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民间古老的酒神祭祀,也是古希腊人独有的成就.古希腊悲剧在诞生之际便与命运观念结下了不解之缘,是人类与命运搏斗、战胜命运的形象写照.古希腊悲剧精神饱含厚重的生命意识和浓浓的人文关怀,它所探讨的命运主题是各个时代的人类都会面临的问题,是他们人生态度和精神面貌的表征.  相似文献   

2.
田纳西·威廉姆斯以《玻璃动物园》为载体,呈现了一部无声的人类生存的悲剧。剧中温菲尔德一家三口身陷现实和精神的双重困境时,勇敢地做出了自我生存的选择,却难以摆脱悲剧的命运。他们的痛苦,是人类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无法逾越的难题。他们的悲剧命运,折射出现代人类普遍面临的生存困境,揭示了剧作家对于人生的悲剧理解。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与关汉卿悲剧的主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分别是东西方的戏剧大师,两人都擅长悲剧的创作,从社会、人生的角度观照人的命运,反思不幸和灾难产生的根源。文章从悲剧主体的层面切入,按照社会地位、陷入矛盾冲突的方式和抗争的激烈程度三个方面来比较莎士比亚戏剧和关汉卿戏剧的不同之处,并深入探讨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红楼梦》中 ,至真至纯的宝黛爱情以悲剧结局 ,其复杂性让我们不得不反思社会、历史、文化、道德等诸多因素对婚姻的冲击和影响 ,信奉“爱情至上”的黛玉也以“春梦随云散 ,飞花逐水流”的悲剧命运唱出哀婉悲痛的情殇之辞 ,这使我们不得不从女性本身反观对待婚姻的心态。面临现代社会对婚姻的巨大挑战 ,女性该如何维持一个圆满而持久的婚姻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想这对现代女性认识婚姻、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改造自我都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尤金·奥尼尔的悲剧表达了他对现代人内在世界、复杂心理和悲剧命运的探索.奥尼尔认为命运的神秘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属性,莱维尼亚可以说是现代人悲剧命运的抽象化身.其悲剧源于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表现为两种纯粹价值的矛盾,这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悲剧人物.  相似文献   

6.
人类叙写自身的悲剧自古有之,但到了艾特玛托夫的笔下有了重大突破,它绵亘古今未来,囊括天上地下、人间自然。尤其是他的小说《一日长于百年》中的悲剧意识持续发展,悲剧色彩一层比一层浓重。人类中心主义逐渐地改换为全球意识。通过三组不同时空人物的悲剧命运,即传说中乃曼——阿纳和赖马雷的悲剧、现实中卡赞加普和阿布塔里普的悲剧、科学幻想中两个宇航员的悲剧,来提醒人类尊重自然规律、善待自然,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改变生存现状及人类的未来命运。  相似文献   

7.
人类叙写自身的悲剧自古有之,但到了艾特玛托夫的笔下有了重大突破,它绵亘古今未来,囊括天上地下、人间自然。尤其是他的小说《一日长于百年》中的悲剧意识持续发展,悲剧色彩一层比一层浓重,人类中心主义逐渐地改换为全球意识。通过三组不同时空人物的悲剧命运,即传说中乃曼——阿纳和赖马雷的悲剧、现实中卡赞加普和阿布塔里普的悲剧、科学幻想中两个宇航员的悲剧,来提醒人类尊重自然规律、善待自然,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改变生存现状及人类的未来命运。  相似文献   

8.
从欧洲戏剧发展史的意义上说,文艺复兴戏剧是继古希腊戏剧之后的又一高峰.莎士比亚是这一高峰的杰出代表.古希腊戏剧是以人的命运为主体的命运悲剧,反映了人同命运的抗争;莎士比亚的悲剧则是以人的个性力量为主体的性格悲剧,反映了个人同社会的冲突.从命运悲剧发展到性格悲剧,艺术地展现了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人自身发展的历史.探讨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无疑有助于我们对人自身本质力量的认识和对这种本质力量的丰富性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在现实中正视自我,把握自我,完成自我;或成为我们自我意识的一面镜子,成为我们正在创造生活中的一个审美判断.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主要是指著名的四大  相似文献   

