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征决定了实训教学的重要地位,实训包括基础实训和专业实训。高职院校通过开展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电类基础实训教学,并从实训环境、实训条件、实训管理模式等多方面促进基础实训教学的开展,更能激发学生对基础实训的兴趣,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电工、电子基础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提出了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新体系。该体系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中心,树立实训为教学核心的理念;以保障学生实训资源、服务学生为中心,建立全院统筹的实训教学管理及执行组织;以满足学生就业为中心,建立面向社会行业企业的实训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素养为中心,营造真实或高仿真度的职业环境;以提高学生教育质量为中心,建立增强实训教师水平的师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于跃忠 《职教通讯》2012,(15):72-74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充分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问题,而实训教学对于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实训教学成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构建了机械专业实训教学中学生能力的评价体系。通过对实训过程中学生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秩序、关键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帮助其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就业观念,进而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素质和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从事专业建设和教学的经验,以数控职业技术教育为切入点,结合我院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训为主线,以全面素质培养为主旨"的四位一体教学方针。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机构,需要更加重视劳动教育的开展,要紧密结合专业特点,以各个专业的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同时,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有机融合,开发符合学生发展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展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6.
实习实训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其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教育和促进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本文对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实训的德育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师学前科学领域实训课程应以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领域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为目标,以幼儿科学实验(制作)实训、集体科学教育活动实训、科学区域活动实训、一日生活活动实训等四大模块为内容体系,采取"五三一"教学模式和"三三制"评价体系,从而保障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西北社区学院基于"能力本位"的烹饪专业实训教学专业设置科学,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合理,教师德才兼备,技能全面,适时进行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重视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平台,在实训中注重营销,多方位推介学生。同时,西北社区学院注意与媒体、社区的沟通。这些实训教学模式体现出来的特点对我国高职教育实训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职业技术教育主题式模拟实训教学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就决定了它的模拟实训教学必须以职业问题为中心,以实际操作为培养能力的途径,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文章在分析目前职业技术教育模拟实训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主题式模拟实训教学内涵和主要类型以及主题式模拟实训教学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王艳 《考试周刊》2014,(36):134-134
<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随着人才市场越来越重视技能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师也应将创新精神贯彻落实到电子实训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专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下面,笔者结合电子实训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响应素质教育、时代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呼唤。一、精心备好实训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实训教学是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实训模式,文章提出并倡导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强调将学生视为课堂中心,在仿真商务情境中完成实训任务的"项目驱动"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培养学生商务英语职业能力,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2.
夏泳 《华章》2010,(24)
"工学结合"是指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外贸函电>是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及商务英语专业必修的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该课程的实训教学是相当重要的.本文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外贸函电>实训教学,认为要使学生学好外贸函电,应坚持"理论来源干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的原则,强调在<外贸函电>实训教学中提供给学生真实的商务环境及其案例,使学生在模拟实际操作中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问题为导向,从剖析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入手,详细梳理党的教育方针中关于"五育"的表述.以时间为轴线,全景展示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回归历程.通过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来分析劳动教育推动"五育融合"的实践理路.通过劳动教育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等课程主渠道,探讨劳动教育的内容与方式.通过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等四个实践性较强的重要教育平台,探求劳动教育融入其中的方式方法,形成新时代高校全课程、全方位、全过程劳动育人的清晰路径,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于跃忠 《考试周刊》2013,(44):122-123
数控技能低碳教学是指将"低碳教育"贯穿数控实训教学始终,在原有的数控实训教学中融入"低碳"教育的教学。要坚持以节能、降耗、少污染的低碳机械制造为教学目标,使学生深刻领会低碳制造,并让低碳理念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本文分析了低碳数控技能教学的必要性、教学原则、教学过程管理及教学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5.
周锋 《教育教学论坛》2012,(36):223-224
本文在电子产业发展和校企合作背景下,结合校企合作公共实训基地运作的实践经验,探讨电子电工专业实训课程教改。提升电子电工专业教育有效途径:从"建立课程-实训-顶岗"三位一体的实训教学体系入手,逐步形成以实训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实训为核心的岗位技能实训体系;在实训中融入就业创业教育,真正实现电子技术"做中学,学中做"体验式实训,提高学生就业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素养教育既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实训教学的必备元素,也是补齐"00后"和扩招生劳动素养短板的客观要求。阐述了社会主义劳动本位论,基于动态贝叶斯学习和模仿构建劳动教育动力机制、学习机制和支持机制,描绘了教育需要—价值观培植—技能掌握—行为塑造—习惯养成—价值贡献的劳动教育路线图。针对核心素养培育体系不完善、技术手段缺乏、校企合作不充分、教师素养参差不齐等问题,提出改革高职课程设置,整合实训实习基地,统筹开展劳动教育与实践教学;实行多元化高职招生制度,加强教师劳动素养培养和劳动本位校园文化建设;试行新型社会化办学,以校企合作和定岗劳动推进现代学徒制等劳动教育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对高职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基于职业教育"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理念,采用任务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方法,以信息化教学为手段,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将"双绞线及其制作"课程的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拓展三大部分。课堂实施以制作网线为任务设定规范与工序、制作与检测、应用与提高三个情景化关卡,实现了从传统意义的实训教学向多媒体、多元化、全面评价的实训教学有效转化,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人工智能语境下劳动教育的适应路径是对现实需求的积极回应。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劳动教育以劳动认同、劳动思维的培养为核心目标,以协作劳动为主要组织形式,以劳动实践为关键路径,力求在具身体验中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情感。为应对城乡、设计者与参与者、生生间的数字鸿沟、教师教学能力孱弱及大众传媒把关不力等一系列挑战,将人工智能的优势贯穿于劳动教育教学、管理与资源建设中,在"亲职教育"和"亲子教学"过程中转变家长观念;以典型劳模为载体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凭借"云教学"模式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并以区为项目、以校为单位,建立学校劳动教育智能监测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9.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Z1):128-130
在军队院校教育全面实行"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前提下,通过分析军队院校实训课程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以"钳工技能实训"课程为载体,分别从明确学习目标、模块化教学以及考核结果3个方面进行了实战化课程体系建设,加强了实训教学与部队精神的衔接,完善了钳工实训教学的模块化训练,探讨了如何通过钳工技能实训课程来提高学员对装、设备的维护保养能力。  相似文献   

20.
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从1958年开始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时期,学校构建劳动教育体系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构建以"立身修心"为总体目标,以"修德、明理、尚学、生才"为教育基本元素的课程体系;二是促进学科融合,强化劳动教育;三是实施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劳动习惯养成教育;四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五是坚持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