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部分初中生有这样的现象:数学、物理、化学都学得很好,就是语文成绩总上不去。为此,教师、家长都很苦恼,尤其是学生,他觉得自己很努力地学语文,甚至花在语文上的学习时间要比其他学科还要多,可就是不见明显效果,这部分学生可定义为语文"学困生"。该如何帮助这些学困生走出语文学习的困境呢?笔者实践概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膝谈心,克服自卑这部分学生由于语文成绩总是不能提高,产生了厌学情绪,看见语文书就头疼,上语文课就恐慌,拿到语文  相似文献   

2.
在很多人看来,上语文课历来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多上一节少上一节课对学生的成绩而言是没有什么关系的。甚至有的学生因为特别原因一个没有上过语文课但他的语文成绩依旧如故。一些学生也认为语文课是所有的课程中最无聊最没劲的,因而对语文缺少激情缺乏兴趣。但我们试想,又有那些人会对一个本来就缺乏趣味的课堂会听得津津有味呢?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如何让学生改变以往对语文的看法,如何将生动有趣这位难请的客人变成我们语文课堂的座上宾?这是我们当代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据了解,许多毕业班学生都请在职教师做家教,其他学生也多半在一些名师辅导班上课。“课内不足课外补”的现象已渐成气候。在职教师家教的泛滥甚至让一些学生分不清课内课外。有专家指出,把课后的“加餐”当成“主食”,会造成学生学习上的“营养不良”。中学生请家教目的不同,初中生为了中考,家长千方百计要找一些名校的老师在最后点拨一下。高中生为高考请一些一流中学的老师进行小班补习,不仅教学习方法,还能透露一些内部消息。于是一些名校老师成了家教辅导的宠儿。据称一些名师一个晚上的课时费甚至能达到近千元。学生们是宁可学校的课开…  相似文献   

4.
在很多人看来,上语文课历来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多上一节少上一节课对学生的成绩而言是没有什么关系的。甚至有的学生因为特别原因一个没有上过语文课但他的语文成绩依旧如故。一些学生也认为语文课是所有的课程中最无聊最没劲的,因而对语文缺少激情缺乏兴趣。但我们试想,又有那些人会对一个本来就缺乏趣味的课堂会听得津津有味呢?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如何让学生改变以往对语文的看法,如何将生动有趣这位难请的客人变成我们语文课堂的座上宾?这是我们当代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湖州读者方莉来信:孩子上初一,成绩不太稳定,他班上很多同学都请了家教,我很犹豫,是否该给儿子请家教?我们身边有许多孩子在完成学校里的课业后,还要上家教的课。孩子成绩好请家教为更上一层楼,成绩中等请家教为向上靠成绩不尽如人意更要请家教来补课。那么,家教真的是孩子学习进步的“灵丹妙药”吗?本期六位家长的体会或许对你有启发。  相似文献   

6.
这个话题很有些突兀,语文课学的不是语文,难道还能是数学物理吗?笔者最近给高三文科“尖子生”上语文课。课前作了认真准备。课上我先征求学生的意见,想学点什么。有几个学生说“我们想上真正的语文课”,“讲些真正属于语文的东西”。我感到很愕然,言外之意是说他们过去上的不是真正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是一门大课 ,它几乎占到小学阶段总课程的三分之一 ,可一个小学毕业生上了这么多的语文课 ,不会读书看报 ,不会写简单的记叙文的现象还普遍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的有 :一是阅读总量和写作总量的严重不足 ;二是教学方法上的形式主义。因教师的讲解、提问、分析取代了语文课的工具性和实践性 ,学生用于听、说、读、写的时间少 ,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处于支离破碎、东拼西凑的状态。要想提高语文水平需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在阅读实践中提高语文水平。一、“两个明确”1 明确意义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有些教师对增大学生课…  相似文献   

8.
目前,语文教学费时多而收效少的 现象仍很严重,表现在阅读课上,则是不 适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把语文规律本 身的东西放在次要地位。我们认为,要提高 教学效率,打好语文基础,就必须强化读背抄写说的训练,切切实实“把语文课上成语言训练课”。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受到很大冲击,课堂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尽管如此,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对语文课不感兴趣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只要我们对语文教学作一番考察就知道,目前,在许多学校里,语文教师上课一讲到底,自导自演,学生只当观众的现象还很突出。课堂上“老北京的叙说”还在延续。这样的课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素质教育从何谈起呢?  相似文献   