9.
周星驰的电影虽然以喜剧著称,但是却蕴含着深沉的悲剧意识,环境和人物形象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电影《大话西游》用搞怪或者"无厘头"的方式表达沉重的话题,在表面轻松的场景中传达着浓厚的悲剧意识1。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电影《大话西游》,来探寻其中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0.
于佳琪 《文教资料》2009,(15):20-22
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文学作品不仅是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对人性的深刻揭示,更是人类精神世界的自我探询与开拓.鲁迅的反思意识所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本文从反思国民性、反思社会和反思自我这三个角度对其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1.
"五四"时期是妇女解放和思想启蒙的时期,又是中国女性文学发生和崛起的时期。作为作家的冯沅君和庐隐同是"五四"的产儿,她们关注女性的命运,寻找女性的出路,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反映了在传统与现代对立中的女性心理与悲剧命运,书写了众多的悲剧女性形象,对"五四"女性文学的开掘与发展无疑具有拓荒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写作《史记》的态度,是一种深切超乎个人爱憎之上的对人类普遍命运的关怀,即是一种从个人的“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的自我荣辱的命运意识,而升华到以“述往事,思来者”来追求人类普遍命运的态度。这正是司马迁承受苦难的超越精神,他通过《史记》的篇章,造就了一种超卓的悲剧意识,即对生命个体的想有所作为而不能的人性关怀。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新历史小说"借助虚构的历史背景剖析人性,通过众多悲剧人物和悲剧情节反思生存的悲剧性。新历史小说之所以能圆满地实践大量的悲剧创作,主要源自于作家对"文革"后深化的"人性"理念的积极回应、源于本体的悲剧意识的复苏与作家生活经历的契合以及历史视野中的人性化叙述赋予悲剧创作以当下可能这三个方面的主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王安忆在小说《命运交响曲》中对音乐家韦乃川的悲剧命运进行了阐述和描写。韦乃川的悲剧命运具有必然性和典型性,而造成这种悲剧命运的成因可归结于人物自身因素、社会因素、作家因素等方面。王安忆在关注人类生存困境的同时,以温情的笔触书写了她对笔下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哀悯和同情,更体现了对当代人生存状况的一种反思。  相似文献   

15.
一、关怀的失落和反思 当人类的手臂借助所向披靡的科技之剑主宰世界的时候,当人类的自尊心和征服欲望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的时候,人们没有想到自己面临的是一个巨大的悲剧:人们赢得了世界却迷失了自我.人越来越依靠自己所创造的信息技术,数字、符号和技术的关联代替了人际间的温情关系,理解、关怀、尊重,等等.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以来,谢晋电影制作在其思想和艺术方面的最重要的突破,集中表现在作品悲剧意识的探求和拓展。谢晋电影的悲剧意识植根于悲剧性现实,通常以普通人以及他们坎坷、痛苦的命运作为悲剧意识的切入点、扩展点、动情点与支撑点,以厚重的生活实感,丰富的色调和艺术想象力,以极富于光彩的悲剧性格组合及尖锐深刻的悲剧张力,营造沉郁凝重、悲壮激越的悲剧情境,从而使谢晋悲剧电影以从未有过的社会规模和思想锋芒,以强大的人性感召力、震撼力和深刻的净化、陶冶作用,丰富了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品格,在创作主体方面,提供了现实主义电影家弃旧图新、不断焕发创作活力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许春樵的长篇小说《放下武器》是一部官场人生的画卷,它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写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是一部“善”变成“恶”以及“善”被“恶”征服和毁灭的悲剧。人的生存困境无处不在,人类悲剧性命运无法摆脱。在悲剧性命运面前,是自我沉沦,还是追求超越?许春樵试图给我们一个答案。  相似文献   

18.
在古希腊的悲剧中,神、命运是确定了的,而人是作为"问题"呈现出动。希腊悲剧中的人物常常作为英雄来塑造、膜拜,英雄的悲剧被界定为命运的悲剧,而本文试图从索福克勒斯的剧作里以文本分析的方式找出作为英雄的人身上自身的性格弱点,以此阐明在古希腊命运悲剧的神性笼罩下,索福克勒斯率先种下了性格悲剧的种子,在神性与人性的碰撞里寻找人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9.
老舍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 ,他的几乎所有的小说都充满着浓重的悲剧色彩 ,由于他在不同的时期所具有的悲剧意识的不同 ,他的小说在不同时期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即初创期的感叹命运、感叹人生 ,探索期的感时伤世、忧国忧民 ,成熟期的批判文化、批判社会 ,沉寂与爆发期的反思民族、反思历史。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文化史上,"英雄主义"的标准和"悲剧"一起经历嬗变。在古希腊悲剧中,出身高贵的悲剧"英雄"们通过在黑暗中与命运的抗争激发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展示出人类的尊严;莎士比亚时期的悲剧英雄散发着"人文主义"的光芒;到了现代时期,由于时代对人性的挤压,更多的悲剧英雄以"反英雄"的形象出现,但他们藐视正统、不妥协于现实的精神同样体现了人类的尊严,可视为现代悲剧中的"英雄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