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高效、良好的作文教学效果源自科学的教学方法,然而,科学的教学方法必然要以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为基础,因为学生只有产生良好的创作兴趣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文章,教师要改革旧式的作文教学方法,从兴趣培养的角度来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在兴趣丛生的环境下创作出佳作。本文简单分析了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Free expression     
一到写作课,我们总会发现不少学生两眼耵着天花板,手不停地在甩笔,老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来。其实写作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文字创作激情和兴趣呢?看看Naashia Hohamed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有趣的练习形式。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性,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激发兴趣,会使学生由潜伏状的情绪转变到积极活动的状态,会使学生自觉意识到自己的主人地位。因此,兴趣是学生作文的一种内驱力,我们应该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培养贯穿在作文教学的始终,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平时多讲一些名人创作的故事,使学生产生写好作文的欲望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小学生本身有很强的幕仿性和向师性,因此,讲讲名人创作的故事或身边好学生作文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学科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从活动到活动、从经验到经验、从形式到形式等等。所以学科教学的改革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使学生乐学、会学、学有所得,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科教学的改革中两点共性的问题值得教师注意:一是激发兴趣;二是强化体验。  相似文献   

5.
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学材料的兴趣。”可见,只有从学习内容的革新人手,来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真正迷恋数学,由迷恋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欢愉中再产生新的兴趣,推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不断成功,才能使学生的兴趣得到维系和保持。遗憾的是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从形式上考虑,如:采用游戏、谜语、儿歌、电教手段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种刺激所产生的兴趣是不能持久的。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可见,激发学生兴趣,对于点燃学生创作的火花至关重要。但怎样激发兴趣,诱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是语文教师最困惑的难题。多年的敦学经验使我感到要想点燃学生灵感的火花,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历史漫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图片史料和教学资源,是中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一味调味剂。文章从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欣赏漫画、激发学生创作漫画的兴趣以及运用漫画提高解题能力三个方面,谈谈漫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石洁 《考试周刊》2011,(23):33-34
本文主要论述了形式在油画创作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学生毕业创作中对形式概念内涵认识模糊的现象,指出了艺术创作的过程是一个从思考到实践的过程,从成效上来说形式对于创作起的积极作用应当引起足够重视。提高艺术的形式美感可以增强油画创作的视觉效果,而探索形式美的内涵对油画主题的表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范画,是美术教学中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其作用是给学生提供直观的艺术形象,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创作欲望,它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美术教学形式,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可行性。有不少人认为范画就是让学生用来"依样画葫芦"的,其实不然,如果使用得当它完全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才智。充分重视并发挥范  相似文献   

10.
张运玲 《文教资料》2014,(10):37-3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主动学习探索文言经典呢?本文从多媒体的运用、剧本演出、学生创作等角度作了方法探索。  相似文献   

11.
马青 《青海教育》2014,(11):33-33
律动教学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舞蹈素养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在动动、跳跳、玩玩、乐乐中感受、表现、创作舞蹈,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教师通过各种律动的设计,使学生享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感,同时达到促进人际交往和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在低段律动教学中“动”是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准确地表达肢体语言,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学生观察力低下的现状,本试从学生心理出发,提出了集观察与兴趣于一身的摄影这一有效的培养途径,并论述了具体操作时不可忽视的三个方面:激发鉴赏欲望,唤起创作动机;强化观察体验,提高创作兴趣;提倡摄影记录,突出语言思维。  相似文献   

13.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是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高校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提高学生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兴趣的激发,不是浅层的感性的直接兴趣的激发,而是一种稳定的理性的深层次的间接兴趣的激发,从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方面入手,紧抓学生的心理,突出情感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被激到内化,从一种心理过程转化为一种心理品质,实现从兴趣激发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面对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随之改变,应赋予作业新的生机,给以新的功能,让其呈现新的内容,从巩固性到拓展性,从后顾性到前瞻性,从技能性到方法性,从统一性到差异性,从批判性到鼓励性,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有一个质的提升,量的变化。一、形式上的新颖性兴趣是成功的动力。学生在枯燥的作业中很难扬起兴趣的风帆,没有兴趣,单调乏味的作业不但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而且还会产生厌倦心理和抵触情绪,学生往往只是消极应付。面对新课程,我们布置作业,不能再拘泥于传统,因循守旧,要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学生趣…  相似文献   

15.
招贴画能培养学生丰富的创作手法和对形式美感的把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能力,也适应现代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兴趣,让学生在内心产生心灵的震动,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创作热情,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深深体会到,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从写作中感受到作文苦中有乐,乐中有甜,其乐无穷,进而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如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呢?一、勤于观察,激发写作兴趣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海洋,生活是写作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17.
一、要培养学生美感,应激发学生兴趣要培养学生美感,应当激发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让学生以轻松、开心的态度进行学习,从而热爱美术,最终从艺术作品中体会到美。1.结合美术作品背景故事每一部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有其深  相似文献   

18.
王志艳 《学苑教育》2012,(22):73-73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十分扼要地说明了培养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是多么重要。学生对英语有了学习兴趣,自然就会主动地学习语言。将唱歌这种形式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去,能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的同时,要设法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的欲望和兴趣。  相似文献   

19.
钟天聪 《小学生》2011,(4):31-32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课堂上,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创作,他们也感到很困难或无从下笔,特别是小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指导在习作课中十分重要。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就是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它可以使人无意的、不知不觉观察某种事物,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我顺应学生的心理,注意从激发学生兴趣着眼,多渠道地指导学生观察、想象、训练学生说话、习作。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呢?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词、句、章的结合体,也是语、修、逻、文的集合部,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这就要求中学生在作文中要有创新意识。而近年来各省中考作文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考试形式——话题作文,正是这种创新意识的体现,它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激发他们的兴趣,唤起人们的创作激情,充分发挥联想想象,形式宽松、开放、灵活,彻底打破了套在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