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兴趣领航,诵读之花以"趣"催化学生对国学的认识,还停留在浅显的阶段,因此,激发学生课外正确选择读物的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真正产生一种想阅读的内驱力,学生才会乐此不疲地主动地去诵读、探究,逐渐掌握诵读法,养成诵读习惯,提高诵读能力。(一)设悬念,究根底故事人人都爱听,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或悬念百出的  相似文献   

2.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的知识。一般的做法如下:
  1. 巧设悬念诱发兴趣。人人都爱听故事,教师声情并茂,娓娓道来,同学们津津有味地听着,教师戛然收声,告之学生: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皇帝的新装》的故事,当我讲到那位皇帝兴致勃勃地去看两个骗子织布,第二天游行的时候,皇帝穿着那件可笑的“新装”……讲到这,我戛然而止。  相似文献   

3.
李冉冉 《海南教育》2013,(10):56-56
<正>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就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心理需求。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农村小学生来说,教师更应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一、师生同读,做孩子读书的引路人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童谣、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说老师要讲故事,个个  相似文献   

4.
一、课始激趣   1.故事引趣。人人都爱听故事,尤其是小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文的学习,学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精神会更振奋,学习热情会更高涨。一些短小的故事,教师可添枝加叶,娓娓道来,面对一些情节曲折,内容宠杂的长故事,教师可精选一个片断,巧设一个悬念来激起学生对整个故事产生兴趣,进而促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诱发出求知的强大内驱力。   2.揭题导趣。课题是整篇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些课题本身就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如《吃墨水的故事》这个题目就很新奇。我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是这样通过揭题来导趣的:我在…  相似文献   

5.
康佩林 《甘肃教育》2014,(13):96-96
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的延伸、拓展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桥梁。那么,教师应如何针对教学实际情况,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呢?笔者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读书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那些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学生,他们一听教师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竖立,迫不  相似文献   

6.
喻劲梅 《福建教育》2007,(10):54-55
一、故事教学法的优点利用故事教授外语在国外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长期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枯燥单调的。一味地教师讲、学生听,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因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生动幽默、通俗易懂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产生兴趣时,会好奇地、有目的地听,听懂了就会有满足感,还会转述给别人听,从而很好地解决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问题。更重要的是,故事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故事教学首先要求学生听故事,这就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听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都是爱听故事的。若教师能把教学融入故事情节中,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知识上。  相似文献   

8.
一、利用“故事引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欣喜的目光.嘴角露出甜蜜的微笑。根据孩子们的这一特点.我总是选择一些益智、趣味性较强的符合少儿心理特点的故事作生动的讲述.有时给孩子们揭示故事的结果。有时给孩子们特意留有空白。当讲完故事后再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课外书.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相似文献   

9.
一、兴趣的培养听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主动、积极的过程。只有当学生有了听的愿望时,他们才能专心地听。众所周知,音乐能够吸引人,标准、流利的语言也是一种乐音,也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可把两者结合起来,给学生选取有音乐的听力材料,或者教师可以边读课文边播放音乐,把音乐的美和语言的美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听的欲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通过设置悬念或疑问来培养学生对听的兴趣。对一些有故事情节的材料,教师只给学生讲故事的一部分,或边听边讲解一部分,留下一部分或是结尾让学生在课后听。产…  相似文献   

10.
悬念作为艺术作品的一种巧妙的处理手法,有其独特的优势。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结合文本特点,在导入时设置悬念以激发兴趣,在意外结局处设置悬念以引导探究,在结尾处设置悬念以发散思维。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听课更认真;同时使课堂焕发出不一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56):15-16
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是小学生该养成的良好习惯,更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性教育。然而,读书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件单调乏味的事,要想让孩子多读书,就必须让孩子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学生读书才能持久、深入。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用具有悬念的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多问为什么,启发学生深刻领会文本字里行间的内涵,让学生用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式感悟文本中的道理。通过这种"趣—问—悟"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并归纳出人生的道理,演绎精彩人生。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后的收获和体会;在班级中努力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气氛。  相似文献   

13.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桎梏下,家长、学生都只关心考试分数,要想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老师是要花费一番心思的。我的比较成功的做法有以下几点。一、悬念吸引法低中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好奇心强,特别关心故事中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结局。利用这一特点,我抓住机会为学生讲故事,一般利用语文课最后几分钟跟学生讲一个较长的故事,讲着讲着就打下课铃了。学生追着问:"后来呢?""后来呢?"我假装很无奈地告诉他们:"这个故事很长,现在讲不完了。后面的内容更精彩,这个故事就藏在这本书里,要不先借  相似文献   

14.
爱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作为数学老师,要经常准备一些数学问题故事、数学家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故事能将学生牢牢吸引,想不认真听讲都很难.这就是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作文教学,长期以来重复着这样一个公式:布置——习作——批改。学生怕写,教师怕批。针对这种现象,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 根据《大纲》要求,我在阅读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根据小学生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抓住不放,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故事会》、《故事大王》、《故事精选》、《小学生》、《少年文史报》等报章、杂志,并组织学生把自己读到的、自己喜爱的故事主要内容讲给同学们听。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也更喜爱各种课外读物了,只要课余有时间,他们就自觉地读书,还能把《猫头鹰》、《啄木鸟》等许多故事,童话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来。学生在阅读中开阔了视野,激发了求知欲,具有了自觉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兴趣小组活动课上,教师开门见山地说:“同学们,想听悦耳的鸟鸣声吗?”“想!”学生们异口同声。教师拿出一支事先做好的鸟笛,吹给孩子们听。孩子们听着,好奇心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明确要求,学生小学阶段的阅读总量在145万字以上。因此,在做好课本教学的同时,指导学生充分地进行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一、打造阅读环境大部分读者都喜欢温馨、舒适、有趣的阅读环境。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一个“令人流连”的班级图书角,更能从外部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图书的陈列方式,影响着图书是否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陈列完美的图书不仅是图书馆的最佳装饰,更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调动孩子们的阅读欲望。适宜的书籍、精心设计陈列方式,能让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积极地投入到识字活动中去。趣味识字法形式多样,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学习气氛里进行有趣、有效识字,学生更容易掌握识字方法,从而不断地提高识字能力。一、故事识字法故事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孩子们喜欢听故事,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识字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把一些抽象、枯燥的汉字演绎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达到准  相似文献   

19.
教师要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或者谈谈自己的读书感受和体会。老师在激起兴趣后,要有选择地给他们推荐课后阅读书籍。教师要善于组织交流,促进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作者,了解故事主要人物和故事概况。 2.通过设置悬念、猜读、品味精彩片段等形式,引发阅读期待,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初步感知故事及人物形象。 3.通过导读活动,学习阅读整本书的方法,激发读书热情,享受读书的乐趣。【教学重点】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