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在手机上浏览新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先是短信,后有彩信、 IVR、WAP,我们可以在手机上进行文字阅读、声音传播、影像沟通,并且参与互动,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让我们逐渐走出了以电视、报纸、广播为主的传统媒体时代,这意味着,手机媒体时代已来临。与此同时,“第五媒体”这个词眼浮出水面,一个新媒体正在冉冉升起。所谓“第五媒体”,这是传播学者们对继报纸、广播、电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网络媒体因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曾跃跃欲试摆出替代传统媒体成为“第一媒体”的架势。如果说传统媒体依自身主流媒体的强大优势,曾把网络媒体发展起步阶段的步履蹒跚视为前途未卜,那么.经过几年的碰撞与磨合,追求“融合”几乎成了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寻求发展的共同语言,并不断创出跨媒体传播的全新的传播形式。网络电台、网络电视台接连诞生.特别是在纸媒体界,传统媒体网站与其母体的内容整合和“多媒体联动”,以及手机报、电子报的相继问世.展现出一幅幅跨媒体传播的多彩图景。  相似文献   

3.
刘磊  周炬  马超 《新闻前哨》2014,(9):47-48
新闻不会消亡 “报纸”这个词翻译成英语是“newspaper”,这一单词由“新闻(news)”和“纸(paper)”两个词组成,报纸就是“纸上的新闻”.新闻会消亡吗?答案是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它就一定会存在.那么若干年后,会消亡的只是“纸媒”这种传播形式而已.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报纸的转型至关重要,因为不管什么媒体,都是内容为王,形式永远都是为内容服务,当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内容的传播需求,甚至开始阻碍内容的传播时,就应该被抛弃,被一种更适应社会发展的传播方式所取代.  相似文献   

4.
论跨媒体联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组建传媒集团风起云涌之际,跨媒体联合又成为传媒业一个新的热点。什么是“跨媒体”呢?跨媒体是横跨平面媒体(报纸、杂志、图书、户外广告)、立体媒体(电视、广播、电影)和网络媒体的三维平台组合。可以说,跨媒体是新旧媒体杂交、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预示了一个新的传媒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5.
一个时代接着一个时代。到2006年末,中国宽带网民7700万。于是有人惊声尖叫:中国互联网的宽带时代已经来到。对纸媒体来说,这意味着什么?还好,目前网络读者好像没有看纸媒体的人多。但是,再看看增速、看看成长空间、看看购买力、看看社会决定力,一种“痛苦”还是会涌上纸媒体的心头。  相似文献   

6.
新论点击     
跨媒体传播:传播领域的“大同世界”所谓跨媒体传播,是指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的流布与互动,它包含两层涵义:其一指相同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的交叉传播与整合,其二指媒体之间的合作、共生、互动与协调。一、跨媒体传播:媒介市场发育的结果1、受众需求是跨媒体传播产生的社会基础2、新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跨媒体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3、各种媒体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机会是跨媒体传播的市场动因二、跨媒体传播:预示着传媒领域可能走向“大同世界”不同媒体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合作与共生将越来越普遍,媒介之间的…  相似文献   

7.
周涛 《声屏世界》2006,(12):18-19
今年是世界广播的百年诞辰。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广播有过辉煌,也历经衰落后。目前,走过65年风雨历程的中国广播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改革以寻找新的突破。这一“跨越式发展”新战略就是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联合办广播。跨媒体联动办广播。跨媒体联动办广播是指广播与电视、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媒体相结合,实现广播节目的高效传播和广播产品的再产品化。广播声音的稍纵即逝和定时播报、线性传播的单一传播方式是广播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了打破传统的线性传播方式,弥补广播的先天不足,广播开始与其它媒体联姻,通过利用其它媒体的优势,共同打造…  相似文献   

8.
杨秀峰 《传媒》2015,(9):33-35
媒体发展至今,从一张纸,到无声电影,再到绘声绘影的电视媒体,行业发展经历诸多黄金节点,传播途径不断立体化.当前,对传统媒体而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不断饱受争议的媒体公信力,或许正在经历一场“寒冬”. 当传统媒体迷茫之际,高层不断高调发声.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时,重点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强化互联网思维”,推动两者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9.
一、新媒体与新业务本次论坛讨论的是“数字新媒体”。什么是“数字新媒体”?当电视出现的时候,我们说电视是新媒体;当网络出现的时候,我们又说网络是新媒体。今天我们讨论的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出现的,新的传播电视的媒体形式,如IP电视、手机电视、卫星移动电视、网络电视等,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新媒体。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上新媒体发展比较快、用户最多的国家,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新媒体传播生态。就当前情况来看,新媒体属于一把"双刃剑",跟各个领域的融合以及冲突效应都比较显著。对于正在经历媒体转型的中国来说,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融合显得至关重要。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特点比较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当数字时代到来的时候,手机、网络等都可以被称作新媒体,其具备互动性以及无限传播的特点,由于这样的特点使得新媒体迅  相似文献   

