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古代汉语》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文系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大学《古代汉语》教学应注重词汇教学,特别是繁体字的识读;重视诵读,提高学生的“古汉语”能力;在日常教学中,重视文化知识的渗透,提升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古代汉语课程以郭锡良等编的《古代汉语》为正式教材,以郭锡良等编的《古代汉语讲授纲要》为辅助教材。后者在文选《孟子·许行》一文的补注中有两条修辞分析,我们认为这两条修辞分析及有关训释均不妥当,兹列愚见于下,以求正于大方之家。一 《孟子·许行》:“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 《古代汉语》郭本对此句未从修辞角度注释,《古代汉语讲授纲要》的补注分析此句“是一个并列的二重复句,由两个因果复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汉语》课程中,要学习一定数量的文章——文言文,它是《古代汉语》课程中的一个主要内容。为什么呢?这要从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和方法步骤谈起。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一般是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为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以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又要培养讲解文言文的能力,为提高教学水平,发展教育事业服务。课程中选编的文  相似文献   

4.
现行高校汉语教材的主流是好的,毋庸置疑;但正象白壁有时会带有微暇一样,由于种种原因,也难免有其缺憾,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的重复与某些内容的不足上。 一般说来,本科院校中文系的现代汉语教研室和古代汉语教研室的教师分工是比较明确的,即教现代汉语课的教师不教古代汉语,教古代汉语课的教师不教现代汉语;只有在那些师资缺乏的学校,特别是专科学校,才往往有两门课兼上的情况。这就造成了在通常情况下,教现代汉语课的教师不太熟悉古代汉语,教古代汉语课的教师又不太了解现代汉语,对教材某些内容难免取舍失度,而教语言学概论课的教师又往往疏于翻阅学生前面学过的《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都有些什么内容,大都照本宣科的局面;更主要的是,各门教材的编著者习惯于各顾各的学科,彼此不相过问,缺乏横向联系,这就不可避免地在教材内容上出现重复和不足的现象。例如:(1)《现代汉语》中的“汉字的造字法”与《古代汉语》中的“汉字的结构和发展”相重复;特别是有关《说文解字》知识,如“六书”等内容;(2)《现代汉语》中“词义的演义”等内容,与《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以普通语言学》)中的同类内容重复;(3)有关“汉字”、“词汇”知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所讲同类内容也有若  相似文献   

5.
古代汉语教材是古代汉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古代汉语课所讲授的内容来自于古代汉语教材,因此,教材的编写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众多的古代汉语教材中,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是开山之作,而荆贵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则是新生教材中的优秀之作。对此,以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为比照对象,分别就文选、常识、练习、附录等四部分进行对比分析,来评价荆贵生教材,分析其创新之处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现行的古代汉语教学遭到冷遇有诸多原因,如学科本身的原因,教学理念的原因等等。在新时代下要更新观念,以新的视觉重新审视《古代汉语》的丰富内涵,让《古代汉语》素质教育目标与小学素质教育目标接轨,让《古代汉语》素质目标与现代社会对中文人才的实际要求接轨。  相似文献   

7.
我给几种学制的学生敦了十几年的古代汉语,用过的古汉语教材已不下十种。相比之下,觉得宋学农、东炎、饶兴主编的《古代汉语》,其体例最方便于教和学。 这套教材,1993年6月的版本叫《古代汉语教程》,与之配套的是《古代汉语辅导与练习》。1994年8月,经修订,定名为《古代汉语》,其“辅导和练习”也作了相  相似文献   

8.
《古代汉语》是我国大学本专科、师范院校的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基础课和工具课。学好《古代汉语》应遵循"两个联系"原则的内容:密切联系方言,密切联系耳熟能详的经典古文。具体做法是:首先是先了解古代汉语教材的结构与内容,分清重点和难点;古代汉语教材上的其他知识,例如声类、韵类问题本身就是古代的音韵学家通过系联法等比较科学的方法总结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具有很强的权威性,被国内很多高校选用为古代汉语教材,在古代汉语教学界享有崇高声誉,影响广泛。经过几次修订和校订重排,这部教材日臻完善。然而,校订重排本第一册中仍存在疏误和一定的欠妥之处,下面笔者就略抒浅见。一、注释有误1.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齐桓公伐楚》)(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1999,下同)王力《古代汉语》注(以下简称"注"):马  相似文献   

