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市经济中心性与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行政区经济的“地方性”与生态经济的“区域性”是苏锡常都市圈生态建设所面临的两个主要矛盾。我们应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立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安全,研究并制定都市圈生态建设的战略目标体系,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目标、经济生态安全目标和社会生态安全目标,探索都市圈生态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西咸"都市圈空间形态范围,重点从都市圈生态景观区域、景观轴、景观节点等方面探讨"西咸"都市圈的区域生态景观类型结构,指出"西咸"都市圈生态景观整合的构思与研究价值。旨在对"西咸"城市一体化发展及"西咸"都市圈生态文化景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了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都市圈发展带来复合型人才的新需求,成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新型内驱力。都市圈多元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能够促进各地政府加强整体规划与协调,使学校、企业、科研机构更精准地服务社会、创新区域技术、整合人才资源,进而实现多元主体的有机协同发展。基于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理念,深入剖析新型区域共同体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以苏锡常都市圈智能制造产业转型需求为导向,提出在协同育人框架内,要构建具有共同体特色的管理保障制度,行业企业要勇于承担协同育人责任,要持续完善多元协同育人体系,科研机构要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方式,共同打造都市圈职业教育一体化多元协同育人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原城市群地区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城市群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该地区城市体系空间布局上具有城市分布密度大、城市空间分布呈集聚型和初级网络化等特征.由于区域城市网络仍处于低级阶段,难以有效发挥各城市的功能,因此,需要从构建郑州都市圈、强化区域"主动脉"和培育城市新"网结"等入手,完善和优化区域城市布局.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9月28日,《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的实施意见》在江苏南京发布,该项工作部省共建启动大会同时召开,明确了系列目标和重点举措。自此,江苏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又多了一个特色抓手。这项建设工程,在被称为职业教育"天心地胆"的苏锡常都市圈展开,自然带来了诸多期待和寄望:"都市圈"的职业教育发展与普通行政区划区域联合发展相比,有什么不同?"都市圈"的职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发展""城镇圈"等不同条件、不同定位的职业教育相比,如何表现出偏重和优长?"都市圈"在经济环境、企业层次、民众素质等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这里的职业教育是否可以鸣奏出"中国职教"的华彩乐章?"高质量发展样板"又会在哪些地方得到体现?……有了顶层设计,下一步就是实践落地。本期专题的几位作者,是苏锡常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重要的行政、教学、研究力量,他们的思考和行动,就是在给这个"样板"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国外都市圈理论的引入和借鉴对我国区域城市的发展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中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得西部地区与东部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因此,借鉴中外都市圈成功的经验,结合兰白都市圈自身的优劣势,借西部大开发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机,本着依托中心城市兰州、构建兰白都市圈所取得的叠加效益,远远超过各城市各自为政所得到的效益总量的原则,整体推动甘肃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1.纽约大都市圈该都市圈从波士顿到华盛顿,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几个大城市,共40个城市。该都市圈长965千米,宽48到160千米,面积13.8万平方千米,占美国面积的1.5%。该区人口6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2.北美五大湖大都市圈该都市圈分布于五大湖沿岸,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并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它与纽约都市圈共同构成了北美的制造业带。3.东京大都市圈一般指从千叶向西,经过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到京都、大阪、神户的范围。这个区域面积3.5万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8.
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是新时代湖北省委赋予孝感发展的新定位和新使命。从历史维度来看,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是孝感发展定位的延续拓展、发展共识的时代深化、发展使命的凝练升华。从理论维度来看,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的理论逻辑是政策和行动的观念体系,关涉概念、内容和价值三个方面。从实践维度来看,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通过保持战略定力、聚焦战略重点、强化战略实施层面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9.
都市圈经济是区域经济中一种特殊的经济业态,是以一定区域内城市为主体构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布局.都市圈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由于都市圈有其特殊的生态个性特征,相应的金融发展策略也必须更加集中与聚焦.因此,围绕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总体目标,推动都市圈经济与金融的互融共生,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都市圈金融,加强...  相似文献   

10.
刘婧芬 《考试周刊》2012,(47):25-27
都市圈是城镇群体空间发展的新形式。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研究都市圈内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避免恶性竞争,构建都市圈经济,是协调都市圈内外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句容地处长江三角地区沪宁经济带,在南京都市圈的影响下,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和挖掘,在创建城市文化、突出城市特色、塑造产业个性、提高城市品位、营造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文对"南京新东郊"——句容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进行剖析,对都市圈外围其他城市有着  相似文献   

