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直播作为一种之于社会的改造性力量,主要通过赋权一般大众而实现.普通用户成为网络主播,实现生产转向,即从传统的"固定内容"生产到作为关系表达的"流动内容"生产.这打破了"内容即资讯"的单一传播理念,带来了内容范式的革新.作为一种时空"拼贴"与"镶嵌"技术,网络直播的核心逻辑是关系搭建,它通过异域时空的同在、拼接与嵌入,使前技术时代"完整的身体"在直播平台中回归、复位,不仅实现现实社会关系的"上网"与重构,还使新型网络社会关系得以组建.同时,拥有完整身体的网络直播通过复现生活场景,成为一种地地道道的"关系型媒介",为情感满足和新媒体经济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2.
相较技术层面的优化,网络直播媒介在人性化层面的延伸更加明显,人性化逻辑成为牵引直播媒介进化的主要力量.基于媒介演进人性化趋势的视角,文章考察影响网络直播演进的人性需求,并探讨网络直播如何沿着深度适应人性需求的逻辑延伸.具体地说,网络直播的人性化逻辑是通过满足人实时同步的基础交流诉求,传播日常生活内容的物理诉求及情境化互动、分享的心理诉求,媒介向着消弭、延展、情境化的方向发展,即以去中介化的发展路径将网络直播空间延展至日常生活,构建更有温度的媒介情境,实现人的"感觉总体"回归.然而,网络直播在带来极致人性化体验的同时,也可能让人付出去社会化的代价,使人独立生存能力降低,出现"个体孤岛".  相似文献   

3.
2016年,移动直播成为整个传媒业的焦点,直播行业用户规模快速增长,市场份额迅速扩张,直播逐渐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直播平台也发展到200多家。与映客、斗鱼TV等直播平台相比,一直播作为移动直播领域的后起之秀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虽然因起步较晚追赶之路稍显艰难,但不论是在多元化内容生产、网络正能量传播还是在内容监管方面,一直播的表现都相对突出。因此,本文以"一直播"作为典型案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分析一直播这一年的发展情况和突出表现,探讨移动直播行业目前发展的特征、困境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网络直播是互联网技术和资本力量双重作用下产生的景观,其作为一种新兴网络传播模式和视觉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网民的青睐。尤其是受到疫情的影响,网络直播带货更是2020年的最大"风口"。本文基于德波的景观社会的理论视角,探讨以网络直播为代表的新媒介形态作为一种景观呈现形式,如何加剧了景观的弥散与渗透,其火爆背后的表层和深层逻辑如何,技术支撑和资本运作下网络直播如何塑造景观以"迷惑"受众产生消费。  相似文献   

5.
马宁  阮一婷 《传媒》2021,(10):55-56
当前,以电商、真人秀、游戏等直播为代表的传播形态广受关注,网络直播自2016年"中国网络直播元年"发展至今,用户规模已突破六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直播带货进一步推动了电商直播普及应用,但以主播为焦点的舆情事件也层出不穷.在以直播平台、MCN机构、网络主播、商业企业以及监管机构、协会组织等为主体的网络直播数字文化传播体系下,有效的自律他律已成为网络直播发展需要从数字媒介素养、社会协同共治等方面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巍 《东南传播》2021,(10):44-47
"场景符号化"是融媒体时代电商直播的主流范式.电商直播不仅作为商业行为展现出无限的经济活力,更在符号消费的文化意涵上深刻地影响了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导向.在市场、消费者、主播等多主体的互动下,电商直播得以创造性地利用各种符号系统建构出一个绚丽的消费神话,并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这一逻辑.消费者易被这种幻象所俘获,出现消费目的异化、自身情境感知力弱化、消费判断情绪化、消费道德庸俗化等诸多问题,值得人们洞察和反思.  相似文献   

