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韶音 《小学生》2006,(5):I0004-I0004
我看过很多教师教案,使我倍感兴趣的是教案中的“补白”和“教后记”,其中透射出的灵感和机智不止一次地震撼了我。一位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的女教师在《七根火柴》的教后记中这样写道:著名作家王愿坚的《七根火柴》是一篇很有感染力的小说,在  相似文献   

2.
《七根火柴》是一篇感情真挚、寄意深刻的短篇小说。文章通过七根火柴作为线索贯串全文。是火柴让无名战士与卢进勇在暴雨后的草地上相识相托。是火柴演绎了一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是火柴让我们看到了无名战士的耿耿忠心与拳拳爱心。是火柴让我们了解了革命先烈是怎样舍身为国前仆后继的。  相似文献   

3.
《七根火柴》一文的教学即将结束,一个学生举手发问:“我发现这篇课文中有两个病句。一个是卢进勇打开从无名战士左腋窝里摸出的纸包时,课文写道:‘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干燥的火柴。’我认为‘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是个病句。因为既然并排,就不能成为一小堆。这样写前后是矛盾的。另一个是,无名战士给卢进勇数完七根火柴之后,  相似文献   

4.
王愿坚的《七根火柴》和《老杨同志》都是通过写细小的事物反映时代的重大主题,歌颂时代的杰出人物。《七根火柴》是一篇只有两千余字的短篇小说,里面既没有波澜壮阔的场面,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但作者却通过七根不起眼的火柴,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以炽热的革命感情和明确的阶级爱  相似文献   

5.
这个单元由三篇写人的文章组成。《一件小事》和《七根火柴》是短篇小说,(《鞠躬尽瘁》已发自学导读文章,故本文不再涉及)从小说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看。《七根火柴》是比较全面,也比较细致的。单元教学的重点显然是让学生学习怎样描写人物的思想性格,因而以《七根火柴》作为精读课文比较恰当。略读《一件小事》,主要抓住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教《七根火柴》一课时,曾问同学们:“那六七根火柴,人们一眼就可以看出,但为什么无名战士和卢进勇却郑重其事地,用异样的声调一根一根地数着‘一,二,三,四……’,生怕出了什么差错呢?”同学们的回答是:“这六七根火柴太珍贵”,“它是红军战士用生命保存下来的火种”,“它可以拯救许多革命战士的生命”……我又问:“能不能删掉一根一根数的情节,把‘一,二,三,四……’改成‘七根’火柴呢?”同学们的回答当然是“不能”。是的,这简单的“一,二,三,四……”,数出了七根火柴的珍贵,数出了红军战士对这七根火柴的珍视,数出了那无名战士的崇…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我给1999年才走上中学教坛的新教师上“上岗培训课”,举到了《七根火柴》的课文实例,当我满怀深情地讲述无名战士怀揣七根火柴而让自己挨冻受饿,乃至濒临死亡的边缘时,我对无名战士的“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彻底利他主义予以由衷的高度评价。一位坐在前排的女孩子突然举手发言:“魏老师,我觉得无名战士没有必要把自己搞得这么惨,他完全可以用一根火柴保住自己的性命,再把其余的六根火柴送到部队。您刚才也讲到他可能呼唤了几天几夜才唤到了卢进勇,如果在此之前他就冻饿而死了,又有谁知道他身上揣得有七根火柴呢?岂不是把自己连同火柴一起葬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我给1999年才走上中学教坛的新教师上“上岗培训课”,举到了《七根火柴》的课文实例,当我满怀深情地讲述无名战士怀揣七根火柴而让自己挨冻受饿,乃至濒临死亡的边缘时,我对无名战士的“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彻底利他主义予以由衷的高度评价。一位坐在前排的女孩子突然举手发言:“魏老师,我觉得无名战士没有必要把自己搞得这么惨,他完全可以用一根火柴保住自己的性命,再把其余的六根火柴送到部队。您刚才也讲到他可能呼唤了几天几夜才唤到了卢进勇,如果在此之前他就冻饿而死了,又有谁知道他身上揣得有七根火柴呢?岂不是把自己连同火柴一起葬  相似文献   

