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报刊竞争的日益加剧,除日报外,晚报、家庭报、都市报都在蚕食着广播电视报的领地,它们定期或不定期地刊登节目预告,有的甚至还刊登剧情介绍。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报也只有适度扩张,把晚报、都市报的强项——社会新闻打造成广播电视报的一个亮点,这样广播电视报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报刊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如何把社会新闻打造成广播电视报的亮点呢?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特别是晚报、都市报等报种的强势冲击,使得各家电视报在传统优势被削弱的情况下,不得不进行各种形式的改版,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纷纷开设和增加社会新闻版面,以增强自身立足市场的平衡能力。勿庸讳言,电视报做新闻,在时效性和信息量上都存在着先天不足的劣势,那么,怎样利用自身特点做好社会新闻,就成为电视报记者思考探索的问题。在这里,我仅根据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孙静 《记者摇篮》2004,(9):19-19
报纸,作为大众新闻传媒,不仅有传播新闻事实的功能,而且有评论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某些事件或现象、引导舆论导向的功能。广播电视报作为文化娱乐类报纸.虽然与党报、行业大报等有所不同,但其言论创作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导向“武器”。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特别是晚报、都市报等报种的强势冲击,使得各家电视报在传统优势被削弱的情况下,不得不进行各种形式的改版,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纷纷开设和增加社会新闻版面,以增强自身立足市场的竞争能力。勿庸讳言,电视报做新闻,在时效性和信息量上都存在着先天不足的劣势。那么,怎样利用自身特点做好社会新闻,就成为电视报记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这里,我仅根据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从“小”处着眼,关注百姓需求作为休闲娱乐性报纸,电视报自始至终关注的都是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而这种民本思想在新闻界…  相似文献   

5.
《青年记者》2007,(13):4-74
广播电视报的传统生存与新锐改革,生命的守望者——浅谈记者在矿难报道中的角色定位,诉诸感情还是诉诸理性——浅谈新闻评论中感情因素与理性因素的运用,反思“癌症村”现象与传媒环保传播责任[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刘建勋 《新闻知识》2004,(10):30-31
新闻的分类有各种不同的角度和方法。社会新闻的提法是新闻内容分类的一种。然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革使得新闻实践的追赶步伐越来越快,理论的研究往往难以跟上。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新闻,早已和传统新闻事业中的社会新闻在其性质、特点、采写编排方法、导向和效果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而其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足以引起新闻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充分关注。如媚俗猎奇,追求感官刺激:性别歧视,造成心理伤害;虚假失实,可信程度不足等等等等。我们对社会新闻热做冷思考,不是要让  相似文献   

7.
从美学观点出发,要树立广播电视报的独特风格,必须注意短新闻的语言美,使其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美感效果。本文将就此作一些粗浅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过去,城市广播电视报依靠“依托声屏,延伸和补充广播电视”,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席之地;今天,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读者阅读趣味的转变,城市广播电视报如果还局限于这个条条框框,无异于作蛮自缚。毫无疑问,我们应积极拓展报纸的内容。目前我国农村电视市场还不发达,阅读广播电视报的读者大多在城市。因此,城市广播电视报应该着重在“城市话题(社会热点、焦点,群众的兴奋点、关注点)、城市文化、城市生活”上做出亮点。依托广播电视,在复合新闻上下功夫,提升城市广电报的品质城市广播电视报作为广播电视的补充和延伸,在“补充和延伸”方面稍…  相似文献   

9.
管窥中国式"公共新闻"的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新闻又称“公民新闻”,出现在1990年左右的美国。最早提出“公共新闻”理念的学是纽约大学新闻学系的Jay Rosen教授,他认为“新闻记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还应该包含这样的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贺燕 《青年记者》2006,(22):60-61
广播电视报作为周报,无法在新闻时效性上多做章,因此深度报道是广播电视报欲在媒体大战中争先的制胜法宝。近几年来,潍坊广播电视报虽经几次改版,但是一直立足于把深度报道作为自己的强项来抓。在报业竞争中,如果把握住了“新”、“活”、“变”、“近”、“准”这五个准星,那么深度报道这枚利器将无坚不摧,无往不利。  相似文献   

