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引言 图书馆日常工作中,读者丢书时有发生,丢书赔偿约定俗成.丢书赔偿有两种方式:一是赔书,即读者用相同图书偿还图书馆;再就是赔款,即根据图书馆有关遗失图书赔偿规定,赔付一定金额补偿馆藏损失.  相似文献   

2.
一种赔书现象的透视廖正能,刘远秀(重庆大学图书馆)在图书馆自动化流通管理中,经常有这样一种赔书现象,即读者已赔偿的图书后来又在馆内找到了。这种赔书现象不仅给读者带来了经济损失,使其蒙受不白之冤,同时还给流通工作造成了困难.首先,读者将图书归还后仍要求...  相似文献   

3.
刍议丢书赔偿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丢书赔偿制度备受争议.对广西工学院图书馆现行丢书赔书制度的弊端进行分析;详细论述通过判断图书的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来确定图书价值的方法.根据图书的价值的不同,阐述该馆合理解决丢书赔偿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图书馆的基层工作中兼管读者遗失图书我赔书工作、发现有些读者的赔书,实际上是在“买书”。因为图书并没有遗失,而是读者想占为己有,不原归还了,于是向我们声称:书已遗失,原来赔偿。为什么会出现读者“买书”现象呢?据分析,不外乎有这几种原因:  相似文献   

5.
各公共图书馆图书丢失赔书的情况日趋严重,给馆藏的完整性造成了损失。分析读者丢书的原因、赔书心态和赔书量增加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一定措施:如加强读者思想教育、定期修订赔书制度等,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6.
本人在图书馆的流通服务中兼管读者遗失图书的赔书工作,经常发现有些读者不是来赔书,而实际上是在“买书”。因为这些读者所借的图书并没有丢失,而是读者自己想占为己有,不愿归还了,于是向我们管理人员声称:书已遗失,愿来赔偿。  相似文献   

7.
图书在借阅流通过程中,读者由于各种原因产生遗失图书的状况普遍存在,影响了图书馆的馆藏完整性和文献的利用.本文通过分析本校读者遗失图书的类别,同时结合近年来赔书制度改革下的个性化赔书服务情况,提出一些灵活可行的方法,同时就赔书的分编处理流程做一介绍,供大家参考、商榷.  相似文献   

8.
在图书读者服务工作中,经常有这样一种赔书现象,有些读者为了将借到手的图书永远据为己有而谎称丢失,甘愿高价赔偿,这种赔书现象在图书馆中屡有发生,应引起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赔书”现象与赔偿制度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赔书"现象的分析,指出了传统赔书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新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最美的书”评选自2003年创立以来已举办15届,每年的获奖图书都会选送至德国莱比锡参加次年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至今已评选出321种“中国最美的书”,其中19种获“世界最美的书”荣誉。作者以“中国最美的书”的始创者和组织者的独特视角,讲述了“中国最美的书”如何走向世界、“世界最美的书”如何走入中国的精彩历程。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理解和运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增加的关于著作权侵权损害惩罚性赔偿制度,文章对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主观方面、客观方面、损害后果以及罚赔数额等进行了探析,并厘清著作权侵权中惩罚性赔偿、补偿性赔偿和法定补偿的关系,以期在保护著作权人权益的基础上,推动著作权的有效利用,促进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12.
杨秀云 《历史档案》2012,(1):106-111
1905年12月18日流血冲突发生后,上海公堂案交涉发生逆转。两年的善后交涉,英国由被动转为主动,闭口不提事发原因及对死伤华民的抚恤,却执意索赔巨款,其他列强也附和讹诈。清政府和地方交涉大员先是据理力争,拒绝赔偿,继则欲折中通融,力求互赔免赔,均未果。最终被迫以前上海道袁树勋的名义赔款妥协结案。此案的后续交涉充分暴露出英国恃强凌弱的一贯作为,也折射出清季中国办理外交之辛酸艰难。  相似文献   

13.
藏书建设不可忽视的问题──浅析图书的赔罚周卓娅,刘玉声(浙江大学图书馆)--一图书馆的藏书是国家的资源和财富,是图书馆开展读者工作、传播知识、交流情报、进行教育的物质基础。图书的数量、质量、完整与否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对图书馆的读者来说,图书是...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图书馆读者因损书、丢失图书而赔偿的情况较为常见,这些书一般是读者比较喜欢、借阅率较高的图书。赔偿后的图书的补做工作按常规是由采编部处理后才能上架。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造成赔偿的书不能及时上架流通,影响了读者的借阅及资源的共享。为了提高图书馆的馆藏利用率,减轻采编部的工作负担,本人认为以下方法能较快捷的将赔偿的图书补做后再与读者见面。1 读者赔偿的书一般由于损毁和丢失不能再流通的,并且按要求所赔的书的内容、作者、出版社要一样,价格不低于原书价。所以补做时只要用上原书的财产号、条形码和索书号可…  相似文献   

15.
醉茶消客所辑关于茶的诗文,没有序跋,首页已失,不知原来是什么书名。南京图书馆早先将其标作“《茶书》抄本”,《茶书总目提要》按照清代《茶书》加以收录,其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改定为“《茶书七种》七卷,明抄本”。《茶书七种》七卷现存二份抄本,旧抄本藏在南京图书馆,转抄本存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所藏本在《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中题作“《石鼎联句》抄本”,副题为“历代咏茶诗汇编”。这些书名不同的抄本,实质上是同一部茶书。  相似文献   

16.
美术书对“书感”的要求比一般的图书要高,因为它的受众是对美受过专业训练和有高要求的人.要设计出好的“书感”的美术书,需要根据书的用途决定开本,根据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决定版式,根据书中作品的风格决定设计风格,此外还要做出书的生命和灵魂.  相似文献   

17.
数字出版时代,纸媒出版物日渐式微,与之并立共生的书籍设计艺术,为了生存与发展,正通过自我探索,试图找到合适的生存途径.“书筑”“书戏”“书雕”等富有探索性的“书艺”创作观念与设计方法应时而生.“书筑”重在强化三维时空关系,使书籍真正成为真实现实与虚拟现实并存的体验“场所”(Locus);“书戏”强调设计创意点的趣味性,通过“玩赏”“嬉戏”等设计形式,吸引观众参与互动;实用功能性“书雕”则运用“拟态”“仿生”“曲变”等雕塑创作手法,使书籍外观造型雕塑化,用以增加“书艺”的艺术感染力.一言以蔽之,以上所述内容不啻是“书艺”生存有效的自我探索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玉海》卷一二一所谓唐代中书省“直中书郎”,应为“直中书省”。“直中书省”源于东晋的“直西省”,南北朝皆有设任,主要以他官直中书省,掌诏诰。唐代的“直中书省”即中书省额外直官,与南北朝相比,其任命更具灵活性,主要职能由专掌诏命变为掌诏命或备顾问。唐太宗时最为多见,其后随着政治需求和职官设置的变化而逐渐减少,中唐之后便不再置。  相似文献   

19.
理赔书是受理索赔的函,是指在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违约一方答复遭受损失的一方受理赔偿时出具的书面文书材料。 理赔书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第一,体现平等互利原则 理赔书可以体现双方平等互利的原则。 第二,建立良好关系手段 违约一方根据经济合同的规定,提出理赔书,实事求是地向对方承认自己的违约,并明确答复赔偿的金额与方式等,是维护自己的国际信誉、建立良好的贸易合作关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奖项     
《全国新书目》2010,(7):7-7
《诗经》荣膺“世界最美的书”称号 本刊讯(记者 杨莉)在2010年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由中国选送、曾获2009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的《诗经》一书,榜上有名。“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工作每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