11.
都市圈形成与大学的区域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都市圈:中国区域现代化新趋势所谓大都市圈,是指由起核心作用的一个特大城市或几个大城市,再加上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有着紧密联系地区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它是城市群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法国学者简·戈特曼在1957年提出这一概念以来,都市圈的发育程  相似文献   

12.
常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文字记载历史的文化古城,历史上有“龙城”之称,同时又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经济较发达的新兴工业城市。她处于美丽富饶的长江金三角地区,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了苏锡常都市圈。她是“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中国城市投资环境40优”城市之一,并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可持续发展和全国环模试点城市。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高速城市化与都市圈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我国已进入城市化高速阶段的角度,阐明了都市圈模式作为今后城市化发展选择的必然性。分析了我国都市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最后得出:都市圈发展必须区别确定不同发育程度都市圈的发展侧重点,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二元动力机制,成熟期的都市圈必须建立跨行政区划的协调管理机制以及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发展期和雏形期都市圈的构建必须遵循四大原则。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区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表现为城市之间,特别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城市、特大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城市间的竞争,而主要表现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之间的竞争.因此,都市圈竞争力作为区域竞争力的一种新型的竞争力研究模式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都市圈为特征的城市体系逐渐成为各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模式。都市圈的建设有利于优化要素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克服区域经济小而全的弊病,突现不同城市的功能,是一种“多赢”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而更多的城市正在努力成为副中心城市。在都市圈中心城市周围,有几个主要的、空间距离较近、有高速公路网与铁路网,有江海河相交汇的大运输、低成本船舶运输网,有较强的工业基础,产业结构关联性大的地域性中心城市;他们之间形成产业错位、产业梯度。在中心城市的附近形成的比较大的地域性中心城市,本文称之为副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的多少、规模与质量,决定大城市带的开放程度及马太效应的发挥效果。本人认为,南通作为整个“长三角”北翼江海门户,应立足上海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实现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都市圈内部城际联系的紧密与否,直接关系到都市圈一体化的进程。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为核心、涵盖苏皖两省八市在内的一个区域经济复合体。通过合理路径、多种渠道来加强南京与周边各城市之间的空间关联,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这对最终形成一个空间秩序优良的都市圈意义极大。  相似文献   

17.
一、都市圈:中国区域现代化新趋势 所谓大都市圈,是指由起核心作用的一个特大城市或几个大城市,再加上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有着紧密联系地区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它是城市群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法国学者简·戈特曼在1957年提出这一概念以来,都市圈的发育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都市圈往往在本国经济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龙头、枢纽和增长极.学术界曾列出世界六大都市圈,分别是纽约波士华大都市圈、北美五大湖大都市圈、东京大都市圈、巴黎大都市圈、伦敦大都市圈和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可以看到,前五大都市圈不仅是世界级的经济、金融、商贸和物流中心,也是世界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国际文化艺术和信息交流中心,它们在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枢纽作用,是连接国内国际的节点和产生新技术、新思想的"孵化器",具有强大的国际辐射能力和"场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统计数据入手,对京津冀都市圈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进行定性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从中发现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内部的经济差距过大,区域内部发展极不平衡;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内工业结构趋同等问题。通过运用区位熵方法,进一步探究产业梯度转移的可行性,对京津冀区域产业合作条件进行分析,提出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9.
城市以及城市群由核心区域向外围区域延伸可以视为在梯度力的作用下城市发展要素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扩展过程,区域之间的浓度差距即梯度力由大到小的递变过程就是城市的中心性影响强度由强变弱的过程,这个方向就是城市群的发展路径,扩展过程可以分解为城市扩展要素水平流、密度流和垂直流三个层面。殊三角与沪宁杭城市群的圈层方式发展演变过程提供了城市梯级发展的证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以广州为核心的多个等级不同的城市在城市梯级发展规则下逐渐向外围扩展形成的。沪宁杭城市群以上海为核心的包括苏锡常、杭嘉湖、甬绍地区和宁镇扬等4个城市集聚带沿长江发展轴构成了中国最大城市群区域,其发展过程也遵循了城市梯级发展规则。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区域城市化水平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义城市化的内涵出发,构建了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环境改善于一体的区域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模型及对因子分析结果的辅助聚类分析,评价了2000年江苏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研究表明,江苏城市化进程快步推进,各城市发展的区位特点明显,南北城市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苏中,苏北具有后发优势。要进一步提高江苏区域城市化水平,应加强政府对城镇体系的宏观调控,注重发挥中心城市和都市圈(带)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同时通过政策面上的协调,促进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发展和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