11.
广播电视报娱乐新闻与传统日报和周刊娱乐新闻的不同 近些年,中国的娱乐新闻可以说十分发达.从学术角度看,娱乐新闻肯定不同于过去我们习以为常的严肃新闻.娱乐新闻有了自己的新内涵——娱乐“新闻化”.娱乐“新闻化”也可以看做是软新闻的“硬化”报道.①中国社科院曾经发布过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网民在阅读网络新闻的类型选择上,上网阅读最多的是娱乐新闻,其次才是国内外时事新闻、社会生活新闻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城市晚报对文化新闻的重视程度不断消减,大量的社会新闻、时政新闻以及其他实用类民生资讯,在数量、篇幅、版面等压缩了文化新闻的空间。文化新闻在不少城市晚报逐渐遭到冷落,主要还是文化新闻自身缺乏创新的缘故。且看一些城市晚报的文化新闻,有的将“娱乐”、“星闻”资讯作为主要卖点,缺乏地方特色与品位;有的文化活动的报道,读起来像“温吞水”。读者对文化新闻需求的口味与层次在不断提高,如何提升文化新闻档次、重创晚报“文化品牌”,让这些文化新闻像其他许多主流新闻类别和资讯一样,广受读者的欢迎呢?从2004年至今,《宁波晚报》在这方面作了诸多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孟菲 《记者摇篮》2007,(7):46-46
在最近这几年的新闻报道中,出现了同一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人物,众多媒体重复报道的现象。媒体一拥而上,网络报完电视报,电视报完报纸杂志还报。这些报道大多角  相似文献   

14.
对"新闻线人"热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的新闻线入主要是指,通过向媒体提供社会新闻线索来获取经济利益的一个人群。他们作为媒体一支日渐重要的编外队伍,在扩大新闻线索来源,减轻记搜集新闻线索的压力,加强地方新闻特别是地方社会新闻全面化和纵深化的发展,加强媒体与群众的联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媒体也  相似文献   

15.
南京的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将新闻之眼投向了社会新闻,从贴近性的角度看做得不错。但也有一些新闻做得有些出格了。比如“暗访卖淫女”的节目,将记如何与卖淫女接头、商谈、及卖淫女脱衣的镜头详细的呈现在了银屏上:比如“中介里的争端”的节目,将争议双方的对骂、对打,甚至连滴落的鲜血都给了特写性镜头。这样的新闻看了让人有种不适感,有些群众将之怒称为“新闻三级片“。  相似文献   

16.
随着报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网络平台下独 家新闻的锐减,新闻评论逐渐成为竞争的利器,因为相对于千 报一面的时事新闻来说,新闻评论更容易做到独家。本论文结 合中国青年报和南方都市报这两个时下比较前卫的报纸分析 探讨了新闻评论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的同时,也结合沈阳广 播电视报评论版(热门娱论)谈了娱乐评论也是广播电视报面 临报业激烈竞争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化中,“真”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新闻中的真,在意义上囊括了情真、意真、事真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什么新闻报道必须求真呢?这是因为新闻报道所写的东西都是社会生活中实际发生或正在发展着的事情,新闻记者的任务就是如实迅速地向读者报道社会生活的真相,及时准确地反映读者所关心、注目的人物和事件,它具有其他文体所无法比拟的真实、及时、快捷等新闻价值和文献价值,对社会舆论有着较大的影响,可以直接而有效地为社会现实和人民的利益服务。因此,这就要求新闻记  相似文献   

18.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化的今天,谁能出新、出奇,谁就能抓住受众的眼球,成为最后的赢家.作为地方媒体,利用好“近水楼台”的地方优势,做出令读者、同行“拍案”的新闻策划,则是当下媒体人应该更多考虑的重点.《唐山广播电视报》近年来不断推陈出新地推动新闻策划的实施,把握好三个“度”,使新闻策划成为唐山广播电视报的重要内力.  相似文献   

19.
张吉顺 《记者摇篮》2005,(10):35-36
随着报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网络平台下独家新闻的锐减,新闻评论逐渐成为竞争的利器,因为相对于千报一面的时事新闻来说,新闻评论更容易做到独家。本论文结合中国青年报和南方都市报这两个时下比较前卫的报纸分析探讨了新闻评论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的同时,也结合沈阳广播电视报评论版(热门娱论)谈了娱乐评论也是广播电视报面临报业激烈竞争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作为当前媒体新闻的一大热门品种,正被各家媒体主打着高举着。但如果我们问一句:什么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有什么不同?民生新闻的操作们恐怕很难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因为不少人从来就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些问题。只是拿它当做一个新招牌引人注意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