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速度滑冰教练员促进运动员技术提高的技巧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改进运动员速滑技术对各级速滑教练员永远是一个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世界冠军王曼丽的教练在其多年的运动训练过程中,为了改进其技术采用了各种方法。主要介绍了王曼丽的教练寻找运动员主要技术缺点与产生的原因,以及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法分析、研究速滑技术与改进运动员的技术等等,并指出运用这些方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速滑运动员的恢复训练与辅助手段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速滑运动是一项培养周期非常长的运动项目,培养一个速滑世界冠军,至少需要15年左右时间。在这漫长时间里,不仅要训练好,同时也要恢复好,而且只有恢复好,才能训练好,才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恢复是速滑运动员极其重要的任务,更是速滑教练员的工作重心之一。通过对速滑世界冠军王曼丽多年训练中在恢复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了王曼丽的教练所采取的针对性训练措施,论述了速滑运动员的恢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训练计划、训练负荷强度、训练方法、手段和形式以及重视心理恢复等多方面,阐述了速滑运动员恢复训练原则和训练实施方案,并介绍了多种辅助手段,以供现在负责青少年速滑训练的教练员培养未来世界冠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速度滑冰运动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获得60多个世界冠军,其中主要集中在500m项目上.说明我国在培养短距离速滑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上已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叶乔波、薛瑞红等优秀速滑运动员采用大量高强度速度、速度耐力训练取得了很好成绩,而王曼丽则是采用进行大量有氧能力训练提高体能的训练模式,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训练模式不同,但殊途同归。通过对王曼丽多年训练的总结,阐述短距离速滑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多种因素有关,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相关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才能培养出速滑运动员良好的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我国优秀女子速滑短距离选手速度耐力水平明显低于世界顶尖选手的问题,对国家速滑队的两名运动员薛瑞红和王曼丽进行了机能测试,主要内容是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以期通过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提供一些科学训练依据。  相似文献   

5.
应重视短距离速滑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训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分析王曼丽运动成绩提高的原因,指出了有氧能力的提高所起的作用,并介绍了王曼丽有氧能力训练的方法,阐明了必须重视短距离速滑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训练,才能使达到一定程度的运动水平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相似文献   

6.
3月13日在世界杯速滑锦标赛汉城站比赛中,中国选手王曼丽在女子500米比赛中夺得金牌,另一名中国选手任慧获得季军。3月14日第四届理光杯围棋赛决赛在北京落子,常昊九段执黑中盘击败刘星六段,夺得15个月以来的首个个人冠军。有“小世锦赛”之称的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在英国的伯明翰收拍.中国军团共夺得男单、女单和女双三项冠军,混双和男双冠军分别被韩国和丹麦选手获得。现代五项世界杯赛在墨西哥的格雷塔罗结束。瑞典的埃里克·约翰森和拉脱维亚的埃琳·鲁布尔夫斯卡分获男女金牌。WBC和WBA超次中量级拳王莫斯利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负于了IBF…  相似文献   

