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妙”“能”“逸”自唐开始便作为中国绘画的品评标准,从这个体系内部来看,前三者的关系更为紧密,且有递进关系;“逸”则游离于法度之外,有自身的特殊性。关于“神”“妙”“能”,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对其进行理论溯源,索求各自特征,或者考察其对后世的影响等,这些都是从个体角度分别对“神”“妙”“能”进行讨论,而没有建立三者之间的联系。若联系中国艺术的体道观点,就会发现三者对“道”的体悟是在逐步逼近的。以“道”为旨归,愈能见其高下。所以从横向看,“神”“妙”“能”是中国画三个不同的品评标准,有着各自的内涵;从纵向看,“能”“妙”“神”的一步步推进体现着中国画对体道的逐级向往。  相似文献   

2.
《桃花源记》的文体之妙,妙就妙在“四像”而又“四不像”——好像是小说,又好像是散文;好像是游记,又好像是寓言;实却又是序跋类文体中的诗序。对《桃花源记》的文体特征进行多元探微,是让阅读成为一种创造性的、丰富化的欣赏过程。  相似文献   

3.
彭丽嫒的演唱风格既有西方审美追求的“通畅、集中、宽泛、有穿透力”,又具有传统民族唱法的“质朴、柔美、亲切、传神”,她的演唱具有典型的西洋唱法和民族唱法相结合的现代民族唱法的特征。笔者以为,中国传统书画品评中的“能”、“神”、“妙”、“逸”是对她的演唱艺术的最恰当“定位”。  相似文献   

4.
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创设将角色游戏、区域游戏、探索性主题活动整合起来的“‘三合一’活教育环境”能充分地发挥环境这一“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杜甫和王维在诗歌的空间转换上各有特点,杜甫偏好于“缩放”,即令空间尺度在大与小之间转换,以达到互相衬托的艺术效果;而王维偏好于“转移”,即通过观察点的不断移动,转换所写景物的空间位置。并使之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环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苏东坡的“辞达”说作了客观的、历史的分析, 并着重分析其内涵,指出文学创作最难的地方就是“求物之妙”, 而作为表情达意的文辞, 其责任就是把这个“妙”准确、透彻地表达出来, 故名之新说。  相似文献   

7.
提高少数民族“双语”水平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基础,改善“双语”教学环境无疑会起到重要作用。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位于南疆少数民族聚居区,是新疆唯一一所以培养中小学师资力量为上的师范专科学校。文章分析了和田师范专科学校营造“双语”校园环境的措施,并提出了优化“双语”教学环境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诗歌的想象不仅仅表现在形与形、形与质之间的关系上,更奇妙的是表现在情与理之间产生了中国古诗话中称之为“无理而妙”的现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渔者是个耐人寻味的形象。本文试从柳宗元和张志和的三首诗诠释渔者的深味,也借以阐述自己对“无理而妙”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黄大权 《广东教育》2006,(12):53-53
文章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带有作者的情感色彩,字里行间都传达着作者的独特个陛。学生要提高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就要学会突破理解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这一瓶颈。笔者认为首先要抓住文中的“奇”字“异”词;其次,抓文中的“妙”语“绝”句;最后抓文章的“巧”思“住”构。  相似文献   

10.
“STEM SOS”模式下探索让学生在数学课堂“秀起来”的策略与方法,数学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三想”,即让学生想得到、想得妙、想得透,引发学生思维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评语     
这篇考场作文,至少有这样一些优点:1.题目鲜亮,吸引读者的眼光,冲击读者的视觉——一个“润”字巧连“雨”和“万物”,将二者间的生命关系动态地揭示出来;一个“香”字,妙接“馨”和“满天”,让人顿时嗅到了浓郁的芬芳;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由两个短语巧妙构成的文题,很有些“诗”之味,很有些“画”的美。由此可见小小年纪的作者“文学”的素养较高,审题、拟题的水平上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课程教学成效,文章以“环境化学”课程为例,首先分析了“环境化学”课程教学现状,然后从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课程教学改革应用及课程教学改革成效三方面论述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科教融合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说:“出言吐语自当求其适当,使对方闻而愉悦舒适。”这就告诉我们,无论是口头为“语”,还是书面为“文”,语言都要准确得体,也就是用语要适合语言环境,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14.
赵斌 《考试周刊》2007,(21):66-68
本文指出在将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过程中,“阅读”与“听、说”在外语习得中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提高而非对立的关系。加强英语学习“阅读”能力的培养,创建英语学习语言环境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学法,即在课堂内外组织学生创造一个听、说、视、嗅、触的英语环境,营造一个学习外语的“氛围”。学生们在这种环境里学习外语,感觉听学语言真实自然,并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大量接触和实践所学的语言,增加了课堂的“密度”和练习的“量”,提高了学习的“质”,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起来轻松,用起来自然,学用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环境教学法”为大面积提高中小学外语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教法。1.创设环境,形成氛围一走进校园,你会进入这样一个视、嗅、触英语的环境:学校办公室的牌子用英文书写;教…  相似文献   

16.
文章详细分析了“二”和“两”使用的语言环境和两个词使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这场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全面的论述人类的居住生存的环境,并提出建筑环境防止“SARS”疫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教”与“学”的创新,“教”与“学”的创新离不开一定的“运行环境”。学生创新素养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支持创新学习环境”。本拟对“支持创新学习环境”的六个主要方面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园开展“环境”研究已经好几年了,现在我们又把此项研究拓展到了“家庭探索型环境”的创设上。我们对家庭探索型环境内涵的理性认识是:  相似文献   

20.
“和”是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对“和”的追求不仅表现在中国哲学与中国美学中,而且也以具象的形式显现于中国人的居住方式中。本文首先对传统居住环境中“和”的表现进行梳理,然后对传统居住方式中的“和”进行反思,最后提出理想居住环境中的“和”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