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是人类用来沟通交流的一种工具。人们通过语言交往能够相互了解并调整相互的关系。而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更应该掌握好语言的沟通能力,体现语言的独特魅力。从语言沟通的视角出发,探讨广播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和现场嘉宾与现场观众的沟通技巧,阐释播音员主持人提高语言沟通能力的策略,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永莉 《视听界》2000,(1):37-37,27
1999年7月,著名播音员铁城在参加辽宁省第六届电视播音主持人研讨会时指出:现在有些播音员主持人工作时语速太快,没有起伏,没有逻辑,情感顿歇,所有语句一个模式,容不得自己有思想感情的波澜,不能传神。铁城所指出的这种问题,即主持人在节目主持过程中,不重视语言表达技巧,无语言形态美的现象,这在一些城市电台主持人中确定存在。什么是主持人的语言形态美呢?即主持人在完成一档节目的主持过程中,运用语言表达技巧,完美地  相似文献   

3.
播音主持语言不规范状况及原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松 《新闻传播》2009,(10):56-56
播音员主持人是在话筒前、镜头前从事有声语言创作活动的人,享有巨大的话语权利。但是,当前播音员主持人播音语言不规范状况还比较严重,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我国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阐述了从传统新闻播音员转型为新闻节目主持人的重要性,分析了如何从语言基本功、语言风格、工作流程、经验积累等方面,培养一名合格并且优秀的新闻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5.
潘维 《新闻窗》2007,(4):99-99
电视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组织者和串联者。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节目质量的高低。电视播音员和主持人对节目的传播,包括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两个方面。前者靠的是语言,而后者则包含气质风度、举止神态和服饰等。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服饰在电视宣传中有着重要的功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电视媒体语言的失范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丽 《新闻记者》2007,(3):65-66
语言文明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精神文明的体现。本文中电视媒体语言主要是指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因了电视媒体无可比拟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社会上、在群众中有相当大的影响。遗憾的是,电视媒体语言中,违背语言文明规范的现象却屡屡发生:  相似文献   

7.
钟华 《新闻窗》2007,(3):62-63
说到语感,我们可能感到既陌生又亲切。说它陌生,是我们对它还没有比较确切和透彻的了解;说它亲切,是因为我们播音员、主持人在自己的语言活动中,以及我们从其他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表现中,甚至是普通人的日常交流中,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刘卓 《中国广播》2012,(7):69-72
播音员主持人不仅担负着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报工作,也担负着推广普通话的示范工作。当下一些播音员主持人一方面缺乏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另一方面对于语言规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不规范现象并不仅仅是缺失敬业精神的个人问题,还是有着不小影响的社会问题,相关部门和人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放矢地加以纠正。播音员主持人坚守语言规范不仅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他们应尽的职业义务。  相似文献   

9.
播音员主持人主要是以有声语言进行再创作,笔者从多年的播音主持经历中体会到:播音员主持人应注意锻炼自己的声音,学会驾驭并美化自己的声音,使之成为得心应手的创作手段。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众传播的日益发展,在播音员语言的基础上提出了主持人语言这一概念。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应该具有良好的语言功力,而以语言见长的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更应当注重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特别通过以下几种关键能力的锤炼和考验。  相似文献   

11.
广播电视堪称大众传播媒体中的强势媒体。相对报刊而言,广播电视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对受众不设识文断字的“门槛儿”.尤其那纸媒体无法超越的动态的声像符号系统所特有的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更使广播电视在受众的媒体选择中独占鳌头。在广播电视传播的声像系统中,播音员.主持人是以媒介传播者的身份出现的,他们直接面向受众通过有声语言(电视中辅以形象)进行传播,他们的语言质量必然直接关系到信息传播.咨询服务.娱乐欣赏.知识教育等广播电视功能的传播效果。同时,无论在严肃的新闻节目里.还是在轻松的娱乐节目中.也不管俗称“编辑部代言人”的播音员.抑或个性化鲜明包括有些另类的主持人.他们在节目中的言语.都仰仗中国广播电视媒体的性质及广电事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威望.而具有特殊意义的权威性.示范性、普适性,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不胫而走.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这些影响涉及舆论导向、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民众的语言水准。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是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苏晓飞 《新闻传播》2012,(9):201-202
播音员主持人在广播电视中担任的是十分重要的媒介传播者角色,在播音主持的职业素养之中,扎实到位的有声语言表达是他们工作是否能起到良好传播效果的关键,因此,播音员主持人语言质量的问题让人备受关注。本文主要针对播音主持职业素养的三个层面,分别是底线层次、职业层次和精品层次,定性分析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质量,为的是在更好地完成广播电视宣传效果的同时,起到纯洁祖国语言、推广普通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传播信息、表述观点、串联节目、与受众互动、沟通和交流,都需通过语言来进行。播音员主持人语言运用是否正确.是否得体,体现了主持人的语言能力、文化底蕴、人格修养和思想素质。因此。播音员主持人语言能力的强弱、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影响节目艺术质量的生命线。这里所说的语言能力和表现水平.既包括他的语言内容,也包括他的语言技巧,以及他的语言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它们都是决定播音主持能否胜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区别“生活语言”和“工作语言”。本来,作为电台电视台主持人最起码的条件就是应该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何要特别提出区别处理“生活语言”和“工作语言”?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地方台的节目主持人来自当地,土生土长,乡里乡亲,说普通话虽说是工作需要,但面对乡亲,在乡音浓重的当地说普通话,人们是难以接受的。要么说你“山东驴子学马叫”,要么不与你交心。那么,作为一个地方台的播音员、主持人如何处理好这两种语言,做到工作不受影响,又生活自然得体呢?  相似文献   

15.
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的魅力并非全来自他口中说出的语言,还包括他出现在受众面前的整个动态,所呈现给受众的不只是一幅画,而应是一道风景,播音员主持人在注重有声语言的基础上,态势语言的运用更是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何方 《新闻前哨》2006,(8):58-59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化水平提高,受众的审美观也随之提高,对语言的灵动、鲜活、鲜明、色彩要求越来越严格。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色彩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工整、严谨、规范、科学的前提下,怎样让我们的作品更鲜活、更有灵性,是每一位播音员、主持人所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广播电视承担着为大众传播信息和文化的重要责任,在向各界人士传播最新资讯的同时,也促进了语言传播的发展,因此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影响力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本文主要指出了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并对怎样正确发挥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影响力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力量,对于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相应地,播音员主持人也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角色。而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高能力的语言水平就是他们首先要达到的基本素质。下面,本文就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魅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楠 《中国广播》2005,(7):59-61
播音,从广义上讲,是指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所进行的一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信息的活动。本文所指的“播音”,是播音员和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在媒体中进行的传播信息的创造性活动,且主要侧重于对其有声语言本体(播音员或主持人的吐字、发声、播读表达技巧等)及其外部听感印象上的考量。  相似文献   

20.
王媛 《新闻窗》2011,(5):96-97
播音主持的基本意义是播音员、主持人在各类节目中向受众传达信息的有声语言活动,基本表现形式就是有声语言活动,是以广播电视传媒的代言人——播音员、主持人的身份在话筒、镜头前的语言表达。播音员、主持人又是广播电视节目在演播阶段的组织者、指挥者,亦是节目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