7.
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人格素养水平是影响我国短道速滑项目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当前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人格素养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人格修炼有利于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有利于短道速滑运动员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等重要意义;提出短道速滑运动员人格修炼的途径有文化教育、思想教育、生活教育和教练员的榜样作用,为我国短道速滑运动成绩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改进短距离速度滑冰弯道技术和提高滑跑成绩,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实验法,对短距离速滑弯道技术与短道速滑弯道技术,在动作结构、技术特征、用力特点、弯道滑跑倾斜角度和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找出短距离速滑与短道速滑弯道技术的共同点。研究表明,短距离速度滑冰与短道速滑在动作结构、蹬冰技术和训练方法上有许多相同和相似之处,在弯道技术训练中也有许多可借鉴之处。实验表明,借鉴短道速滑弯道技术训练可以有效地改进和提高速滑弯道技术及运动成绩,是对短距离速滑弯道技术训练的创新研究,旨在使短距离速度滑冰弯道技术训练有了一个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当今,短道速滑度滑冰的竞技水平,要求短道速滑运动员有更加全面的能力,对短道速滑技战术意识问题应该有更深刻地认识。通过论述短道速滑技战术意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技术战术意识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优秀速滑教练员的创新能力、结构和培养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黄莉莉  王曼丽 《冰雪运动》2009,31(1):6-8,14
我国速滑运动要想跻身于世界速滑强国的行列,必须有关键性的突破。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优秀速滑教练员创新能力及其通过创新使速滑项目成为优势运动项目,并保持项目长期绝对优势的探索,对优秀速滑教练员的创新能力、结构和培养途径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优秀速滑教练员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训练能力,训练理念创新和速滑技术创新是优秀速滑教练员各种能力创新的核心与关键;知识结构是创新能力基础,智力结构是创新能力的保证,知识和智力只有通过内化,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形成速滑教练员的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创新能力;从创新基础、环境、机制等多方面论述了优秀速滑教练员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速度滑冰运动员小肌肉群力量训练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速滑运动员小肌肉群力量不足,会影响到其技术水平的形成与发挥。为了解决速滑运动员小肌肉群力量不足的问题,结合速度滑冰运动项目特点,提出了利用动力性训练法、动静结合法、衰竭法、意念训练法等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具体操作手段和注意事项,促进速滑运动员提高小肌肉群力量。经过有计划的小肌肉群力量训练,发现速滑运动员不但小肌肉群力量有大幅度的增长,而且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伤病的发生率也大大减少。速滑运动员小肌肉群力量训练方法上的再创新,既提高了速滑运动员的专项技术能力,也使常年枯燥的训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通过有针对性的小肌肉群力量训练,能促进速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速滑是黑龙江省的优势项目,在黑龙江省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多年来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速滑运动员。通过对黑龙江省速滑三线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黑龙江省速滑三线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期为黑龙江省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速滑是黑龙江省的优势项目,在黑龙江省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多年来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速滑运动员。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省速滑三线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黑龙江省速滑三线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期为黑龙江省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关于短道速滑冰技战术意识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当今,短道速滑度滑冰的竞技水平,要求短道速滑运动员有更加全面的能力,对短道速滑技战术意识问题应该有更深刻地认识.通过论述短道速滑技战术意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技术战术意识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5.
梁洪涛  张博 《冰雪运动》2007,29(3):17-19
结合多年从事速滑专项运动的实践,对少年速滑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训练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要依据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措施来提高少年速滑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从全面发展少年速滑运动员身体素质、注重专项技术训练的实效性和心智训练等方面,探讨了少年速滑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训练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近几年来我国儿童少年速滑运动训练的有关文献,结合儿少速滑运动员训练、比赛中的实践,就少年速滑运动员全年训练中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刘晋  程丽丽  詹英 《冰雪运动》2009,31(6):77-80
新型速滑冰刀自问世以来在世界速滑运动项目上已经历了十余年的应用,为在我国普通高校速滑教学中广泛应用提供了创新背景、基础和前景。通过新型速滑冰刀对提高运动成绩的相关资料和我国对新型速滑冰刀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速滑器材的变革对高校速滑教学改革、体育教师从事速滑课教学的素质和能力、大学生对速滑课的感知、体育观念培养和创新素质提高的多方面意义与影响,并对普通高校速滑课应用新型速滑器材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充分解析,旨在为普通高等学校速滑教学改革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8.
速滑冰刀的改革使世界速滑技术和运动成绩出现了空前的大飞跃,引起国际速滑界的高度重视。如何认识这一重大变革对速滑运动发展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使我国速滑技术、训练理论、训练方法跟上现代速滑训练的步伐,应采取何种应对措施,来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重振我国速滑雄威。就此,对速滑冰刀改革本质、新技术的主要特征、新技术对速滑运动的影响及更新观念、改革训练方法等方面,作以分析和论述,并对我国今后速滑运动训练提出几点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1990年全国青年速滑锦标赛期间,对参加比赛的全部539名运动员进行了比赛后血乳酸浓度的测试。结果表明,青年速滑运动员比赛后血乳酸浓度峰值具有项目、时间和性别方面的规律。这提示有必要通过冷应激对速滑运动员机体影响的深入研究,加深对速滑运动员能量代谢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一、世界速滑技术发展趋势和我们在技术上的差距当前,世界各国速滑界对速滑技术的发展都很关注。回顾速滑运动的历史,每一项速滑运动新纪录的诞生,始终是与滑跑技术的改进紧密相联的。如今世界优秀速滑选手的技术与过去年代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其突出特点是,双腿动作的配合,紧紧围绕着合理地利用体重来完成有效的蹬冰动作。七十年代速滑技术发展情况表明,世界优秀选手的技术技巧,总的说来,正向着大体一致的趋向发展。滑跑技术更为细致、熟练,节奏性也更强了,几乎没有多余动作,给人们一种更明显的轻松自如、省力舒展之感,尤其是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