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宇驰 《大观周刊》2012,(24):166-166
在《道德经》中,有多处谈及“道”,但本文作为一篇论文的篇幅,不可能对所有谈及道的地方逐一讨论,只能选取两处有代表性的文本研究。本文重点在于指出“道”与“人”在《道德经》里的密切关系,“道”是人行,“人”是“道”成。不应该把《道德经》之“道”理解为脱离一切的形而上之“道”。  相似文献   

2.
关于避讳     
古人避讳名号极严,尤其是下级对上级的避讳,更是要避讳得滴水不露,方不致惹祸。而以别字代之,往往便会生出歧义来。其中最令人发噱的,莫过于五代冯道的门客在读《道德经》时了。《道德经》的一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正触着冯道的名讳,于是门客不得不找一  相似文献   

3.
《道德经》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是一本颇有影响力的书,自问世以来,很多思想家对其有过深入细致的探讨,但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道德经》中也有其不变的思想精髓,这些思想精髓构成老子"道"之永恒理念并值得当代人认真研究、深入思考,以挖掘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4.
索引软件在古籍文献研究中,特别是定量统计分析古籍文献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利用软件编制古籍索引,速度快、误差少、准确性高。文章以《道德经》两种版本索引的编纂为例,对索引之星、WORD以及自编索引软件等索引工具的应用进行探讨,对古籍索引的自动编纂进行尝试,并利用所编索引对两种版本《道德经》的字频、词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着眼于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之《,序》中的《道德经》诠疏笺注目录,对其进行分析和梳理,进而阐述其对后世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道德经》中的文章阅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前521年重阳节,老聃被周景王任命为征藏史。作为中国第一任“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览文典,有着丰富的阅读经验,其对于读书的深切体验和见识,不能不反映在《道德经》里。“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鲁迅语)道家思想可谓中国文化之中坚,所以文化学家冯天瑜把《道德经》列为“中华文化元典”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跨文化审美为研究视角,浅析东西方哲学对美的阐释并重点分析《道德经》中的道家思想哲学所蕴含的美。将西方古典哲学、基督教哲学以及西方近代哲学等理论与道家哲学理论作比较,发掘并探析《道德经》和西方哲学中关于美的概念的文化共性。为今后《道德经》的跨文化传播、中外文化对话提供借鉴意义,并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论源头之一,自然主义是《道德经》的基本思想,老子根据对人、社会、宇宙的自然本质的认识,提出管理者应该尊重事物的自然本质。  相似文献   

9.
温普玲 《兰台世界》2007,(7X):67-68
老子曾任“周守藏室之史”,著立《道德经》一书。因此,老子的成就与图书馆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熊良山,如果不是传媒大加报道,我还真不知道他是谁。1996年以来,这位机械专业出身、对传统文化知识匮乏的工科副教授,在华中科技大学开设了一门老子《道德经》的选修课。8年来,他的课程和教科书《道德经浅释》连续获得各种荣誉: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本校“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第一批立项教材、湖北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项目。熊本人荣任学校“道德经研究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11.
陆放翁书话     
老子《道德》古文右汉严君平著《道德经指归》古文。此经自唐开元以来,独传明皇帝所解,故诸家尽废。今世惟此本及贞观中太史令傅奕所校者尚传,而学者亦罕见也。予求之逾二十年,乃尽得之。玉笈藏道书二千卷,以此为首。(八十二字)汉朝人严君平所著《道德经指归》,经文乃是古本。唐朝开元年间以来,这部经通行唐明皇钦定本,别的本子逐渐消失,只有严氏此本和傅奕校本还存在,研究者也很难见到了。我二十年来不断访求,才将这两种《道德经》搜集到。现藏道家经籍二千卷中,当以此为第一。陆放翁《渭南文集》有“跋”六卷,多  相似文献   

12.
老子与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曾任"周守藏室之史",著立《道德经》一书.因此,老子的成就与图书馆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效率是一个组织追求的核心目标,要提高效率,就需要有一个高超的管理办法,《道德经》作为影响国人思想至深的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管理价值,被国内外很多人、企业或组织所认识,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艺术,并将他作为一种成功的管理方式被现代社会广泛运用,在图书馆管理中灵活运用《道德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帛书《老子》的篇次与今本正相反,似乎把《道德经》变为《德道经》了。过去大致有三种看法:一是认为帛书《老子》的篇次才是"原始道家古本的原型。"①蒋一种看法正相反。它认为帛书的篇次可能是竹书排放与抄写之误。②或者说,"先德后道,殆写经者偶然之例"。③第三种认为战国时期既有德上道下之传本,亦有道上德下之传本。④粗看孰上孰下无关紧要,小事一桩。其实述对于《老子》来说却至关重要。因为它涉及老子说教的出发点、中心思想与归结。或者说,欲弄清老子思想及《老子》之主题,恢复掩盖已久的老子的许多思想,这是个必须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在提倡写短文,而且新闻体裁还规定字数,在长风日炽的今天。以字衡文,出于不得已。如何把短文写好?使人读后真有“尺水兴波”之感,是很值得研究的。前苏联作家契诃夫说,“写得有才华就是写得短。”古代精短文章,光焰夺目。《论语》、《孟子》、《书经》、《诗经》、《礼记》、《左传》加在一起,也只有40万字。《论语》只有11750字,老子的《道德经》,仅有5000字。  相似文献   

16.
李倩 《大观周刊》2011,(37):18-18,23
《道德经》思想深邃,语言精练,其在西方世界是拥有最多译本的中国典籍,仅英语译本就有130多种。《道德经》的英译,促进曩中国道家文化在西方的广泛传播。本文从模因论的角度,对《道德经》翻译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探索不同阶段译者所采用的不同的翻译策略。从其成功的翻译和传播中吸取经验,以用于其他中国典籍的英译,促进中国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一、西方发达国家“老子热”的兴起及其原因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基督教的《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亦称《老子》。 据《人民日报》报道,1992年,在已有多种英文版译本的情况下,一种新的5720字的《道德经》英译本出版权,在美国又为8  相似文献   

18.
韩非说老     
《老子》玄妙难识,就目前文献看,韩非最早对《道德经》做了阐释,他的《解老》篇是第一个普及了《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类辩证对立句法的解读。韩非亦以权谋之术来读解老子,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到“君王不仁以万民为刍狗”,法家与老学似有某种隐秘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阅读的“潜水作业”是实现经典深阅读的有效方略.曾子6篇文章引用老子《道德经》23例,体现了儒家“有为而治”和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差异和融合.综观曾子对《五经》和《道德经》的读以致用,可以断言,是“六经博士”支撑了曾子文章.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一向讲究吃,吃在才子才女文人士大夫眼里不叫吃,叫做饮食文化,是饮食男女人生之大欲的拔高与升华——先圣老子就在《道德经》中说:治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