10.
高志勇 《教师》2008,(9):14-15
“语文味”的问题,是针对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自然科学课等现象而提出的。虽然语文课与思想品德、天文地理或其他自然科学有关,但是,语文课决不是思想品德课、天文地理课和其他自然学科课,而是借助这些学科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培养的课。我理解的所谓的语文味,就是围绕“语文”二字进行教学,就是对字、词、句、段、篇的理解,就是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座谈会”上,北京四中30年教龄的特级语文教师顾德希说:“我知道学生们在上我的课的时候在底下看其他的书.学生对语文课失去兴趣,这是最致命的问题.我心里很明白,从我教出的这些学生中,愿意继承我们当语文老师的,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12.
周瑛 《成才之路》2010,(29):25-26
在小学生学习意识中,语文、数学、英语课统称为主课,在家长与学生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其他课程称为副课,仅是他们孩子玩玩的课,上不上这门课,成绩好不好都无所谓。这种观念导致学生不重视语、数、英以外的课程,知识得不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汉语是我们的国语,语文课就是我们的母语课,是一门重要的工具课,我们日常生活的交往要有母语,语文在其他学科中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正因为语文课是我们的母语课,因此不受学生们的重视,认为语文的学习不需要下功夫就可以学好,致使部分学生语文成绩一直上不去。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想办法改变这种现状,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乐于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4.
语文本身是一门极具审美性的课程,但在很多学生的观念中语文课却是很枯燥的课,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不仅是新课改期望实现的目标,也是众多语文教师着力打造的梦想。本文探讨的内容即是把音乐“嫁接”到语文课堂上,让美的音符跳动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深入感受到语文的美,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田俊萍 《学语文》2013,(1):27-28
一提到初中语文教学,家长、学生甚至老师都说过语文这门课没有什么可学的,也没什么可教的,教不教、学不学区别不大。笔者甚至在某段时间也产生了这样一种困惑,日常教学中偶开玩笑说:"谁要我的语文课,反正多一节少一节也无所谓。"实际我心里很明白语文教学的地位很重要,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要突出语文的本色。  相似文献   

16.
新学期刚开始,南京许多家长为孩子请了心理辅导老师。南京大学一位学生介绍,最近一位家长到学校明确提出要请一位家庭教师,但并不需要给孩子补文化课,而是要给读初中的女儿靖“心理教师”。原因是:她的女儿学习成绩优秀,但人际关系不太好,在学校里她是独来独往,与许多同学“不罗嗦”,在家里与家长很少交谈。家长担心孩子的心理不够健康,特请心理教师做家教。据悉,心理系大学生被请去做家教很普遍。南京兴起心理家教  相似文献   

17.
杨进生  杨辉 《山东教育》2012,(31):47-49
课程改革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正逐渐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堂上,我们欣喜地看到:对学生进行生硬的道德说教的现象少了,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现象多了;单纯进行知识讲解的现象少了,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的现象多了;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少了,珍视学生体验,联系学生生活的现象多了……但欣喜之余,我们也不难发现,不少品德课堂上还存在着很  相似文献   

18.
自新课标实行以来,很多战斗在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根据新课标及新教材的要求,努力运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但我们也看到不少语文教师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课堂上还是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听课,教学效率低下,呈现花时多、收效少的不良情况。因此,如何使我们的高中语文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  相似文献   

19.
兴趣常常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语文课应是最有魅力的课,但语文课往往成为学生最不欢迎的课,对语文缺乏兴趣,直接影响了语文成绩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我发现高中学生对于语文课向来不重视,总是倾向数理化英语,学累了,把语文学习时间当休息,认为语文学不学无所谓。语文考差了不着急,其它课考差了,忙着补。而且语文努力一下还可以上成绩,却不努力,其它课差到努力没用还很努力,让人匪夷所思。这完全可以看出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如何改变这一点,笔者认为改变学生的态度至关重要。一.改变学生语文认知需要的策略认知需要,就是想了解与理解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