9.
《七根火柴》和《老杨同志》,从内容到手法,相去甚远。《七》文运斤推波助澜,《老》文游笔化澜为波;《七》文多点染,《老》文重白描。 《七》文以长征艰苦卓绝的生活为背景,抓住和平时期的凡物、艰苦时期的宝物——火柴,通过卢进勇饥寒交迫时盼火柴,无名战士生命垂危时看火柴、数火柴、交火柴,广大将士草地露宿时用火柴等事件,化于凡为神奇,把普遍的火柴和宝贵的生命连在一起,使读者的心海逐步掀起情感的狂澜,久久不能平静。 《老》文截取了土地改革的一个片断,用写实的手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第四册教读课文《七根火柴》,塑造了一位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保存七根火柴,给长征部队带去光明和温暖的“无名战士”.故事写“无名战士”遇上掉队战士卢进勇托他把七根火柴带给部队,交代完火柴后,他就含笑九泉了.有一次我教完此文后,有一位同学举手发问道:“难道这无名战士竟能事先知道定会遇见卢进勇?倘生命之火将灭而转交火柴的人仍无着落时,他何不用去一、二根火柴燃一堆火、烧一杯热水以延长自己的生命,同时也为寻找转交火柴的人创造更多的时间和可能?”我当时没马上回答,便笑道:“这问题提得好,请各位同学仔细思考一下,下一节课时,我们再来详细研究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对学生的识字情况,教材编写者似乎心中无数:有些生字,既不注音也不释义,大概以为学生学过;而对他们已经掌握了的字,却一注再注。例如“蹒跚”二字,小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已列为生字,而初中《七根火柴》注,《背影》注,高中《为了周总理...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第四册中王愿坚同志的短篇小说《七根火柴》,紧紧扣住“火柴”这一线索,叙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主人公无名战士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崇高境界催人泪下,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悲壮赞歌.文中生动的比喻,撼人心灵的场面描写,使文章融思想与艺术于  相似文献   

13.
笔在教《七根火柴》一课时.曾问同学们:“那六七根火柴,人们一眼就可以看出,但为什么无名战士和卢进勇却郑重其事地,用异样的声调一根一根地数着‘一.二,三.四……’.生怕出了什么差错呢?”同学们的回答是:“这六七根火柴太珍贵”.“它是红军战士用生命保存下来的火种”,“它可以拯救许多革命战士的生命”……我又问:“能不能删掉一根一根数的情节.  相似文献   

14.
《七根火柴》是初中第四册讲读课文,我尝试用科利华CSC多媒体电子备课系统授课,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效果很好。具体运用过程如下:一、显示题目屏幕上《七根火柴》的题目,在低沉悲壮的音乐伴奏下,由远及近缓缓推出,背景是一点火星从中间射...  相似文献   

15.
画面一:课堂上一位教师正在讲授《七根火柴》,当读到无名战士一根一根慢慢数火柴,把用生命保存下来的七根火柴交给战友,并用尽最后力量将手臂指向前方的时候,竞有学生掩口而笑……  相似文献   

16.
巧移火柴     
用六根火柴组成一个“白”字,你能移动七次,每次移动其中一根火柴的位置,组成新的七个汉字吗?《巧移火柴》参考答案田、石、旦、旧、右、目、乍巧移火柴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第四册现代文部分,由25篇课文组成。从初中全套教材的编排特点看,它们主要承担培养学生议论文能力的任务。那么如何有效的组织复习的“回头望”呢?一明确重点1.在25篇课文中,属复习重点的有:①小说《故乡》《七根火柴》《老杨同志》②散文《记一辆纺车》③诗歌《有的人》④议论文《论雷峰塔的倒掉》《大自然警号  相似文献   

18.
如何精设巧问 ,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 ,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呢 ?我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一下体会。一、创新角度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 ,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教《七根火柴》 ,要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 ,可以从这一角度发问 :党证上肯定有无名战士的姓名 ,那么作者为什么不交代出来呢 ?通过教师的点拨 ,学生不难明白无名战士是长征的红军战士的代表 ,是革命先烈的代表 ,不写出他的姓名 ,更能激发读者对这个英雄集体的敬仰。这显然比问《七根火柴》表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9.
谈谈文章中数字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文章,免不了要和数字打交道,数字用得恰当,则锦上添花;数字用得不当,则累赘罗嗦。纵观语文教材中的一些传统篇目,不仅文字功夫炉火纯青,在运用数字上也达到了传神的地步。 [例1]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面》一文,写的是上海英商汽车公司的工人阿累到内山书店买书遇到鲁迅先生这件事,仅作者用《一面》作标题,就使只见一面,终身难忘的镜头定格在读者的脑海之中。 [例2]中学教材的《七根火柴》标题用一个数词、一个量词、一个名词构成。火柴数量并不多,仅只有七根,一根火柴隐含着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一  相似文献   

20.
《七根火柴》一文有三句话使用了“粘”字:①他……手指触到了一点粘粘的东西。②果然,在裤袋底部粘着……面粉……⑧……打湿了的头发粘在前额上……“粘”原来有两个读音,一读zhān,一读nián,在读nián的时候有一个异体字“黏”,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已被淘汰了,《语文知识》1993年第7期《“粘”字的读音》一文也如此说。然而198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