10.
陈重业主编的《古代汉语读本》收入了一些古白话作品作为文选的教学篇目,让人耳目一新。但《古代汉语读本》在文选的文字校勘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文选字形与原文不一致;改变原文致误等,本文以《错斩崔宁》一文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下的,古代汉语,教学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阐述,古代汉语,在远程网络教育中的实际作用和意义,分析网络环境下教学《古代汉语》的必要性、特点及学习过程,着重结合案例谈《古代汉语》网络课件的设计、制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秦永龙,字长云,别号准半斗。退休前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与书法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专业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古代汉语、汉语文字学和中国书法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西周金文选注》《书法常识》《书法精品》《楷书指要》《汉字书法通解·行草》《书法》等。参编高校教材有《古代汉语》《古代汉语通论》《书法概论》《书法教程》等。  相似文献   

13.
《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通过读让学生体悟《论语》的感情美,再现《论语》的形象美,理解作者的思想美,感受《论语》的语言美,体会《论语》的口语化特点。  相似文献   

14.
近来教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讲到《静女》一诗,觉得教材对诗中“城隅”一词的注释有些不妥。笔者不揣浅陋,书一得之见于后,求教于大方之家。王力《古代汉语》在《静女》一诗的注释中说:“城隅,指城上的角楼。”然而同是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在讲到“宫室”时却说:“先秦文献很少看见楼字。”“可能战国晚期出现了楼房。”那么《诗经》产生在什么时代呢?该书在介绍《诗经》时说;“《诗经》产生的时代上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下至春秋中期(公元  相似文献   

15.
王力《古代汉语》是国内一部最为通用的权威性的古代汉语教材,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中难免存在一些疏误,值得商榷。本文参考王念孙的《读书杂志》,对王力《古代汉语》中值得商榷的文选注释作了系统考证,以期补充或修正教材上的不足或错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则”表示并列关系质疑周建成,冯汝汉从我们所掌握的有限资料来看,《辞源》、《辞海》、《经传释词》、《助字辨略》、《经词衍释》、《马氏文通》、《古书虚学集释》、张世禄的《古代汉语》、马忠的《古代汉语语法》、廖振佑的《古代汉语特殊语法》、刘学林等人的《古...  相似文献   

17.
古汉语教学首先必须在绪论部分解决古代汉语的概念、性质和对象,以及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和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这三个问题。朱振家《古代汉语》的绪论部分,讲"古代汉语的性质和对象","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和"怎样学习文言文",其内容和观点都有可以商榷的地方。本文认为:1.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民族的语言,古代汉语的性质主要是语言性,工具性是次要的;古代汉语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文言,但不是文言文;2.朱氏绪论第二、三两个问题讲"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和"怎样学习文言文",将古代汉语等同于文言文,也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明确《古代汉语》课程在中文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实施《古代汉语》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9.
《社会科学战线》一九八一年第四期发表了赵克勤、许嘉璐二位同志的《谈〈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下同)文选的注释原则——兼答薛正兴同志》一文(以下简称为“赵许文”),这主要是针对笔者《〈古代汉语〉注释疑义讨论》(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一文所提出的若干问题,以及笔者文中未曾提及而“有一些读者或专家提出过”的问题,开展讨论,从而说明《古代汉语》文选的注释原则。读了赵许文,深受启发,同时也感到这些问题确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关于赵许文中兼答笔者的若干问题。笔者已撰专文《〈古代汉语〉注释疑义再讨论》(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五年第一期),与之商榷。这里就《古代汉语》文选的注释  相似文献   

20.
张永言先生《读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札记》(见《中国语文》一九八一年第三期),对《古代汉语》提了不少好的意见,实在值得我们注意和学习。但《札记》中也有些还可以商榷的地方,不揣冒昧,略举数例,以就正于张先生。一、“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条(《古代汉语》108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