11.
陈瑞华  刘名家 《中国广播》2008,(2):78-78,80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手机、楼宇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兴媒体不断涌现,越来越多地占据了人们的生活空间,现代高新技术正引领我们走进一个媒体多元化的时代,这将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很大冲击,广播该如何突破创新,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呢?尝试跨媒体传播不失为一种好方式。  相似文献   

12.
<正> 高速宽带网的应用、高清晰度电视的出现和因特网用户的迅速增长,标志着媒体的“数字化时代”、“新媒体时代”真正的到来。专家认为,媒体内容数字化是“新媒体时代”媒体进行内容整合、内容传播渠道的扩展,跨媒体间内容交换、媒体信息资产保存、增值的需要。媒体内容数字化和对内容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新媒体时代”媒体竞争、生存和和发展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3.
媒体联动,又称跨媒体传播或跨媒体运作。在数字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烈,当单一形式的传播媒介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或者单个媒体不能承担高质量、广幅度、大范围的传播任务时,媒体联动便应运而生。传统媒体借它种媒体的优势为己所用,跨媒体运作,将大大加强媒体的报道力度,有利于各媒体市场的共同繁荣。媒体联动在广播界已经屡见不鲜,作为对台湾广播,其传播对象和传播任务都具有特殊性。新近的对台湾广播改革实践证明,与其他媒体联动是增强对台湾广播宣传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栾轶玫 《视听界》2013,(2):125-125
新技术带来了太大的影响,印刷术导致复制传播力,无线电技术带来了超空间传播力,影视技术带来了镜像传播力,网络技术带来了全球传播力,手机技术带来了贴身传播力。在融媒体时代,不能仅靠一支笔、一张纸或一个录音笔、一台摄像机完成深度报道,需要运用更多的智慧与更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和传播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手机媒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对传媒生态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本文从四个环节论述了手机媒体如何在3G时代进一步显现“精准传播”这一优势.从而使其成为受众获取资讯和娱乐的最便利终端,成为集数种传媒形态于一身的“掌上传媒”。  相似文献   

16.
手机报纸的现状与前景——探析报业新平台(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手机报纸、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手机视频等组成的手机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 手机报的诞生,意味着报纸形态更加走向多样化,使之“一花三朵”——纸质报纸、手机报纸、网络报纸,进一步推进了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的跨越,“跨媒体”经营有了新的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网络、移动终端等各种新媒体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受众获知信息的渠道也不断丰富,可以说,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人人参与的传播多元化时代.但是,无论何种传播媒体,其核心依旧是“内容”,即传播的关键在于信息,“内容为王”依旧是媒体发展的根基. 恪守“内容为王“ 传播媒体进入多元化时代,受众往往可以通过手机等自媒体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生产者”和“发布者”.多元化的媒体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渠道,而信息传播的目的是影响受众.  相似文献   

18.
媒体的影响力,是其通过信息传播影响受众的认知、倾向、意见、态度以及行为的能力。影响力是一家媒体的安身立命之本,影响力大了,才能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不断将自身做大做强。对一张地市报来说,其影响力大小更是至关重要,这涉及到这张报纸能否更好地履行其使命,发挥党报应有的作用。试想,如果一家地市报在当地没有任何影响,群众一点都不重视其存在,那这张报纸还谈什么引导舆论的作用?要成为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更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9.
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为媒介融合铺平了前行的道路,以媒介融合为特征的新媒体(也称大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相对于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缺乏互动等特点,新媒体的开放性、多元化、交互性使得各种观点与意见得以相互碰撞、修正与整合。在这一背景下,受众开始拥有自身的话语权,作为“能动”的个体,他们不再被动地受制于媒体单向传送信息的权力,而是及时地、自下而上地参与信息传播。因此,当传统报业正在创新跨媒体传播途径变身新报业时,我们除了要注重技术创新外,  相似文献   

20.
电影正变得越来越“薄”——从电影院的放映机,在电视机上的电子屏幕,再到液晶屏幕和等离子屏幕……电影究竟会“薄”到什么程度呢?科学家的回答是可以“薄”到一张纸上放电影了!如果真的能实现这一梦想,岂不美哉?科学家正在研制的“电子纸”为人们在书本和报纸上收看彩色电影创造了条件,看来,人类的这一梦想将不再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