。电视也把人变成了奴隶。青岛台一个“假日大放送”,每天出10集,弄得人天昏地暗,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可没好处。她妈又好笑又好气,笑的是孩子知道得比她都多,气的是看…  相似文献   

13.
康熙时期(1662--1722年)是清代中俄关系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针对自顺治朝以来沙皇俄国对我国日甚一日地侵略,康熙皇帝采取军事反击和外交谈判相结合的策略,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谈判,打击和遏止了沙俄在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和劫掠活动,划定了中俄两国在东北地区的边界,维护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和俄国保持了较长期的和平稳定关系。可能出于对现实中俄关系的考虑,《康熙王朝》电视剧只用了两组简单的画面。  相似文献   

14.
《四库全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我国文化史上,闪耀着清朝皇帝乾隆及其一代文人学士的智慧之光。 清高宗乾隆,是康熙帝位的第三位继承者。从小就得到康熙的宠爱。康熙酷爱书法及对汉文化的研究和继承,都带给乾隆很深的影响。据《清全史》记载:“乾隆帝甚耽(热爱)汉文化,御制诗至十八万首,所作之多,为陆放翁所不及。又好鉴别书画,尝获宋刻《后汉书》及九家杜注,甚爱惜之。帝于书法酷爱董其昌,与康熙相似,惟帝之异于康熙者,在西洋科学知识之缺乏是也。”  相似文献   

15.
电视剧《康熙王朝》第三十集中有准噶尔部落可汗葛尔丹乔装使者仆从入京查看清廷虚实并进见康熙的剧情,这一剧情与电视剧《东周列国》和明代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赵武灵王乔装使者入秦图画秦地山川形势并观察秦王为人的演述如出一辙。《东周列国志》中赵武灵王乔装入秦的故事在《史记》中亦有简短的记载。《世说新语》中有与赵武灵王、葛尔丹乔装故事相似又相异的曹操乔装故事。我们认为应当是《史记》中赵武灵王乔装入秦的记载在后世的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被演绎成了更为丰满的故事,继而又被借鉴、改编而创作出了葛尔丹乔装使者仆从入京见康熙的故事。《世说新语》中曹操的乔装故事可能是起源于民间,受到了《史记》中赵武灵王乔装故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鲁迅是善于在小说中运用议论的作家。有的作者,因为文思的阻塞,不得不乞求议论;有的作者,则为卖弄才学借重议论之力。鲁迅与他们不同,他是把议论作为艺术上的追求,为小说创作服务。这样说,是因为象《阿Q正传》、《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故乡》、《一件小事》等典范之作议论的成份较多之故吗?笔者以为这当然不能忽视;但更主要的是,这些作品中的议论以多样的形式、隽永的意味、斐然的特色,为作者精心描绘的艺术画卷增添了令人瞩目的光彩。审美感受表明,鲁迅笔下的议论作为形象创造的  相似文献   

17.
《容美记游》是清代戏曲作家顾彩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写作的。康熙二十六年(1678年),顾彩闻吡陵(今江苏省常州市)人蒋玉渊“极道容美山水之秀,主人之贤”,便欲往之。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顾彩因孔尚任与枝江县令孔振兹的关系到了湖北枝江,并得知孔尚任所作之《桃花扇传奇》“传扬容美”,“女优恒演”,便  相似文献   

18.
46集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集中地艺术地概括了清代康熙皇帝六十余年荡气回肠的帝王生涯,铸建和表现了康熙盛世的伟业和艰辛。其每一集的片首主题歌《还想再活五百年》,唱出了一代帝王的胆识和气魄,也唱出了康熙皇帝的希望和胸怀。这反映了“片首歌”的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把握和颂扬,也反映了歌词作者的文化底蕴与写作时的动情心态。遗憾的是,这首主题歌的歌  相似文献   

19.
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以艺术的手法,把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清圣祖康熙皇帝再现于观众面前。剧中苏麻喇姑的形象格外引人注目。但对于历史上的苏麻喇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她与孝庄、康熙究竟是何关系?电视剧编的是否有根据?许多观众却并不清楚。本将历史上真实的苏麻喇姑介绍给读。  相似文献   

20.
正在这世上,如果有一个人是你关心的,那你就为他做一点事,给他一点温暖。当他忧伤时,让他靠着你的肩膀,这绝对是最重要的幸福感来源。01记得《康熙王朝》里有一段描写康熙与容妃的。有一次他微服私访回宫,没有惊动其他任何人,只是悄无声息地溜到容妃的寝宫。当时容妃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