7.
周安琪 《出版广角》2016,(19):72-73
移动直播风口,新闻媒体显然不能照搬网红那一套就万事大吉.文章从互联网时代传播逻辑的变革,新闻媒体的直播选题思路,"一次采集、多次分发"的生产模式以及网络编辑、主播的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探究新闻资讯类客户端该如何把握机遇,保持定力,借风前行.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网络视频直播行业.与传统媒体视频相比,网络视频直播表现出突出的互动性、多样性、自主性、效益性和真实性.网络视频直播快速繁荣的同时,也呈现出无序发展与管理混乱一面.本文主要对网络视频直播特点进行分析,并基于其特点与现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2016年是网络直播井喷式发展的一年,本文对比研究分析了"蓄谋已久"的大众传播时代和"随时随地"的移动互联时代的直播特点,由此探求出在这样的变化中全民直播的问题以及其建构意义,力图在客观的审视中提出对全民直播现象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科技的发展,催生了新的媒介形态和传播逻辑。这不仅推动了传统媒体的转型,也迫使主流媒体发展网络直播。基于互联网逻辑的"直播+新闻"一经推出,便成为主流媒体的"网红""爆款"。究其原因,是其满足了观众的深层次心理需求,增强了用户黏性。本文从直播抓"老赖"说起,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新闻直播蓬勃发展的原因,以期为传统媒体转型和新闻直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科技的发展,催生了新的媒介形态和传播逻辑。这不仅推动了传统媒体的转型,也迫使主流媒体发展网络直播。基于互联网逻辑的"直播+新闻"一经推出,便成为主流媒体的"网红""爆款"。究其原因,是其满足了观众的深层次心理需求,增强了用户黏性。本文从直播抓"老赖"说起,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新闻直播蓬勃发展的原因,以期为传统媒体转型和新闻直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来,网络直播备受关注,有人称2016年是"中国网络直播元年",国家、各互联网巨头、社会及其个人纷纷置身于网络直播中,秀场、体育、电竞、电商等各类直播形态层出不穷。因此,让人不禁要问,为什么网络直播会这么火爆呢?本文试图从社会环境、网络直播特点和观众心理等方面去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许多与互联网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相继涌现,网络视频直播就是其中一个独具代表性的新兴产业.它具有强大的传播性、互动性,广泛的受众性和独具特色的盈利模式.本文将重点探究网络视频直播的发展现状,分析它的目标受众情况,运用对比分析法,分析各大视频直播网站,探究现今网络视频直播内容和盈利等方面的发展模式,并且归纳总结现今网络视频直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鲜宁  张静 《今传媒》2017,25(11)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层出不穷,新媒体全面发展和普及,网络直播平台可谓风头正劲,其在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同时由于利益驱使,不少网络直播充斥着低俗、色情、暴力、广告、伪慈善等乱象,给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本文主要围绕网络直播乱象为例,分析了网络直播平台的盈利模式、乱象成因并列举了一些直播失范现象,试图探寻网络直播的健康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杨胜忠  陈勤 《声屏世界》2016,(12):16-18
2016年1月斗鱼"直播造娃娃"事件的爆出,加速了相关部门对于网络直播行业的监管步伐.文化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及地方文化执法部门,相续加入到网络直播行业的监管队列当中,网络直播行业进入了"管控时代".2016年9月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文件《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预示着网络直播行业第一次洗牌、分流时刻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网络公益直播开创了公益传播的新途径,按不同分类方法,可分为秀场直播和事件直播、专业直播和非专业直播等多种直播模式.其具有让公益事业运作更加透明、为泛娱乐时代的网络直播正名、助推全民公益文化氛围形成等多种功能.本文从模式和类型入手,探讨网络公益直播的价值所在,并提出其应在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间取得平衡,规范其存在的不良行为,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4G以及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设备日渐普及,使网络直播迅速发展。网民只需一台电脑(手机)即可进行网络直播。网络直播提供了新的强大的传播方式,但也存在低俗、暴力等有害信息传播,给我国网络管理带来新的风险。"网红"的出现,大量粉丝话题、强大的商业变现能力、日益延伸的产业链,深刻地影响着网络传播格局。《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的实施,将有利于改善网络直播风险防治,改善互联网治理环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直播行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网络直播平台层出不穷,直播人数急剧增加.针对网络直播热点事件的频发,本文从网络主播、网络平台等角度去探析网络直播行业的传播特征以及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内容低俗、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追求即时效益、功利化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求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直播风气.  相似文献   

19.
周冰冰  周孟杰  曾喆 《视听》2022,(2):22-24
电商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型的扶贫模式,是电子商务在网络扶贫上的全新探索,在推进扶贫工作进展、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助农过程中,政府、市场与媒体组织分别呈现"引导—参与"模式、"扶持—消费"模式与"网络—行动"模式.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下,短视频直播助农仍存在架构失准、监管失效、审核失范等问题,因而需推动政府...  相似文献   

20.
视频直播将成为"两微一端"后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用户量、传播力迎来更大突破,"边走边看边播"和具有"临场感"的移动视频直播时代已经到来,因此笔者以互动仪式链这一理论分析了直播间内部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