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知道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个板块,它穿插于每册的教学内容当中.由于不是考试内容,很多教师对其都不够重视,要么让学生随意地自由阅读;要么教师随意地谈谈,一笔带过;更有甚者,索性对其视而不见.这么好的教学资源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实在是太可惜了.大家都知道,数学教材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知识载体,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依据.只有对教材进行全面的、深入细致的分析,真正领会教材的实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教师教学用书》上对如何用它并没有给出建议.到底什么时候用,怎样用,下面我就来谈谈对"你知道吗"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
苏教版"你知道吗"板块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激活"你知道吗"板块的教学功能,可以充分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促成学生的数学思考,从而形成有文化意味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3.
阅读课程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主力,在各地受到广泛重视。我校以"适宜儿童"的小学"数学阅读"课程建设作为主要抓手,推动课程改革。本文从我校进行"适宜儿童"的小学"数学阅读"课程建设的缘起、推进策略以及反思三个方面,介绍了我校进行"适宜儿童"的小学"数学阅读"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教材“你知道吗”栏目设计是富有创意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研究教材。准确定位“你知道吗”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丰富“你知道吗”教学内涵,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引导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你知道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新增设的栏目,它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传承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它的呈现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6.
王玉琴 《甘肃教育》2021,(6):188-189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版颁布后,情感态度目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特点、体会数学价值。“你知道吗”板块包含数学名家故事、数学名著、数学与生活的结合、名题史料等,体现了数学文化及其价值,正是学生了解数学特点和体会数学价值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此,教师必须注重“你知道吗”板块教学,以情感目标为导向,采用有关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文章从与课堂衔接、问题对接、生活实际融合、文化渗透结合等角度,提出了“你知道吗”教学策略,并进行了具体的教学实践,以期顺利实施“你知道吗”板块教学,切实发挥该板块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伴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要领、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应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修订后的教材,除了文本内容以外,还增加了很多数学阅读方面的材料,如"生活中的数学""你知道吗?""数学游戏"等等,很显然,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正>"阅读材料"是新教材的新增内容,内容虽新,但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当前教师对"阅读材料"使用现状的分析,通过近一年的实践,总结出了将"阅读材料"直接引用激发学习的兴趣,适当修改创设成教学情境,深入挖掘改编成探究性问题,史料展开作为人文教育的素材等四种有效利用阅读材料的教学策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都编有"你知道吗""数学万花筒"等栏目(为了叙述的方便以下简称"阅读材料")。教材中的每一篇"阅读材料"都是紧紧扣住有关教材知识设计的,实际上是对课本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扩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数学是一种文化”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同,在数学课程中重视数学的文化价值也渐已成为共识。为此,各版本教材以“你知道吗”“数学阅读~数学百花园”“数学万花筒”等为题设置专栏进行显性体现。其中,“你知道吗”为众多版本教材用得最多的标题。但是,很多一线教师对这个教学栏目并未足够重视,有的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有的将其当成知识传授.有的甚至视而不见,资源利用率低.教学方法单调,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阅读材料是指在教材正文之后的数学小史料、小知识和数学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关系。这些材料主要是对教材中重要数学概念的背景介绍,知识的延伸拓宽和实际应用,以及数学发展的一些历史等。各种版本的教材均有丰富的阅读材料,如北师大版教材(以下以此教材为例)通过“数学万花筒”、“数学阅读”、“你知道吗”等形式来呈现。这些材料中往往包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对学生理解数学,特别是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明确各类阅读材料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其教学功能,并在教学中合理利用阅读材料,发挥其最大功效。下面就此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1.
"你知道吗"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中激发学生数学探究欲望,联通课内外的桥梁。在实际教学时,有的教师对这栏目内容把握不准,教学思路不清晰,不知道该如何实施教学;有的照本宣科读一遍;有的干脆省略不教,导致这一内容成了教学时可有可无的附属。基于此,笔者从拓展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着手,创设问题,指导阅读,拓展思维新视域,不断推动学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苏教版数学教材开辟了栏目"你知道吗",在配套使用的"教学用书"中概括其是"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背景知识,数学发展史料,以及有关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等",作用是"让学生在学习相关数学内容时,进一步拓展知识视野、增强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并且在预留的大约25%的教学时间里包括阅读、教学"你知道吗"的机动时间。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的内容重视不够,只在公开课中偶尔会提及,在平时教学中或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或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7月19日—20日,儿童阅读走进草原——"基于统编教材理念的儿童阅读"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民族小学举办。该活动由儿童阅读课程研究中心和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深圳市共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活动主题是"基于统编教材理念的儿童阅读"。李怀源、王文丽、赵志祥、武凤霞、张立军、井  相似文献   

14.
柯秀妹 《天津教育》2022,(12):41-43
<正>“统计与概率”这一板块的内容在新课程中得到较大的重视,成为和“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并列的四大板块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对本板块的教学存在一些认识偏差,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笔者的立项课题“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小板块教学实践研究”旨在通过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使一线教师对小板块教材解读方法、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所启发和帮助。一、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概念统计在第一学段是数据统计初步,  相似文献   

15.
正本轮课程改革把"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作为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注重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文化,从而实现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教材中的"你知道吗"能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方法和思想的理解;帮助学生体会数学创造过程,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文化价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1,(82):70-72
"你知道吗?"栏目是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传承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对这一栏目的教学缺乏合理的定位,有效的教学策略也不多。为此,文章通过解读教材、整合教学、创建平台,有效挖掘利用"你知道吗?"的教学价值和教学内涵,着力让学生关注数学背景知识,感受数学文化魅力,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有深刻的领悟;通过感性的外衣,让学生更接近数学的真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7.
“你知道吗”栏目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中的独创。如何在教学中将“你知道吗”的功效落到实处呢?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学,更是一种数学文化传播活动,这不仅体现在数学教学中,也体现在数学教材编写中。苏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你知道吗”是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介绍数学背景知识、传播数学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了解目前教学实践中,教师、学生如何使用“你知道吗”,以及实验教材在这一方面编写的科学性、合理性,我们在上学期期末,  相似文献   

19.
刘如燕 《广西教育》2014,(45):49-50
正关于"书面语表达"这个概念,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表述:第一学段1-2年级为"写话",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为"习作",第四学段7-9年级为"写作"。这间接表明,在书面语表达的教学方面,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从新教材的编排上看,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以识字、阅读为主,语言表达以"听说活动"的形式呈现,注重培养听和说的  相似文献   

20.
在现行的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中,有许多你知道吗的阅读材料,其中内容各不相同,有介绍数学史的,有介绍数学家生平和事迹的,有介绍数学概念来源的,也有介绍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